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案、喬振興被害案、張文菁被陷害案,三個案子還沒水落石出,領導卻叫停了。
指導小組意外被解散,洪亮和鄭雅萍心有不甘。
這些天來的調查,他們發現許多蹊蹺之處。
只要他們找到點線索,就有人提前布局。要不帶走嫌疑人,要不有新的人出來頂罪。
似乎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暗處注視著他們,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做出反應,在他們之前斷了線索。
張文菁案結束,指導小組沒理由繼續待在東平。
鄭雅萍據理力爭,希望留下來繼續調查,可張放和孫向群卻沒有給她準確的回復。
洪亮提出四個問題,張放含糊其辭,只讓他們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01
指導組解散了,洪亮的任務完成了,也能早點辭職去北京了。
他抽空回了趟老家,車開到村口時,換上了工作裝,提著李人駿給的水果,走進了家門。
看著當官的兒子回來,老洪開心的不得了,高高興興的拍照發了朋友圈,還給村長發了過去。
看著父親這么開心,要脫官服的話在嘴邊說不出口。
最后,洪亮才說是為了女兒讀書,決定辭職去北京國企當法務總監。
老洪聽完第一反應就是不同意,本來兒子常年在海州,跟老丈人一起住。他們一年難得見上幾次,兒子就像是給別人養的一樣。
現在還要兒子辭職去北京,去的更遠了不說,還丟了鐵飯碗。
他們說什么也不同意,洪亮也不知怎么辦。
從小到大洪亮就很聽話,考試從沒讓父母操心,碩士畢業后還進了檢察院,連帶著父母在村里也抬起了頭。
老村長看到洪亮時,都連連夸贊他是全村的榮耀,拉著一個村的人要跟他合影。
看著年邁的父母,乖巧了一輩子的洪亮,不忍心讓他們失望。
可是繼續留在十一部,除了被同事排斥和嫌棄,他也只能混日子。
唯一支撐他的,也只有喬振興被害案和萬海案。
02
東平的萬海案牽扯太多,不只是涉黑,還有司法系統內部的腐敗。
鄭雅萍和洪亮剛接觸到內部腐敗問題,就被緊急叫停。
李人駿去見省檢察長張放,保證萬海案是鐵案;蘭景茗去找老書記江旭東,希望他出面讓這件事趕緊結束。
二人雙管齊下,讓嚴書記不得不讓指導小組撤回來。
李人駿想萬海案盡快結束可以理解,畢竟他是個官迷,就靠著萬海案讓自己升職,摘掉“代理”兩字。
在他眼里,好友喬振興的死,下屬謝鴻飛是不是保護傘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自己的烏紗帽。
所以,他才會千方百計的敦促萬海案辦成鐵案,才會在鄭雅萍觸碰萬海案時,著急的找小姨蘭景茗幫忙。
可蘭景茗費盡心思幫李人駿真的是因為那層親戚關系嗎?并不是,其實她是幫自己。
從一開始她就給李人駿施壓,要他盡快把萬海案辦成鐵案。
洪亮和鄭雅萍來東平后,她也一次次介入指導小組的調查,暗示指導小組的工作是指導,辦理的也是張文菁案,而不是萬海案。
03
當謝鴻飛被調查,蘭景茗便坐不住了,從隔岸觀火到以身入局,去見了老上司江旭東。
蘭景茗能找上江旭東,說明她跟江旭東以前的關系不錯。
江旭東也是司法系統出去的,是蘭景茗的老領導,后來去了省政協。
蘭景茗要江旭東幫忙時,幾次提到了洪亮,話中的意思就是這件事會影響洪亮的仕途和安全。
江旭東自然明白蘭景茗的意思,轉頭就找上了嚴書記,請嚴書記出面,結束指導組的工作。
江旭東真的是為了洪亮好嗎?其實并不然。
在會議上,他不顧情面,直接否定指導小組的一切,反駁了洪亮的報告。一力主張案子趕緊辦完,給東平的百姓一個交代。
在家里,他以種花種菜為例,告誡洪亮“不該管的事別管,別摻和東平的事”。
他這話本身就很矛盾,既然不要多管閑事,他為什么又去管萬海案,讓嚴書記出面叫停指導小組呢?
他這么做,就是掩蓋自己曾犯下的錯誤。
看似是顧及情面幫蘭景茗,實際上是有把柄在蘭景茗手里,不得不出面解決這件事。
洪亮哪里知道,他朝夕相處的老丈人,口口聲聲說為了他好的岳父,才是解散他們指導組的關鍵。
當然,指導小組解散了,并不代表案子結束了。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指導小組看似敗了,實際上以退為進,他們在等一個機會,將東平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一窩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