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的浪潮洶涌澎湃,新工科與新商科領域不斷涌現出大量優秀人才,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當很多人還在糾結工科與商科哪個更“吃香”時,具備商業意識的新工科人才和擁有工程思維的新商科人才正逐漸成為用人單位的“香餑餑”。
由此,工商結合的育人模式是高校教學改革的趨勢之一。
我國高校之中,有一所高校在“工商結合”方面無疑走在“前列”,該校證明了:只要工科底子夠硬,商科緊跟趨勢,二者像齒輪一樣咬合發力,就能培育出既精通經濟理論,又具備較強實踐操作能力,還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這所學校就是湖南科技大學。
首先,硬核的工科實力是這所學校的發展底氣。作為湖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的高校,湖南科技大學擁有深厚的工科基因里。在ESI最新發布的榜單中,該校的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生態學等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足見該校強勁的學科實力。
顯著的工科優勢給湖南科技大學帶來了新機遇,當商科遇上數字經濟這個“新賽道”時,工科的儲備立刻成了商學院的“秘密武器”。
這個“秘密武器”在該校商學院的專業建設上起到了顯著作用。在商學院的11個本科專業里,經濟學專業是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該專業還與會計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經濟學專業是工商結合的典型,設置了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班。該班一開設就瞄準了產業前沿,依托該校的工科優勢,設置了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等一眾“工商結合”的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讓學生既能懂經濟規律,又能玩得轉技術工具。
除此之外,商學院還主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對復合型經濟人才需求,2023年開設數字經濟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經濟學+數據科學+信息技術”三維知識背景的經濟學領域高層次創新型應用人才。這種“工商結合”的化學反應,正是當下企業最渴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除了“工商結合”的專業設置,湖南科技大學的師資配置優質。129位專任教師里,有44位教授、45位副教授、27位博士生導師坐鎮。更厲害的是,這里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還有全國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等國家級選手帶隊。
這些教師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著深厚的造詣,更在教學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將最前沿的學術成果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緊跟時代脈搏,洞察經濟動態。
在國際化和校企合作這方面,商學院也未放松,堅持開放辦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西北校區、英國德比大學等國際名校建立了深度協作。學生不僅能出國交流,還能參與聯合培養項目,甚至能跟著國外教授一起交流科研項目,這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一線商業動態。借此,商學院的學生能夠極大地拓寬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這對于他們未來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立足至關重要。
在數字經濟與AI浪潮奔涌的時代,湖南科技大學以工科底蘊為基、商科創新為翼,通過“工商結合”的育人模式,構建起“硬核專業實力+前沿課程體系+寶藏師資團隊+國際校企資源”的人才培養閉環。這里既有工程學等6個ESI全球前1%學科的理工底氣,也有數字經濟專業、經濟學專業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班等“技術+商業”的交叉培養方案,更有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領航、海內外名校與頭部企業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真正讓學生在“懂技術、通商業、強實踐”的成長路徑中,成為時代亟需的復合型人才。
如果你渴望在數字時代搶占人才高地,如果你期待在工商融合的沃土中綻放潛能,湖南科技大學將是最強跳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