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而在這些小說中有數以千計的角色登場,所以哪一位高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毋庸置疑,諸如楊過、張無忌、蕭峰、令狐沖、韋小寶這些主角都足夠出彩,但要選出其中一位最配得上“俠之大者”這名號的,還得是郭靖。
郭靖不僅僅是《射雕英雄傳》中的主角,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射雕三部曲”的靈魂人物。
可誰能想到這個在《射雕英雄傳》中意氣風發,在《神雕俠侶》中成熟穩重的大俠,到了《倚天屠龍記》中,卻只留下了“戰死襄陽”的噩耗,金庸為何要讓郭靖的人生以悲劇收場?難道這位大俠就不值得一個更體面的結局嗎?
一、未來可期的大俠
郭靖在《射雕英雄傳》中登場時,其實談不上是個多么出彩的角色,甚至相對于那些天賦異稟且一表人才的青年才俊而言,郭靖的人設是有些平庸的。
他的外表談不上有多出眾,論頭腦,更是被各種前輩視為愚笨之人,甚至從他與黃蓉、周伯通等人的對話來看,和他這種人對話都是有些費勁的,他的腦回路是有些異于常人的。
但郭靖卻還是一步一腳印,在幾位師父的指點下,從一個毛頭小子搖身一變成了一流高手。
到了《射雕英雄傳》末尾之時,郭靖就已經有了多門神功加持,諸如江南七怪傳授的「降魔杖法」、「空手奪白刃」、「空空拳」、「分筋錯骨手」、「金龍鞭法」、「南山刀法」……
(郭靖、蓉兒劇照)
當然,助郭靖登上武林之巔的,還要數洪七公傳授的降龍十八掌,周伯通傳授的左右互搏,還有那連五絕都無緣得見,卻被郭靖輕松掌握的《九陰真經》,書末之時的郭靖已經有了擊敗岳父黃藥師與師父洪七公的實力,即便不算是天下第一高手,也已是一等一的高手。
未來的他到了師父、岳父的年紀,只怕會更強,所以郭靖確實是未來可期的。
可誰能想到,最終讀者等來的不是郭靖成為武林至尊,而是他戰死襄陽的消息。
二、悲劇收場
到了《倚天屠龍記》正篇故事發生的時代,郭靖夫婦早已不在人世,只是讀者很容易接受一個角色壽終正寢,卻難以接受他死于非命。
當峨眉派傳人周芷若提到郭靖夫婦之死時,試問誰又能做到心無波瀾呢?
此時書中是這么寫的:“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其實說來奇怪,郭靖夫婦為何就逃不出襄陽呢?別說他們沒這個實力。
就拿郭靖來說,他的武功也不全是用來進攻的,他還有一招上天梯的輕功,那神功就能助他輕松一躍跳上城墻,試問有此神功加持,即便是千軍萬馬,又如何攔得住他?
(郭靖、黃蓉劇照)
何況此時的郭靖夫婦已經制定了“倚天屠龍計劃”,而你若細品那計劃就知道它要執行起來有多難。
郭靖夫婦是將《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藏在桃花島上,接著他們又用楊過留下了幾柄佩劍熔鑄了倚天劍與屠龍刀,繼而將刻有秘籍藏匿地點信息的鐵片藏在刀劍之中,再由郭破虜與郭襄來保管刀劍。
一切看似合理,但最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把刀劍交給那一雙兒女的操作,郭襄是后來的峨眉派祖師,但筆者也強調了,那是“后來的”,當年的郭襄是什么水平的武者?她有能力保管倚天劍嗎?
至于郭破虜,那就更不用說了,全書壓根沒提到他的武功水平,但凡他的武功不錯,金庸也不至于只字不提,甚至他都沒參與當年的襄陽保衛戰,最后一次襄陽大戰,也只留下了一個“戰死”的結果,他的表現如何,壓根沒人知道。
(郭靖、郭破虜劇照)
所以對于郭靖夫婦而言,活下去,親自保管那倚天劍與屠龍刀才是最優解。
即便郭靖想不到,那黃蓉又能想不到?
或許不是她想不到,而是即便她想到了,也沒心思那么去做,因為她早已看透了。
三、長嶺遇雨
《射雕英雄傳》中,金庸特意寫了一段“長嶺遇雨”的橋段。
初讀此段時,只覺得這是郭靖和黃蓉這對小情侶的一段浪漫經歷,但金庸卻十分巧妙的將他們的命運藏在了那看似不經意的對話里。
書中只道:“郭靖撐起雨傘,去遮黃蓉頭頂,哪知一陣狂風撲到,將傘頂撕了去,遠遠飛出,郭靖手中只剩光禿禿的一根傘柄……眼見面前一條長嶺,極目并無可以避雨之處,郭靖除下外衫,要給黃蓉遮雨。黃蓉笑道:‘多遮得片刻,便也濕了。’郭靖道:‘那么咱們快跑。’黃蓉搖了搖頭,說道:‘靖哥哥,有本書上講到一個故事。一日天下大雨,道上行人紛紛飛奔,只有一人卻緩步行走。旁人奇了,問他干嗎不快跑。那人道:‘前面也下大雨,跑過去還不是一般的淋濕?’’郭靖笑道:‘正是。’黃蓉忽然想起了華箏之事:‘前途既已注定了是憂患傷心,不論怎生走法,終究避不了、躲不開,便如是咱們在長嶺上遇雨一般。’當下兩人便在大雨中緩緩行去,直到過了長嶺。”
這里表面寫的是一場雨,其實寫的是郭靖與黃蓉的人生,黃蓉早已看透,嫁給郭靖,這一生注定是如履薄冰的,可她還是義無反顧的與郭靖相伴。
(蓉兒、郭靖劇照)
有句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又如同羅曼羅蘭說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郭靖夫婦又何嘗不是在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一點呢?
所以自那一刻起,郭靖與黃蓉的前路就注定是坎坷的,他們的結局也注定是悲壯的,金庸早已鋪墊了他們的結局,只是當年的我們錯過了這些細節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