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花和尚”蘇曼殊在上海廣慈醫院暴斃,時年34歲,生前談過28位女朋友。汪精衛、魯迅等好友整理寥寥無幾的遺物時,在床底下發現了他奇葩死因。
蘇曼殊的一生頗為傳奇,他在當時的影響力絲毫不亞于如今的頂流明星,在他離世之后,無數青年聞名憑吊,然后將他的作品和詩畫奉為經典。
女青年除了拜讀他的文章以外,更是在床前掛上他的照片睹物思人,更有甚者,有人幻想著自己是他作品中的女主角,有人為了他和胡適反目,有人說“蘇曼殊一切都是頂好的”。
甚至在他離世之后,市面上對他作品的追捧也到達了一個空前的盛況,他的作品集很快一掃而空,加印的速度比不上求買的速度。
他患病之時,蔣介石賣衣助他養病,給他買糖,離世后的喪葬禮儀,孫中山親自過問......
就連郁達夫也為他的離世感到惋惜,甚至用“不朽”兩個字來評價他,所以,他到底有何魅力,又因何而離世呢?
蘇曼殊一生與許多大人物都有密不可分的交流和聯系,有人會想,他一定是個富家子弟吧,起點高所以才能有之后的學識和圈子,但事實并非如此。
他是一個“私生子”,他父親出身廣東蘇家,家境很好,但他確實父親在日本做生意時與一當地女子所生。
家中嫡母包括其他的孩子待他很不好,經常叫他“野種”,蘇家的那些光輝好像與他并不相干,甚至他童年時期還被“流放”到柴房中自生自滅。
這樣的經歷,能夠平安長大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他卻能在這樣的苦難生活中成為一個大作家,甚至結識各種社會名流,他的思想也在無形中影響著當時的“五四”青年。
日本留學期間,他的感情開始慢慢發酵,在浪漫的櫻花河畔,他和一名日本女子相愛,只是他們兩人受到了家人的阻隔,后來,這名女子自殺了。
蘇曼殊是一個極其細膩的人,有了這段經歷,他心中對愛情也產生了更多猶豫。
這可能也是他之后在不斷嘗試愛情但又無法承擔責任的原因之一,后面楓子的出現又一次給他帶來了美好的感覺,只是他們兩人也沒有走到最后。
此后,他身邊也不斷出現名媛、才女等等優秀女性,與他情投意合的不在少數,但沒有人能真正將他留下來,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前仆后繼的愛上他,甚至認為他是最純粹和美好的人。
在此過程中,他彷佛只是一個體驗感情的仙子,他最渴望的還是精神上的共鳴,這樣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無疑是驚人的,是超前的。
后來,他渴望在出家之時修心修行,以此來化解自己內心的憂愁,但他的情感太豐富了,無法完全做到像一個出家人那樣斷絕自己內心的情欲因此在出家和還俗間相互搖擺。
當然,他的生活也不只有感情,他在革命思想上的境界也很高,甚至令孫中山敬佩,甚至他還敢寫文章大罵袁世凱,這樣的行為怎一個“剛”字了得。
亂世當中,他奔走多地超度亡靈,都是他革命熱忱的體現,所以他的一生,摯友也多是民國時期的大佬。
只是,在他的生活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癖好,那便是吃糖,他對糖的鐘愛程度絕對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就連他自己都說,他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吃糖。
他對糖的熱愛有何而來,姑且就認定為他的生活和內心太苦,所以需要糖來彌補吧,所以,他每天吃“三十袋糖”都不為過。
甚至有次他直接將自己鑲金的門牙打掉拿去買糖,就連生病的時候,也不忘念叨著要吃糖,蔣氏夫婦聽到之后,即使手頭緊張,但還是想方設法給他弄糖吃。
他本來就體弱多病,再加上生活的磨難以及嗜糖如命,更是讓他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他的離開,是當時文人界,革命界的一大損失,至今都還有人說他“天才絕人”。
信息來源:《懺盡情禪空色相:蘇曼殊》王樂北京聯合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