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常說“三伏熱不熱,就看六月初六”。后天就是這關鍵日子。
曬衣被、接閨女回娘家,是六月初六的老講究。可更讓莊稼人掛心的,是這天的日頭能“定”伏天熱度。日頭毒不毒?
日頭毒不毒?老輩人盯著天看。今年三伏天有點“反常”。
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總共才30天。比往年少了整整10天,熱量全“擠”一塊兒了。
入伏晚不說,還是“母伏”——農歷六月二十六入伏。老人常念叨“母伏濕熱重”,地面積攢的熱氣多,一熱就燙腳。氣象部門早有預警。
今夏全國氣溫比常年高0.5-1℃!長江中下游像重慶、武漢,可能有15-20天超35℃。
華北局部更狠,能沖到40℃往上。
最麻煩的是“秋老虎”提前蹲點。
立秋正卡在中伏里,伏沒出,熱勁先冒頭。南方又悶又潮像蒸籠,北方干烤得冒煙。
莊稼人最怕啥?不是熱,是熱得沒防備。
上午11點到下午3點,紫外線毒得能曬脫皮。快遞員、工地大哥得記著,帶個折疊凳,逮著陰涼就歇會兒。喝水別等渴了才灌!
每小時喝200毫升。水里撒片檸檬或薄荷葉,出汗多了加點鹽。甜飲料可別碰,越喝越脫水。
廚房藏著解暑寶。
綠豆湯煮時扔5克陳皮,濕熱悶脹全消。
涼拌苦瓜焯水后拌蒜末,淋勺熱油,苦得爽口。西瓜皮別扔!
綠皮切絲煮水,加冰糖,省錢又解暑。老話準不準?
曬一曬就知道。可科學預警更實在——今年三伏是“壓縮版火爐”。短時高溫更猛,提前備涼茶、空調扇,日子照樣舒坦。
熱歸熱,咱莊稼人有的是招兒。想知道更多伏天防暑妙招?
點關注不迷路。注:天氣預測有變動,具體以當地氣象部門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