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的懸疑片真是卷得厲害,陳可辛帶著章子怡主演的《醬園弄?懸案》來勢洶洶,光看這豪華陣容,不少人都覺得它穩(wěn)拿票房冠軍了。
結(jié)果沒想到,陳思誠帶著張小斐、李庚希主演的《惡意》突然殺出來,直接把熱度全搶了去,活生生上演了一出 “黑馬逆襲” 的戲碼。
而且電影火了還不算,陳思誠在首映禮上更是敢說敢言,直接硬剛那些圍繞他的爭議,這波操作也是相當剛了。
首映禮上“口吐芬芳”
6月30日,在電影《惡意》北京首映禮現(xiàn)場,陳思誠帶著主創(chuàng)團隊和大家面對面,接受記者采訪。
一開始,他端著 “文藝導(dǎo)演” 的架子,打算聊聊拍電影的初心。說就算現(xiàn)在電影行業(yè)不好做,自己還是想盡最大努力拍出好作品,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內(nèi)心有個交代。
這話聽著特實在,沒那些虛頭巴腦的場面話,完全是掏心窩子的話,也戳中了不少同行。
大家都在這艱難的市場環(huán)境里硬扛著,不圖別的,就想做出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自己這份熱愛的作品。
可說著說著,話題突然一轉(zhuǎn),陳思誠開始吐槽起當下的網(wǎng)絡(luò)亂象,直截了當說網(wǎng)上給他扣的 “果郡王” 帽子,還有說李庚希是 “京圈公主”“資源咖”,全是扯淡。
他甚至當眾罵了一句臟話,可見對此有多么氣憤了,還勸觀眾別把娛樂圈想成宮斗劇,哪有那么多陰謀論,和背后使壞、資本操控的戲碼。
這番 “硬剛” 言論,在娛樂圈真算 “猛人操作”。要知道,現(xiàn)在明星面對爭議大多小心翼翼,生怕說錯話惹麻煩,像他這樣直接開炮的,確實少見。
想來也是,換誰估計都憋得慌,團隊熬夜打磨劇本、反復(fù)摳鏡頭細節(jié),結(jié)果被平白扣上 “靠背景上位” 的帽子,換誰心里能舒坦?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陳思誠還撂出一句挺犀利的話:“如果不能發(fā)出善意,就把世界讓給我們討厭的人了。”
這話聽著帶勁,倒是把那股不服輸?shù)膭艃赫f透了。
這話說白了就是:要是大家整天在網(wǎng)上噴臟、惡意揣測,最后剩下的只會是烏煙瘴氣的輿論環(huán)境,真正用心做事的人反倒沒了立足之地。
不得不說,陳思誠這番話句句戳中要害,有理又直白。如今娛樂圈里,這種無端猜忌、惡意腦補的事兒早就見怪不怪了。
但話說回來,到底是什么樣的瞎猜,能把他這個在圈里摸爬滾打多年的 “老江湖” 逼到當場 “破防”?
就說網(wǎng)友給他扣的 “果郡王” 帽子,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為什么叫他“果郡王”?
有說法是,陳思誠家境不錯,父親曾任職,從小支持他闖娛樂圈,沒少為他鋪路。
加上他自己在圈里順風順水,《唐探》系列、《消失的她》這些作品票房一路飄紅,部部賺得盆滿缽滿,這么順的路,難免讓人猜測他背后有強大勢力撐腰。
單說他和王健林、萬達的關(guān)系,就夠網(wǎng)友琢磨的。早年間他拍第一部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時,萬達入股了出資方新麗傳媒,相當于成了他半個老板。
后來從電影版《北京愛情故事》開始,萬達影視主投了他每一部作品,而且部部盈利,雙方合作得相當默契。
再后來《唐探》系列爆火,萬達更是深度參與。影視圈競爭這么激烈,每年那么多導(dǎo)演、項目,為啥陳思誠能一部接一部出作品,還都能拿到好資源、取得高票房?
于是各種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傳開來,“果郡王” 的帽子就這么扣到了他頭上,好像他背后真有個神秘 “靠山”,一路為他保駕護航似的。
但說到底,這些都只是沒根據(jù)的瞎猜。陳思誠能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圈站穩(wěn)腳跟,真本事是藏不住的。
就說他自導(dǎo)自演的《北京愛情故事》,當年一播出就火遍全國,好多觀眾看完都覺得 “這演的不就是我嗎”。能把普通人的生活拍得這么戳心,可見他多懂觀眾想看什么。
后來陳思誠轉(zhuǎn)型做懸疑題材,更是直接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從《唐人街探案》系列到《誤殺》系列,再到《消失的她》,每一部都讓人看得停不下來。
這些片子情節(jié)層層反轉(zhuǎn),剛覺得真相要出來了,下一秒就來個大轉(zhuǎn)彎,觀眾一邊喊 “燒腦” 一邊追著看。
就像《唐人街探案》里,天才少年秦風配不靠譜舅舅唐仁,一邊搞笑一邊破案,喜劇加懸疑的創(chuàng)新搭配,看得人特別過癮。
更重要的是,陳思誠特會把當下熱點揉進電影里。比如《消失的她》就結(jié)合了一些社會新聞,觀眾看的時候不光能體驗燒腦,還能琢磨出點門道,電影也就不只是圖個樂,還能跟觀眾產(chǎn)生共鳴。
所以比起那些捕風捉影的猜測,他的成績是實打?qū)嵉模茉谟耙暼斐雒茫康倪€是真本事,確實擔得起這份名氣。
但李庚希這邊可就不一樣了,陳思誠想幫她澄清“京圈公主”的傳聞,網(wǎng)友們不但不買賬,還覺得說她是“京圈公主”沒毛病。
李庚希為何被稱為“京圈公主”“資源咖”?
網(wǎng)友之所以給李庚希扣上 “京圈公主”“資源咖” 的帽子,主要 “導(dǎo)火索” 來自去年11月16日的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
在這場典禮上,00后的李庚希憑借《我們一起搖太陽》里重癥少女凌敏這個角色,打敗馬麗、張子楓等一眾實力強勁的演員,成為首位00后金雞獎影后。
這結(jié)果一公布,網(wǎng)上瞬間炸開了鍋。
當時馬麗在《第二十條》里的演技堪稱炸裂,把普通婦女那種堅韌又無奈的狀態(tài),詮釋得入木三分,電影無論是熱度還是口碑,都遠超《我們一起搖太陽》。
再看張子楓,算是公認的老演技派了,這么多年表現(xiàn)一直很穩(wěn),這些前輩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本來都覺得影后會在她們中間產(chǎn)生。
反觀李庚希,之前雖說也演過不少作品,但要么是配角,要么作品沒什么水花,甚至還因為角色被吐槽過。
比如在《雪中悍刀行》里演亡國公主姜泥,就被觀眾批 “毫無公主氣質(zhì)”,說她表演時只會瞪眼、嘟嘴,演技看著特別生硬,跟同劇其他演員一比,差距一下子就顯出來了。
她突然力壓一眾前輩拿下金雞影后,這結(jié)果讓不少人接受不了,覺得背后有黑幕。
更讓網(wǎng)友議論的是她和徐靜蕾、張?zhí)m的關(guān)系,傳得神乎其神。
據(jù)說李庚希的爸爸是畫家,和徐靜蕾是同學,徐靜蕾不僅親自教她演戲,還幫著挑劇本 —— 這些 “人脈說” 一出來,更坐實了大家對她 “資源咖” 的猜測。
之前有次劇組選角相關(guān)的活動上,李庚希跟著上《快樂大本營》,被問到為啥能拿下那個角色時,她一時答不上來,還是徐靜蕾當場救場,主動說自己和李庚希爸爸是同學,才推薦她去演的。
這些事兒一樁樁湊到一塊兒,網(wǎng)友們就更認定她背后有強大背景,“京圈公主” 的帽子也就越扣越牢了。
李庚希的實力到底怎樣?
雖說 “京圈公主” 的標簽被網(wǎng)友貼得牢牢的,但李庚希能一路走到金雞獎領(lǐng)獎臺,還真不是單靠背景撐著的。
從出道到現(xiàn)在,她演的每一部作品里,都能看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和進步。
剛?cè)胄袝r,李庚希就被徐靜蕾看中,老徐夸她“長相干凈,一看就有前途”。
事實證明眼光沒錯,在《同學兩億歲》里,她把外星人附體的少女演得特別靈,渾身透著股清新勁兒。
后來在《小歡喜》里,她飾演的喬英子是配角,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和媽媽爆發(fā)沖突、跳海崩潰的那場戲,李庚希聲嘶力竭地哭喊,將長期壓抑的情緒徹底宣泄出來,把青春期孩子的痛苦和絕望演繹得讓人心疼。
播出后這段表演被全網(wǎng)點贊,不少人感嘆“這姑娘眼里都是戲”。
而讓她拿下金雞影后的《我們一起搖太陽》,更是她演技爆發(fā)的高光時刻。
為了演好身患重病的凌敏,李庚希不僅提前去醫(yī)院觀察患者狀態(tài),還減重暴瘦讓自己更貼合角色的憔悴感。
電影里,凌敏從確診時崩潰大哭,到后來強裝樂觀安慰愛人,那種細膩的情緒轉(zhuǎn)變被她演得真實動人。
連導(dǎo)演都夸她:“能把角色的脆弱與堅強,詮釋得如此精準,太難得了。”
所以從青澀新人到金雞影后,李庚希用一部部作品證明,自己在表演這條路上,始終用實力說話。
說到底,不管是陳思誠“怒懟標簽”,還是李庚希“用作品說話”,都盼著觀眾能把目光放回電影本身。
少些無端猜測,多些對作品的關(guān)注和探討,這才是對創(chuàng)作者最大的尊重。大家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