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地界的官道上,有個叫陳默的貨郎。他二十多歲,常年推著獨輪車往返于各州府間,靠販賣針頭線腦謀生。這年冬天,天降大雪,陳默辦完貨,頂著風雪往家趕,沒想到卻在途中撿了件惹禍的物事。
雪粒子打在臉上像針扎,陳默縮著脖子往前走。路過一片松林時,他看見雪地里躺著塊紅錦帕,邊角繡著朵栩栩如生的玉蘭花,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格外顯眼。他彎腰撿起,錦帕觸手溫潤,竟還帶著些微暖意。
"誰家的帕子掉了?"陳默抖落上面的雪花,見帕子質地精良,繡工細膩,想必是富貴人家的物件。他左右張望,雪路上空無一人,便將錦帕揣進懷里,想著若遇見失主便歸還,若遇不見,或許能換幾個銅板。
他推著車又走了幾里地,天色漸暗,風雪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前方出現座破廟,陳默決定進去避避風雪,等天亮再趕路。廟門虛掩著,他推門而入,見供桌上點著盞油燈,燈下坐著個黑衣女子,正對著銅盆取暖。
那女子頭戴帷帽,面紗低垂,只露出尖尖的下巴和一雙纖纖玉手,指甲涂著丹蔻,在燈光下透著詭異的紅。陳默見狀,連忙拱手道:"姑娘,在下路過避雪,多有打擾。"
女子抬起頭,面紗滑落些許,露出一雙顧盼生輝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帶著說不出的媚意:"公子請自便。"她聲音婉轉,像羽毛搔過心尖,陳默不由得心頭一跳,連忙移開視線。
他在角落坐下,取出干糧啃著,無意間摸了摸懷里的錦帕,卻發現錦帕竟變得滾燙,燙得他連忙掏出來。那女子見狀,眼神驟變,猛地站起身:"公子這帕子,從何而來?"
陳默見她反應異常,心中生疑,卻如實道:"在下途中撿的。"女子步步逼近,身上散發出濃郁的香氣,聞著像陳年的花蜜,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腥氣:"這是俺的貼身之物,公子可否歸還?"
她說話時,陳默看見她袖口滑落,露出一截手腕,皮膚白得近乎透明,上面竟纏著一圈細密的金色鱗片,在燈光下一閃而過。他猛地想起老人們說的話:精怪?;髅廊?,用寶物迷惑凡人。這錦帕,怕是有古怪!
"原來是姑娘的,那就物歸原主。"陳默假意遞出錦帕,卻在女子伸手來接時,突然將帕子扔向油燈!錦帕遇火,"轟"地一聲燃起,竟化作一只金色的蝴蝶,撲棱著翅膀飛向廟外。
女子尖叫一聲,臉上的肌膚瞬間裂開,露出青黑色的鱗片,頭上長出兩只尖尖的龍角:"你敢燒俺的化形帕!"她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獠牙,朝陳默撲來。
陳默早有準備,抓起獨輪車上的貨箱砸過去,趁女子閃避時,拔腿就往廟外跑。外面風雪更大了,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跑著,身后傳來女子的怒吼:"追上他!奪回龍鱗帕的碎片!"
陳默回頭一看,只見女子化作一條巨蟒,周身纏繞著風雪,正快速追來。他嚇得魂飛魄散,想起懷里還揣著半塊硫磺——那是他防蟲用的,連忙掏出來撒向巨蟒。
巨蟒被硫磺嗆得后退幾步,陳默趁機躲進路邊的一處樹洞。巨蟒在洞口盤旋,吐著信子:"凡人,快出來!不然俺拆了這樹!"陳默縮在洞里,急中生智,脫下外衣,用匕首割成布條,又撿起地上的樹枝,做成了個簡易的"人型"。
他將硫磺撒在布條上,點燃后從樹洞里推出去。巨蟒見"人型"跑出,猛地撲上去,卻被硫磺燒得皮開肉綻,疼得在雪地里翻滾。陳默趁機從樹洞另一頭爬出,拼命往山下跑。
跑了不知多久,天邊泛起魚肚白,風雪也小了些。陳默累得癱倒在地,回頭望去,巨蟒已不見蹤影。他喘著氣,想起昨晚的驚險遭遇,仍心有余悸。
他不知道的是,那錦帕本是巨蟒修煉千年的龍鱗所化,能助她化為人形,如今被燒毀,巨蟒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再害人了。而陳默憑借自己的機智,不僅保住了性命,還無意間除掉了一個為禍一方的蛇妖。
后來,陳默回到家,將此事告訴了鄉親們。大家聽了,都稱贊他勇敢機智,說他是積了大德,才得以化險為夷。從此,陳默再也不敢隨便撿拾路邊的物件,每次出門趕路,都會帶上硫磺防身。
這個故事在濟州流傳了很久,老人們常說,路上的東西不能隨便撿,尤其是看起來異常精美的物件,很可能是精怪用來迷惑人的陷阱。而陳默的經歷,也成了一個警示,提醒后人要時刻保持警惕,遇到危險時更要冷靜應對,才能化險為夷。
直到現在,濟州的老一輩人還會用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讓他們明白"貪小便宜吃大虧"的道理,同時也要學習陳默的機智勇敢,在面對危險時不要慌亂,要懂得用智慧保護自己。而那片曾見證過驚險一幕的松林,也成了當地人口中的"警醒林",默默訴說著那個雪中拾帕惹禍、智斗蛇妖逃生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