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的爆單與交付危機正引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場前所未有的“搶客大戰”。2025年6月26日上市僅18小時,小米首款SUV車型YU7便創下24萬臺鎖單的全球紀錄,然而長達8個月至1年以上的交付周期讓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敏銳捕捉到這一市場空隙,極氪、蔚來、智己等十余家車企迅速推出“定金補償”政策,承諾為退訂小米YU7的用戶全額補貼5000元定金。這場圍繞高意向用戶的爭奪戰,不僅揭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更反映了行業從產品競爭向用戶服務競爭的深刻轉型。
然而,爆單背后暗藏隱憂。由于訂單增速遠超預期,小米汽車產能面臨嚴峻挑戰。小米汽車App顯示,當前YU7各版本的預估交付周期分別為:標準版53-56周、Pro版48-51周、Max版33-36周。這意味著最早下單的標準版用戶最長需要等待近1年才能提車,即使是最快交付的Max版也需等待8個月左右。如此漫長的交付周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實屬罕見,引發了消費者的廣泛焦慮。
用戶退訂的核心痛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部分地區新能源車牌指標有效期僅為1年,超長等待可能導致指標過期;二是2026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可能調整,存在補貼取消或稅率上升的風險;三是技術迭代迅速,用戶擔心一年后提車時配置已落后于市場主流。此外,小米的定金規則也加劇了用戶顧慮——鎖單后5000元定金不可退還,而未鎖單用戶雖可在7天內退款,但需放棄購車機會。
面對這一局面,部分高意向用戶開始動搖。社交媒體上涌現大量投訴,要求小米開放超期訂單退款通道。有用戶直言:“等一年太久了,期間可能有更好的車上市,5000元定金被套牢很不合理”。這種情緒迅速被競爭對手捕捉,一場圍繞小米退訂用戶的“搶客大戰”由此拉開帷幕。
敏銳捕捉到小米YU7用戶的焦慮情緒,多家車企在YU7上市后短短幾天內便迅速推出針對性營銷策略,形成了一場行業集體“截胡”行動。這場搶客大戰的參與者既包括蔚來、極氪等造車新勢力,也有智己、阿維塔等傳統車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甚至特斯拉也以差異化方式加入戰局。各家的策略雖各有側重,但核心都是為退訂小米YU7的用戶提供5000元定金補償,以此轉化這批高意向購車人群。
極氪汽車采取了最為激進的全車型補貼策略。極氪銷售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任何車型都可以享受補齊定金的福利”,并承諾會指導用戶操作小米退單流程。這意味著無論用戶選擇極氪001、007還是009,都能獲得5000元定金的全額補償。
蔚來汽車則推出了更具靈活性的定金抵扣政策。根據蔚來銷售透露的方案,用戶只需提供小米YU7的鎖單訂單證明(如訂單截圖或訂單號),證明已支付5000元定金且無法退還,這筆錢就可以直接抵扣蔚來車型的購車尾款。多位用戶已在社交平臺證實了這一政策的真實性,分享了自己成功將小米定金轉為蔚來購車款的經歷。蔚來的策略巧妙之處在于,它并非現金返還,而是以車價減免形式實現,既降低了用戶的轉換成本,又確保了銷售轉化。蔚來銷售甚至被曝密集出現在小米訂單評論區主動“搶單”,展現出極強的進攻性。
智己汽車的戰術則聚焦于特定車型轉化。多位智己銷售在社交媒體透露,小米YU7轉購智己LS6(參數丨圖片)時,原定金可轉為購車優惠。智己LS6作為一款中大型智能電動SUV,與YU7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且交付周期相對較短,對急于用車的用戶頗具吸引力。智己還通過私信引導潛在用戶轉單,提供一對一的購車咨詢服務,力求提升轉化效率。
除了上述三家主力玩家外,其他車企也紛紛加入戰局,但策略更為多樣化:阿維塔延續了此前針對小米SU7的“退訂兜底”策略,通過海報宣傳吸引退訂用戶;問界提供裝潢費用減免,降低用戶整體購車成本;小鵬汽車則以贈送配置積分的方式增強吸引力;華為智界S7推出限時尾款減免5000元的政策,與小米定金金額精準匹配。
從行業角度看,這場搶客大戰反映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增量競爭向存量競爭的轉變。當市場增速放緩,車企不得不從競爭對手那里直接搶奪已確定的訂單,行業競爭進入“零和博弈”階段。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小米的爆單效應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所有車企對高價值用戶的渴望”。這種競爭態勢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定金補償或將成為行業常態化的營銷手段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