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上瘋傳一個說法,說B-2轟炸機橫穿咱們十個省去炸伊朗,雷達愣是沒發現。軍事專家聽了直接炸鍋:"這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還說中國反隱身技術能讓B-2變"裸奔"。
連普通網友都能用常識識破的傳言,到底哪里離譜了?咱們的反隱身技術究竟有多厲害?
編輯:倏禹
荒謬傳言背后的常識缺失
說實話,這個傳言一出來我就覺得不對勁。橫穿十個省?你當咱們的雷達是擺設?
按照網上那張所謂的"飛行路線圖",B-2要從關島出發,穿越菲律賓海、臺灣海峽、福建、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緬甸,最后抵達伊朗。這得有多大的腦洞才能想出來?
就這條線路,B-2得在中國領空飛行超過2000公里。要知道,就連美軍自己都不敢這么狂妄。現實中,參與"午夜之錘"行動的6架佯攻B-2,在接近菲律賓海時就遇到了"鐵板",只能夾著尾巴往南飛。
這個"鐵板"是什么?就是南沙群島的雷達監測系統。連南海都不敢靠近的飛機,還想橫穿中國內陸?
更離譜的是,有人還真信了這套說辭。專家氣得夠嗆:"連廊坊都飛不過去,還想打北京?"這話雖然帶著調侃,但背后的技術自信可不是吹出來的。想知道這話有多扯淡,咱得先聊聊隱身技術這點事兒。
隱身技術的真相與中國雷達實力
其實啊,很多人對隱身技術有誤解。B-2并不是真的"隱身",就像變魔術,看起來神奇,原理挺簡單。
隱身飛機的本質就是降低雷達反射信號,讓雷達把它當成飛鳥一樣的自然雜波過濾掉。比如說,400公里能發現轟-6的雷達,碰到B-2只能50公里才看見。這就給了B-2鉆空子的機會,從防空網的縫隙里溜過去。
但這套把戲在中國面前就不夠看了。咱們的YLC-2E S波段雷達,天線陣面相當于半個羽毛球場,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大功率T/R組件。這些組件產生的能量有多恐怖?足以在茫茫天空中識別出信號微小的隱身目標。
更厲害的是JY-26分米波雷達。這東西專門克制針對S、C波段設計的隱身飛機。因為飛機尺寸與雷達波長相近時,反射面積會暴增到0.1-1平方米。2014年,咱們在山東部署的JY-26就成功監測到了東海上空的F-22戰斗機。
除了這些"看家本領",中國還有個殺手锏——量子雷達。這玩意兒能檢測光子的量子特性變化,一旦B-2試圖修改回波信號偽裝自己,量子特性的改變就會暴露它的真實身份。地面雷達厲害,天上的更不得了。
天基反隱身網絡的技術優勢
說到天基雷達,那可真是咱們的得意之作。就像給地球裝了個超級大眼睛,啥都逃不過。
傳統雷達都是水平掃描,但天基雷達是從上往下"俯視"。這個角度的優勢在哪?任何隱身飛機都不具備對天頂方向的隱身能力。機翼的鏡面反射波會被清清楚楚地接收到。
中國的陸地探測四號01星是世界首顆地球同步軌道SAR衛星,搭載著國內直徑最大的天線。雖然這是民用衛星,但技術積累可以直接用到軍用ISR衛星上。
每次看到這些技術,都覺得特別自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都承認,在"午夜之錘"行動中,美軍還得出動10架F-22為B-2護航。這說明什么?說明B-2根本不敢單打獨斗,必須有護航機群掩護才敢行動。
面對中國這樣的強大對手,美軍自己的推演都表明,B-2的優勢正在迅速消失。中國空軍的殲-20隱身戰機,完全有能力對F-22和F-35予以致命一擊。不過話說回來,美軍的家底咱也得了解了解。
美軍實力評估與理性思考
19架B-2現存,能用的就11架,這還叫威脅?
美國政府問責局的報告顯示,B-2機隊的戰備率僅有55%左右。也就是說,大約只有11架處于能夠執行任務的狀態。但這還是理想狀態,實際上日常只有6-7架隨時可以出動。
這次"午夜之錘"行動,美軍基本上把所有能飛的B-2都派上了。結果呢?還有一架MYTEE14號在夏威夷趴窩,到現在還停在檀香山機場。多尷尬!
說白了,B-2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技術產物,機齡已經30年,各種毛病一個不少。供應鏈不完整,維護困難,成本高得嚇人。美國已經決定從2029年開始退役這些老爺機。
網友都能想明白的事,一些"專家"還在那兒忽悠。什么"隱身無敵論",什么"中國雷達發現不了",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
真正的自信來自了解真相,不是聽信傳言。B-2能在伊朗上空耀武揚威,那是因為伊朗的防空體系已經被摧毀。要是換成中國,B-2連南海都不敢靠近,還想橫穿內陸?
結語
網上這些傳言能傳開,就是因為有些人對咱們的技術不夠了解。真正厲害的不是吹出來的,是實打實的技術實力。隱身技術有限制,反隱身技術在進步,這是基本常識。任何想要挑戰中國領空的飛機,都得做好機毀人亡的準備。現在這個信息滿天飛的時代,每個人都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用理性和常識來判斷真假。你平時遇到這種軍事傳言,會怎么判斷真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