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倫沃特的禁藥風波,再次把職業體育的底線拉到了放大鏡下。
實事求是講,外援在中國球壇的表現向來備受關注,但凡出了問題,影響往往比本土球員還要大。這次吉倫沃特承認自己在季后賽前服用了違禁品,但同時也甩出“是別人給的這個說法,多少讓人有些意外。說到底,職業運動員該不該為自己的一舉一動負責,這不是誰都能含糊過去的。
回頭看,CBA的反興奮劑管理其實早已不只是走過場。無論外援還是本土,身份不同,規矩卻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吉倫沃特的行為,無論動機如何,實質都是碰了紅線。有人說,“可能是無心之失,但職業球員不是業余愛好者,任何進入身體的東西都得清清楚楚。更何況,這一行里流傳著一句老話:“你可以不懂藥理,但你不能不懂規矩。
再說“是別人遞的,這話聽著有點讓人不舒服——難道別人遞什么你都能接?說重一點,這無異于把責任往外推,但競技體育講的就是擔當。職業聯賽里,外援的價值不止在于得分和表現,更在于能不能做正面的示范。吉倫沃特選擇了承認,算是一種直面,但想靠“被動服用來卸責,這條路走不通。規矩不能亂,底線不能破,這不僅僅是對個人的要求,更是對整個賽場生態的守護。
有球迷惋惜,覺得吉倫沃特既然主動交代,或許可以輕判。但放在中國籃球的大環境下,誰都明白,服用違禁品這事沒有商量的余地。處罰的力度,是對后來者的警醒,也是職業精神的底色。至于他指認“提供者,這當然值得追查。假如背后真有鏈條,那是法律層面的事情,絕不是單純的體育問題。但這并不能改變吉倫沃特本人的責任,也改變不了他職業履歷上的污點。
說到新疆隊另一名外援的沉默選擇,其實正好形成對照——有的人選擇配合調查,有的人選擇沉默離場。兩種態度,反映了對規則的不同理解。但無論如何,規矩就是規矩,沒人能繞過去。對于中國籃球而言,這類事件每出現一次,都是一次敲警鐘:職業的標準,絕不是隨便遷就的。喜愛歸喜愛,但底線的事,絕不能含糊。
最后還是得提醒,競技體育的世界里,公平和秩序才是最寶貴的。無論球員來自哪里,無論個人經歷如何,只要穿上職業隊的球衣,就沒有例外。每一個環節的嚴肅,才撐得起整個行業的尊嚴。別讓一時的“僥幸成為整個體系的隱患,規矩面前,誰都沒資格討價還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