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日本文部科學省正式啟動了"下一代研究者挑戰性研究計劃"(SPRING),這項旨在為優秀博士生提供生活費和科研經費支持的制度,在今年3月的日本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會議上,其援助細節被披露:2024年度受資助者中約三成為中國留學生。
為此,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調整政策,擬將生活費補助對象限定為日本籍學生。該計劃原本向每人每年最高提供290萬日元(約合14.44萬元)資助,且未設國籍限制。啟動僅三年就面臨調整的SPRING計劃,是因為日本嫌棄中國留學生人數太多了嗎?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在日外國留學生總數約33.67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留學生以約12.35萬人居首(較去年增約8000人),遠超第二位的尼泊爾(約6.5萬人)和第三位的越南(約4萬人,較去年增約4000),中國留學生規模達到尼泊爾的兩倍。
與此同時,在日中國人總數約87.3萬,也居所有在日外國人之首。其實無論按何種居留資格劃分,中國人都占據絕對多數,其在日本社會的存在感已顯著突出。
由此不難預見,一旦出現無需償還的資助制度,中國人必將成為最主要的申請群體(純粹按照比例也是如此,畢竟人數最多)。事實上,日本研究生院特別是博士課程的本國生源持續減少,約十年前就有日本理工科實驗室傳出"沒有中國研究生就無法運轉"的聲音。
結語
日本在留學生政策上的矛盾心理,折射出其國家戰略的深層撕裂。一方面,日本科研體系早已對中國留學生形成"路徑依賴"——正如某些日本理工科實驗室十年前就坦言"沒有中國研究生就無法運轉",這暴露出日本本土高端人才培養體系的失靈。另一方面,當中國留學生以約30%的占比成為SPRING計劃(博士生資助計劃,最高每人每年約14.44萬元)最大受益群體時,日本又打算慌忙豎起國籍壁壘。
在日本本國青年逃避科研的背景下,這種排他性政策或將加速其科技競爭力的衰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