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美國當地時間2024年7月10日,知名華裔分子生物學家吳瑛(Jane Wu)在位于芝加哥的住所內自殺,終年60歲。同年7月17日,吳瑛被安葬在芝加哥玫瑰山公墓。
在吳瑛離世近一年以后,今年6月底,其遺產管理方以涉嫌歧視及導致其自殺為由對美國西北大學提起民事訴訟。吳瑛的家屬指控校方因吳教授的中國出生背景(華裔身份)剝奪其科研機會與資源。
▲吳瑛教授生前照片
訴狀同時指控校方存在性別歧視,“被告西北大學的核心醫學研究機構范伯格醫學院(Feinberg)是男性主導的行政體系,使與她競爭資金的男性同事獲得了更多利益。”此外,原告方面還認為校方在對待吳瑛的過程中違反了《伊利諾伊州人權法案》。
西北大學發言人表示“不對未決訴訟發表評論”,未回應媒體就此事的置評請求。
公開資料顯示,吳瑛教授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腫瘤生物學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之后繼續博士后的研究。她曾在范伯格醫學院擔任講席教授逾十年,主要研究肌萎縮側索硬化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機制。訴狀顯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自2019年起因其華人背景啟動調查。
據了解,美國科研資助機構對華裔研究人員的審查已持續多年,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就啟動了“中國行動計劃”。
受到該計劃的影響,2020年10月起,西北大學禁止吳瑛申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新基金,并開始重新分配其進行中的項目資金。訴狀指出,盡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最終結束調查并恢復其工作權限,校方仍收回實驗室空間并解散其研究團隊,這些行為直接導致其罹患“情感障礙”。據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政府負責生物醫學和公共衛生研究的主要機構,也是吳瑛在西北大學研究的主要資助者,該研究院在“中國行動計劃”實施的同時啟動了一個類似但完全獨立的調查項目。
該研究院外部調查辦公室拒絕透露吳瑛是否為調查目標,但有知情人士表示,他們當時確實正在對吳瑛進行調查。彼得·岑登伯格是一名駐華盛頓的律師,他曾代理過數十名面臨美國政府起訴的華裔科學家。岑登伯格表示,吳瑛曾是他的客戶。
據環球時報2024年報道,在美國最大華裔聯盟“美國華人聯合會”會長薛海培看來,吳瑛的去世是“現在已被廢除的‘中國行動計劃’的悲劇性尾聲”,“它再次表明該計劃給許多無辜的華裔美國科學家帶來難以承受的人生代價”。
訴狀披露,2024年5月,校警與芝加哥警方強行將吳瑛帶離實驗室,在未獲其同意的情況下將她送入西北紀念醫院精神科,且未事先告知家屬。家屬要求校方就違反州人權法的行為支付補償性與懲罰性賠償。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綜合環球時報
編輯 張莉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