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教于美國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華裔教授吳瑛(Jane Y. Wu),去年7月遭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校方調查后自殺身亡。
其家屬日前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西北大學歧視她的原中國國籍與性別,并聲稱該校的行為最終促使她走上絕路。
家屬現向法院請求補償性與懲罰性賠償,指控校方違反州法律所保障的基本權利。
已故教授吳瑛的遺產管理方于6月23日在伊利諾州庫克郡巡回法院(Cook County Circuit Court)對西北大學提出民事訴訟。家屬指控校方基于她的中國出生背景,撤銷其研究機會與資源。
訴狀中進一步指出,西北大學亦基于性別歧視對吳瑛不利,稱:“被告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的男性主導行政體制,使得與吳瑛爭奪經費的男性同儕獲益。”
除了其他如歧視身心障礙與違反行為準則的指控外,原告還主張西北大學在對待吳瑛的過程中,違反了「伊利諾州人權法」(Illinois Human Rights Act)。
吳瑛在費恩柏格醫學院擔任講座教授已逾十年,研究重點包括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機制。
根據訴狀,自2019年起,NIH因她與中國機構有聯系而對她展開調查。
近年來,聯邦研究經費單位對與中國有關聯的學者進行嚴格審查。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啟動“中國 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聲稱旨在應對中國政府所構成的多重威脅。
然而,該計劃引發外界擔憂其助長偏見與歧視。
當時負責國家安全的助理總檢察長奧爾森(Matthew G. Olsen),曾于2022年2月在喬治梅森大學國家安全研究所發表言論指出,該計劃旨在聚焦“來自中國政府的多重威脅”,但也提高了對“不寬容與偏見敘事”的擔憂。
拜登政府于2022年終止“中國 行動計劃”。
根據訴狀,自2020年10月起,西北大學禁止吳瑛申請新的NIH補助,并開始將其現有研究經費重新分配。
盡管NIH最終結束調查并準許她恢復研究工作,校方卻撤銷她的實驗室空間并解散其研究團隊。訴狀稱,這些行為導致她出現“情緒障礙”。
2024年5月,吳教授遭西北大學警察與芝加哥警察聯手強制帶離實驗室,并被送往西北紀念醫院(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精神科病房接受治療。
訴狀指出,此過程中家屬并未被征詢意見。
據報道,NIH官網顯示,吳瑛最后一個來自NIH的資助項目為“線粒體在TDP-43蛋白病變中的作用”(The Role of Mitochondria in TDP-43 Proteinopathy),2018年啟動到2022年結束的該項目,共拿到303萬美元的資助。
吳瑛在去年7月10日在家中自殺死亡,而在西北大學這所吳瑛工作了近20年的大學網站上的個人主頁也隨之消失,發表的文章和資助紀錄也已刪除。
1963年出生的吳瑛,于1986年在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后赴美,1991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腫瘤生物學博士學位。1994 年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后訓練,之后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范德堡大學擔任過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2005年進入西北大學醫學院任教至過世。
盡管提及吳瑛教授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她是饒毅的前妻,并且兩人曾在美國共同經營科研事業, 但實際上,吳瑛教授是以其自身的卓越成就而在科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她的學術貢獻遠遠超越了她與饒毅教授的私人關系。
她曾 兼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級顧問研究員 ,幫助我國培養眾多科研人才。同時還是 美國“Gordon會議”RNA剪切專項會議的發起人之一,并于2006年擔任該會議主席 。還在Science、Nature、Cell等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重要成果,并為多個知名雜志審稿。
聯系如意媽媽:
備注:留學
推廣合作聯系:
備注:如意媽媽合作
更多留學信息歡迎訪問如意媽媽導航:
http://www.ruyimam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