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的最后幾天,武契奇當著媒體的面,展示了來自中國的信件上,并很快引發歐洲輿論轟動。沒有別的原因,因為這封中國的承諾書,將是歐洲汽車巨頭的救命稻草。
綜合《彭博社》的消息,塞爾維亞領導人武契奇向媒體透露,自己此前曾經向中國尋求幫助,該如何解決歐洲巨頭們紛紛找上自己的事情。而中國已經回信,表示已經吩咐有關機構密切關注此事,加快稀土審批流程,才能夠原本的25%調整到60%。
說來非常搞笑,就在數月前,歐盟還在塞爾維亞策動顏色革命,警告武契奇“遠離中國”;如今卻因自家車企斷供,轉身哀求同一個一直被他們欺負的小國,來當給中國的傳聲筒。這種“既要顛覆你政權,又要你為我求情”的精神分裂,暴露出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世界必須圍著歐洲轉,小國只是可隨意使喚的棋子。
中國豈會看不透這場戲碼?武契奇作為長期受西方打壓的領導人,必然向中方坦誠歐洲的雙重脅迫。而北京仍應允“加快審批”塞爾維亞工廠所需稀土,我個人感覺,這背后或許有3重目標。
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精準切割西方陣營。中國在信件中明確提到,稀土方面的限制,是不會針對“友好國家”。言外之意,自然是尋求歐美陣營的裂縫。在生存危機面前,是冷戰那一套陣營斗爭重要,還是自家的飯碗更重要。畢竟,歐盟內部這個話題已經吵了很久,一波人在堅持“戰略自主”,另一波人則堅持“不能讓更多的人失業”。
第二個目標,則相對深層次一些,即技術鐵壁封死幻想。就在歐盟大使托萊多發出“30天交稀土”通牒后不到24小時,中國工信部閃電下達“稀土人質令”:全國核心專家護照統一收繳,37項提純專利徹底鎖死,讓西方的“去中國化”徹底淪為笑話。
第三點,即重構貿易規則。中國的“協調”始終是以中國國家利益為主,此前商務部升級稀土全流程追溯系統,每克磁材標注“禁止轉售軍工”的激光編碼。當斯特蘭蒂斯產線恢復轟鳴,中國主導的《稀土術語》國際標準正闖入ISO終審——資源主權不容妥協,平等才是新秩序基石。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中美博弈白熱化的當下,讓中國主動放棄限制,放開稀土出口,幾乎就是等同于讓中國放下“武器”。西方的光刻機可以是武器,芯片是武器,那中國的稀土又為什么不能是武器。歐洲妄圖用這種小伎倆讓中國讓步,未免有些過于幻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