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9日)的新聞真的把我給震到了。美國那邊又搞出大動作了——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爆出猛料,說特朗普終于松口了,支持那個傳說中的"史上最嚴厲制裁法案"。
你要問這法案有多狠?500%的關稅!看到這個數字我都懵了,這哪里是什么貿易制裁,簡直就是要斷人財路啊。
想想看,如果你從俄羅斯買石油,又不肯援助烏克蘭,那美國就要對你的商品收500%的稅。這什么概念?本來100塊錢的東西,加完稅就要600塊。誰還敢買你的東西?
高爾夫球場上的政治密談
格雷厄姆說了個挺有意思的細節,說特朗普是在打高爾夫的時候告訴他"是時候超前邁進了"。哈,這很特朗普,重大政治決定都在球場上敲定。
不過說真的,我覺得特朗普這次態度轉變挺出人意料的。之前他不是一直說要當"和事佬",要撮合俄烏和談嗎?現在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強硬了?
也許是國內壓力太大了吧。你想啊,84個參議員聯名支持這個法案,兩黨難得這么團結,特朗普要是再不表態,政治上就很被動了。
中國和印度躺槍了?
這事兒最讓人無語的就是,美國居然把中國和印度也給牽扯進來了。憑什么我們從俄羅斯買點油就要被制裁?而且還要求我們必須援助烏克蘭,這邏輯我是真的想不明白。
中國一直堅持對話解決問題,印度也保持中立,都沒有參與這場沖突。現在美國卻要用這種"連坐"的方式來逼我們站隊,說實話挺霸道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個法案真的通過了,最倒霉的可能還是美國老百姓。現在哪樣東西不是全球化生產的?中國制造的商品在美國到處都是,500%的關稅最后還不是美國消費者買單?
我前兩天還看到新聞說,美國的發廊都在抱怨,因為從中國進口的假發、接發材料價格漲得厲害,很多黑人女性的美發成本都上去了。這還只是現在的關稅,要是真來個500%,那還不得翻天?
俄國人也不是好惹的
俄方的反應也挺有意思,直接罵格雷厄姆是"根深蒂固的恐俄分子"。雖然話糙了點,但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現在這個局面,大家都在互相制裁,普通老百姓遭殃,政客們在那里作秀。
而且我發現一個挺矛盾的地方:一邊是歐盟在加碼制裁俄羅斯,另一邊特朗普和他的國務卿卻對強化制裁很謹慎。美國內部都沒統一意見,怎么指望別人跟你步調一致?
7月7日真的會是大日子?
格雷厄姆信誓旦旦地說,7月7日就要通過這個法案。但我對這個時間表還是有點懷疑的。美國國會那幫人的辦事效率,大家都知道的。而且現在美國國內一堆問題等著解決,真的會把對俄制裁當第一優先?
再說了,之前不是還有消息說,參議院因為國內事務推遲了制裁討論嗎?政治這東西,變化太快,今天說的話明天就可能不算數。
中國該怎么辦?
面對這種情況,我覺得中國的態度還是挺明智的,繼續強調對話解決問題。畢竟制裁來制裁去,最后還是要坐下來談判。
但要是美國真的要玩硬的,我們也不是軟柿子。從之前幾次貿易戰的經驗看,中國的反制手段還是挺多的。而且現在中國的貿易伙伴越來越多,不像以前那么依賴美國市場了。
說不定這還是個機會呢,逼著我們進一步拓展"一帶一路",加強跟東南亞、歐洲、非洲的合作。世界這么大,總不能都聽美國一家的。
全球博弈進入新階段
不管怎么說,這個500%關稅的提案確實把全球博弈推到了一個新高度。美國這是在逼各國"二選一"——要么跟俄羅斯做生意,要么跟美國做生意,不能腳踩兩只船。
但問題是,現在的世界哪有那么簡單?能源貿易、產業鏈、金融往來,都是盤根錯節的。美國想用一個法案就重新洗牌,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我感覺,這種極端的制裁措施,短期內可能會制造一些混亂,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加速全球貿易格局的重組。各國都會想辦法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尋找替代方案。
到那時候,美國可能會發現,自己把自己給孤立了。畢竟,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包括美國自己。
反正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做好準備。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也要靈活應對各種變化。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強大的實力,才能在風云變幻中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