中考年年有,人們也都習以為常。很多人都關注銀川那些高中的錄取分數線,關注自家孩子的分數,關注指標到校的名額有多少等等。可能少有人意識到,今年的中考卻顯得有些特別。
因為,今年算是00后的最后一屆中考(09年出生的娃)。
說起00后,他們應該算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最大的今年25歲,快的進入職場也有四五年了(按21歲大學畢業算),最小的15歲今年初中畢業。牛馬也好,精英也罷,他們都開始慢慢扛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
00后出生在高速發展時期,長成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沒有70后、80后、90后的種種生活限制與羈絆,可謂自由和輕松。在銀川,00后的生活際遇顯得尤為明顯。有父輩和祖輩的托舉,他們過得都非常之優渥,起碼也是衣食無憂。
當然了,在這份優渥背后對于00后而言也暗藏著新的挑戰。當80后、90后在為房貸車貸焦頭爛額時,00后面對的卻是另一種無形的壓力——如何在物質豐裕的環境中保持進取心,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別真偽,如何在“躺平”與“內卷”之間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點。
因為他們生活上是挺富足,啥也不缺,可是學習也挺苦的,休息時候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興趣班的路上。在父母傳統的教育和時代的需要中被迫奔忙。
銀川的街頭,常常能看到一群00后少年騎著共享單車穿梭于補習班與奶茶店之間。他們討論的不再是“今天作業寫完了沒”,而是“你抖音粉絲多少”“周末劇本殺組局嗎”等等。物質條件的改善讓他們有了更多選擇,卻也容易在舒適區里迷失方向。有人早早規劃未來,參加競賽、學編程、考雅思;也有人沉迷短視頻和游戲,將大把時光虛擲在虛擬世界。
簡單來說,比較兩極分化。
或許,這一代人注定要在矛盾中成長。他們比父輩更早接觸世界,卻也更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淹沒;他們擁有更多表達自我的平臺,卻也可能在眾聲喧嘩中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考對他們而言,不僅是學業的分水嶺,更是一次關于自律與責任的考驗。
當最后一屆00后走出中考考場,或許很多家長還沒想通:自己給了他們優渥的物質條件,但是否教會了他們駕馭自由的能力?時代給了他們翅膀,但他們準備好迎接風雨了嗎?
而答案,正在他們的行動中緩緩書寫。
比如00后整頓職場、00后的婚育觀、00后的消費觀等無一不是對傳統觀念的改變甚至是顛覆。銀川這座城市也正在受到這樣的沖擊。
而今年的中考,對于00后而言,既是告別九年義務教育生涯的一年,同時又是啟新的開始。
銀川過去的十年,對于00后以及家長們來說,面對“中考分流”是很多人的焦慮所在,“五五分流”,“雙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等等,有關中考的改革他們都經歷了個遍。
今年的上線率達73%,卻讓最后一屆00后體驗到了,這不知道算不算是一個完美的告別?這種微妙的平衡感,或許正是時代留給00后的特殊禮物。
當"分流焦慮"逐漸被"多元選擇"稀釋,職教高考的通道正在拓寬,職業本科大學的出現,產教融合的深度合作,曾經非黑即白的升學敘事開始出現灰度。很多人或許會感嘆:"原來以為上職校是終點,現在發現這里也有直通本科的立交橋。"
而更多變化藏在細節里。未來幾年,可能補習機構轉型的"成長營地"會開始推出職業體驗課,初中班主任的辦公室貼著兩套升學指南。家長群里,有人轉發技能大賽獲獎新聞,評論區出現"我家孩子要是能這樣也不錯"的新聲音。這些都會慢慢出現吧?
這場持續十年的教育改革試驗和調試,最終在00后身上顯現出它的全貌——它不再是簡單的人才篩選機制,而逐漸演變成社會認知的校準儀。當最后一屆00后跨出考場時,他們帶走的不僅是分數,還有對"成功"更具彈性的理解。就像黃河水終要流過青銅峽,分流的河道在下游或許會再度交匯。
00后對于銀川人口構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不知道有人發現沒有,這些年高中畢業考出去的00后們,有幾個是畢業后回來的?人口結構的斷層,似乎在00后當中顯得尤為突出!
如何留住和吸引這批00后,或許才是如今銀川更需要考慮的。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