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了一千多天,普京終于承認被騙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俄羅斯徹底放棄幻想,并在6月27日夜間對烏克蘭發動了新一輪大規模襲擊。477架無人機以及60枚各型號導彈,密密麻麻地飛向烏克蘭,就連地堡也變得不再安全。
雖然烏克蘭空軍聲稱在他們的努力攔截下,擊落了大部分俄軍無人機和導彈,但造成的傷害依然讓烏方難以承受。也就是這個時候,澤連斯基再次向國際求救,并且第一時間就將目標了對準了中國,只是他求救的方法竟然是“威脅”。
那么,中國到底有什么“把柄”在烏克蘭手里?面對澤連斯基的施壓,中方又會做出何種選擇?
一筆爛賬,成了基輔最后的賭注
一切的引爆點,是烏克蘭財政部的一紙聲明:暫停償還一筆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的15億美元貸款,并希望就這筆債務進行“重組”。這聽起來像是一場普通的商業糾紛,但歷史的卷宗早已寫滿了不堪。
這筆錢是2012年貸出的,本應用作烏克蘭向中國出口糧食的專項資金。然而,現實卻是一出鬧?。捍蟛糠仲Y金被挪用轉移,十年過去,中國收到的農產品還不到協議價值的10%。
早在2014年,中方就在倫敦國際仲裁法庭提起了訴訟,十年光陰,訴訟如石沉大海。如今,烏克蘭不僅不提舊賬,反而想把這筆14億多美元的欠款,與中企投資馬達西奇公司失敗、反向索賠的45億美元捆綁在一起。
這不像是在談判,更像是一種赤裸裸的要挾,當一個主權國家把陳年舊賬當成最后的籌碼擺上賭桌時,說明它能打的牌,真的不多了。
國庫空了,西方盟友也沉默了
基輔之所以選擇在此刻選擇“賴賬”,答案簡單得令人心酸:因為它真的沒錢了。標普全球已將其主權信用評級打入最低的“D”級——也就是違約。
這意味著在國際資本眼中,烏克蘭的國家信譽已經破產。新財年的預算赤字高達48億美元,整個國家的財政,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錢從哪兒來?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密集發帖,向西方世界發出聲嘶力竭的求援,但回應他的,卻是盟友們罕見的“集體沉默”。曾經許諾的援助,更像是一張張空頭支票,歐盟承諾的50萬發炮彈,實際到位的還不到三分之一。
這種外部依賴的脆弱性,迫使烏克蘭做出絕望的選擇。為了換取西方不確定的軍援,它必須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前線,進行高消耗的“絞肉機”式戰斗。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又進一步掏空了國庫,最終以債務違約的方式,暴露在世人面前。
錢都填進了前線的絞肉機
財政的崩潰,與戰場的失利互為因果,每一分消失的財政收入,背后都是前線傳來的隆隆炮火。因為就在烏克蘭尋求債務重組的關頭,俄羅斯可關心烏克蘭的經濟如何,就是想要通過武力壓制快速迫使烏克蘭投降。
6月28日夜間,477架無人機和60枚各型導彈,從俄羅斯本土、克里米亞和黑海海域,如一張巨網般撲向烏克蘭全境,俄軍幾乎動用了武器庫里所有能遠程打擊的尖貨。
然而,雙方的戰報出現了巨大分歧。烏克蘭聲稱攔截了絕大部分目標,但無法否認的是,全國仍有六個地點遭到重創,多地陷入混亂。更令人痛心的是,一架剛剛到貨不久的F-16戰機在空戰中被擊落,王牌飛行員馬克西姆·烏斯季緬科陣亡,這是烏克蘭失去的第三架F-16。
空中的壓力只是冰山一角,地面上,俄軍一周之內連下頓涅茨克的五個居民點。在紅軍村防線,溫壓彈撕開了一道致命的缺口。而在哈爾科夫方向,約11萬俄軍正在集結,大戰一觸即發,戰場上的巨大窟窿,正在吞噬著烏克蘭的一切。
單方面讓步的游戲結束了
明明外界一直再傳俄烏沖突結束的信號,為何俄羅斯又開始加大了打擊力度?在明斯克,俄羅斯總統普京給出了他的答案。他對著全世界宣告,俄羅斯在“北約不東擴”的承諾上被西方欺騙了三十年,現在,這場“單方面讓步的游戲”已經結束。
在他的敘事里,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北約進行了五輪東擴,步步緊逼,將軍事前哨部署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所謂的“俄羅斯侵略性”只是北約為自身擴張尋找的借口,而北約本身才是真正的侵略者。
俄羅斯龐大的體量、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文明,使其在歐洲的棋盤上,始終是一個難以被消化、被接納的“他者”。無論從葉利欽的休克療法到普京早期的開放姿態,最終都沒能讓俄羅斯成功融入西方,換來的反而是擠壓與圍堵。
當烏克蘭謀求加入北約,跨過俄羅斯劃定的最后紅線時,這場戰爭的爆發,在莫斯科看來或許只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而今天對烏克蘭經濟和軍事的毀滅性打擊,正是迫使對手回到現實的殘酷手段。
中國的錢,還能怎么要回來?
回到最初的問題:中國的15億美元,還能怎么要回來?當這筆債務被放置在如此宏大而慘烈的背景下審視,答案變得異常復雜。通過國際法庭追訴?倫敦那場打了十一年的官司就是前車之鑒,遙遙無期。
要知道,烏克蘭的礦產資源權益,早已打包給了美國公司。它曾引以為傲的軍事技術,如今自身難保,更無可能轉讓。至于最初承諾的糧食,中國早已有了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更穩定可靠的供應方。因此烏克蘭手里的籌碼,幾乎都是空頭支票。
僵局之下,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可以采取極限施壓,通過支持俄羅斯在戰場上獲取的利益,來間接索回這筆債務;另一種觀點則看得更長遠,認為烏克蘭可以拿“戰后重建”的項目作為新籌碼,這或許更能激發中國的興趣。
然而猜想始終是猜想,對當下的烏克蘭來說,向中國施壓,本質上應該還是希望中國能夠勸勸俄羅斯,給烏克蘭一個足夠呼吸的空間。畢竟,這樣的事情美國做不來,俄羅斯又不會買其他國家的賬,因此,中國就成了烏克蘭最好的選擇。
但中國一直再無俄烏停戰做努力,而且這種努力只能是我們自愿去做,而不是因為外部的某些壓力。尤其是當這種壓力來自烏克蘭自身,多我們來說真的是好氣又好笑。
如果烏克蘭想要中國調停,就拿出誠意,不要使用在美國那里學來的小聰明,不然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是嗎?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2025-06-28《普京:我們被騙了》
證券時報2025-06-29《突發!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空襲,自沖突以來規模最大!》
觀察者網2025-06-30《安東·尼爾曼:烏克蘭當局還幻想著要和俄羅斯進行一場“無限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