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媒體美媒福克斯新聞節目播放了對特朗普的一段專訪,主要是針對中美關系上的一些對話,面對主持人的一直拱火,特朗普直接說道:我們與中國的關系很好的。
特朗普還面對鏡頭笑容滿面:我當然愿意訪華,一反兩個月前“中國剝削美國”的論調,就在今年6月初,中美領導人通話后,白宮正式接受訪華邀請。
隨后,特朗普承諾解禁中國留學生簽證并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而日本《日經亞洲》隨后曝光白宮密件:特朗普正組建一支40名美國商界領袖組成的“CEO天團”,計劃年內訪華并出席9月3日抗戰勝利大閱兵。
態度急轉背后,一場稀土絞殺戰逼出美國底牌
特朗普的“變臉”不是偶然,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美國83.7%的稀土依賴中國進口,重稀土依存度高達97%,當中國4月收緊稀土出口后,美國特斯拉電池成本暴漲35%,雷神導彈工廠連夜向五角大樓求救。
特朗普曾揚言“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但現實狠狠打臉,美國芒廷帕斯礦雖擁有430萬噸優質稀土資源,卻因缺乏4N級以上提純技術,開采的礦石仍需運往中國冶煉。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私下承認:“美國擺脫對華稀土依賴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特朗普6月26日高調宣布“簽了協議”卻拒談細節,英國媒體直接戳破真相:這不過是美國用“取消反制”換取稀土的交易,根本算不上勝利。
若真占了大便宜,按特朗普的性格早該吹噓是“史上最大協議”,中國商務部回應“依法審批”四個字,像把軟刀子懸在美國咽喉,審批速度、出口數量,主動權牢牢握在中國手中。
訪華行程暗藏三重算計,中國手握戰略王牌
特朗普的訪華計劃藏著精明的生意經,《日經亞洲》披露,他計劃帶馬斯克、黃仁勛等40位頂級CEO組成豪華代表團。
他們的目標直指三大利益:英偉達要賣高端AI芯片,摩根大通想擴大中國市場,頁巖油商瞄準千億能源訂單。
如果是這樣,那中國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大閱兵就成為了關鍵的舞臺,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確認出席,若特朗普也現身在天安門觀禮臺上,將是三國元首三年來同時“入框。
民主黨人痛批這是“向中國磕頭”,但對特朗普而言,這是復制2017年訪華簽下2530億美元訂單的絕佳機會。
但特朗普還有更深的算計,他想借中俄影響力壓日本在汽車關稅上讓步,日本對美出口35%是汽車,同時轉移國內矛盾:當前關稅休戰期僅剩不到10天,若中美再生變數,25%關稅將自動生效,中西部農場主的選票可能瞬間倒戈!
中國始終掌握著戰略主動,在稀土出口上,中方明確只批準民用申請,軍用一律免談,為防止“以民用之名行軍用之實”,工信部在稀土行業建立全流程跟蹤系統,要求企業提交交易量和客戶名稱等詳細信息,這種精準管控讓美國軍工企業干著急。
全球棋局突變,美國霸權遭遇集體反制
特朗普剛簽完中國協議,背后就被盟友“捅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6月26日強硬喊話:“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德國車企趁機施壓:“若美國維持10%汽車稅,歐盟必對等反擊!”
一場圍剿美國的貿易反擊戰悄然合圍,日本同樣給特朗普潑冷水,看到中美達成協議后,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立即表示將重新評估談判策略,確保協議“符合日本利益”。
這種急轉彎讓白宮措手不及,稀土上的博弈暴露了美國工業體系的致命軟肋,技術斷層讓美國空有資源卻無能力開發,產業鏈“空心化”問題在危機中暴露無遺。
而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和持續的技術投入,已在4N級稀土量產基礎上實現5N、6N高純度技術突破,這種全鏈條掌控能力,讓中國在國際博弈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特朗普的妥協印證了全球化時代的新法則:霸權邏輯行不通了,當中國憑借稀土資源、美債操作等戰略籌碼穩坐釣魚臺時,美國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求談。
正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所言:“21世紀的決定性較量不再取決于軍力,而在于經濟韌性與產業鏈掌控力”。
訪華請柬成了測試美國誠意的試金石,40位CEO組成的“天團”能否帶回訂單,直接關系特朗普的選舉前景,歐盟日本的反制讓美國四面楚歌,昔日盟友正用美國教的“關稅大棒”回敬老師。
當9月3日天安門城樓迎來美俄領導人身影,世界將見證歷史性一幕:不是美國改變了中國,而是中國用實力重塑了國際規則。
這場外交盛宴沒有輸家,但真正的贏家,從不在別人書寫的規則下起舞。
參考資料:
特朗普這番涉華回答,讓拱火的主持人都語塞了 2025-06-30 12:25·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