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桑植6·19特大洪災成功轉移6名群眾的退役軍人尚君
王成均 周興華
他是村支書,也是退役軍人。他是兒子,也是父親。他是丈夫,也是861名鄉(xiāng)親的領頭羊。一個個身份聚焦在桑植縣河口鄉(xiāng)懂市村村支書、退役軍人尚君身上。當他面臨桑植縣6·19特大洪災時,他的選擇只有一個:閃光。當6名群眾面臨生命危險時,命懸一線,自己停在河邊價值50萬元的愛車面臨洪水沖去,他選擇6名群眾的生命安全。自己住在河對岸的老母親,他藏在心里,他的身影在洪水中一次又一次閃光,他的愛車被洪流沖到1.5公里外的河灘上成為廢車,可群眾得救了。一邊是人民群眾,一邊是自己的愛車,一邊是生他養(yǎng)他的老母親,一邊是他傾注心血的村莊,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災,讓參加過對越防御戰(zhàn)的退役軍人尚君閃光的軍魂熠熠生輝。
洪災前夕 他選擇沖鋒在前
河口鄉(xiāng)懂市村是澧水北源臨河的一個村莊,全村12個組267戶861人,臨河而居的農(nóng)戶有5戶20人。勤勞質(zhì)樸的父老鄉(xiāng)親在村支書尚君的帶領下,借助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發(fā)展紅利,爭取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修成長達10公里的進村聯(lián)組入戶公路,打造130畝村集體優(yōu)質(zhì)稻產(chǎn)業(yè)。看到父老鄉(xiāng)親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尚君打心眼高興。
尚君是懂市村的兒子,他忘不了家鄉(xiāng)對他的培養(yǎng)和關懷,圓了自己的保家衛(wèi)國夢。1991年12月應征入伍的尚君走出懂市,4年的軍營生活磨練了他的毅志。參加過對越防御戰(zhàn)的尚君看到800多名戰(zhàn)友長眠老山麻粟坡,他懂得祖國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連兩次嘉獎,1994年10月入黨,兩年班長,記錄著尚君的鐵血榮光。1994年12月,尚君退役后選擇創(chuàng)業(yè)。20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尚君有了一個幸福的家,有了一輛50萬元的小車和一輛運貨的皮卡車。尚君的出息,鄉(xiāng)親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21年1月,受黨組織群眾推選,尚君擔任河口鄉(xiāng)懂市村村支書、村主任。2025年6月份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洪災,讓鄉(xiāng)親們的信任有了份量。
6月18日至21日,桑植遭遇連續(xù)72小時普降暴雨,全縣平均降雨量高達329.8毫米。位于澧水北源的河口鄉(xiāng)懂市村面臨洪水的襲擊。身為村支書的尚君安排好老母親,便來到村部值班。創(chuàng)業(yè)20多年,尚君有一輛皮卡車和小車。擔任村干部后,這兩輛車也成為村里的專用車。6月18日尚君積極響應省市縣的防汛指示,開著皮卡車全村巡邏,全村30公里的公路兩邊,居住著267戶農(nóng)戶,留在家中的有130多個老人,他放心不下,一一到家走訪,告訴老人注意安全,看到老人們記在心里。老人聽出他聲音嘶啞,端來紅糖水,尚君露出了笑容。而他把那輛價值50萬元的小車停在河邊的停車場,他認為今天的洪水不會淹到停車場。
洪水來臨 他選擇激流搏擊
時間定格在6月19日凌晨兩點五十分,正在村部值班的尚君聽到天地間一陣暴響,漆黑的夜晚,數(shù)不盡的雨柱從天而降,河口鄉(xiāng)普降暴雨,山洪暴發(fā),河水暴漲,數(shù)十條山峰間的河流傾瀉而下,地處澧水北源的河口鄉(xiāng)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洪災。巨大的洪流向臨河的懂市村席卷而來,洪水很快漲了起來。
坐在值班室的尚君要求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值班,確保自身和群眾安全,而他沖出值班室,跑向皮卡車打開車門,發(fā)動汽車,冒著傾盆大雨朝臨河而居的5戶農(nóng)戶飛奔而去。尚君驅車來到停著小車的停車場,看到洪水已淹到車輪,洪水正快速上漲,他內(nèi)心猶豫了一下,是把自家的小車移到高處,再去農(nóng)戶家,還是直接去農(nóng)戶家,尚君內(nèi)心斗爭片刻,選擇了后者。尚君放心不下臨河而居的譚貴光、譚賢凱兩位留守老人。譚貴光、譚貴凱是親兄弟,一個是肢體殘疾,一個患有嚴重聽力障礙,并且譚貴光的家還住有4個租房民工。
尚君開車來到譚貴光家,發(fā)現(xiàn)洪水已淹到房屋40公分。尚君熄了火,快速跳下車,踩著水推開譚貴光的房門,看到譚貴光躺在床上,光著身子正入睡。尚君快步來到老人身邊,喊醒他,告訴發(fā)大水了,房屋要被淹了。老人一下慌了,不知怎么辦?尚君抱起老人,給老人穿上衣服,一下把老人扛在肩上,走出房門。此時,洪水已淹到尚君的膝蓋,老人嚇著直哆嗦。尚君安慰著老人,告訴他有黨和政府,什么也不要怕。洪水一浪高過一浪,尚君艱難地行走在洪水中,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尚君朝著停靠在路上的皮卡車奔去,把譚貴光老人放在車上。又快速沖進洪水中,朝譚貴光住的二樓奔去,喊醒4位民工,帶他們向安全處轉移。
帶著4位民工,行走在洪水中,洪水越漲越高,巨浪一陣陣打來。尚君不敢歇一歇。他再次沖進洪水里,朝譚貴凱老人家奔去。譚貴凱老人患有嚴重聽力阻礙,尚君沖到譚貴凱身邊,把嘴巴放到老人耳邊,大聲告訴老人離開。老人不走,尚君知道時間就是生命,來不得半點猶豫,他拉起老人,走出房屋,讓老人走到車邊上車。時間已到凌晨三點10分。尚君把6位群眾剛送到安全地方,洪水已成淹沒之勢,抬眼一望,洪水滾滾。
尚君想到村里還有79歲的譚蘭枝,78歲的陳月梅兩位留守老人也在臨河邊居住。隨時有洪水淹沒的危險。尚君不放心,打電話安排村里干部來到兩位老人家中,頂著激流把兩位老人安全轉移到村部。
從凌晨二點50分到三點二十四分,尚君與時間賽跑,用34分的時間把6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又安排轉移2位老人,讓桑植縣“不因災傷亡1人”的指示落到實處。看到譚貴光老人衣服穿得少,冷得發(fā)抖,尚君又頂著洪水從家中取來厚實的棉衣給老人穿上。
洪災過后,他選擇巡邏和上門服務
懂市村有3公里的河岸線。從6月19日至27日,澧水北源持續(xù)下雨,懂市村成為鄉(xiāng)親們洪流捕魚和撈取柴火的風口。尚君每天值班在村里,他知道洪水減弱,附近的鄉(xiāng)親們會來到河邊捕魚,撈取柴草,尚君放心不下,他和駐村第一書記肖碧文,組織村兩委到河邊勸阻。來到河邊,30多名群眾冒著洪水,搶奪柴火,隨時有生命危險,尚君心急如焚,把一個個鄉(xiāng)親勸回家。汛期尚君每天休息不到5個小時,體力嚴重透支。駐村第一書記肖碧文勸他休息一下,順便看看住在河對岸的老母親,也把洪水沖走的小車找一找。尚君謝絕了。他告訴肖碧文:“我是一名退役軍人,又是一名村支書,我現(xiàn)在的戰(zhàn)場在村里,我要時時刻刻為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保駕護航”。說完,尚君開著皮卡車又來到一個個組走訪看望留守老人,把后盾單位捐的物資送到農(nóng)戶家中。巡查途中,尚君了解到村民譚慧琴在街上做生意,房屋被淹,尚君組織村兩委、工作隊到街上主動到譚慧琴店面清淤,看到河口鄉(xiāng)街上因災混亂不堪,他組織村兩委及眾多鄉(xiāng)親打掃清運垃圾62噸。
大災大難顯品格。尚君,一位參加對越防御戰(zhàn)的退役軍人,在桑植6·19特大洪災中,6位群眾從洪流中轉危為安。創(chuàng)業(yè)20年購買價值50萬元的福特探險者,因挽救群眾生命安全而被洪水沖走,在個人利益和黨和人民群眾利益面前,退役軍人尚君展現(xiàn)了“退役不褪色”的閃光軍魂。
供稿:袁正兵
編輯:李順萍 李錦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