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食品內參原創
作者丨何昕琳編審丨橘子??????????????????????????????????
今天,IF椰子水品牌的母公司IFBH Limited(以下簡稱“IFBH”)于港交所敲鐘,截至發稿,報40.25港元/股,市值達107億港元。
只是,IPO成功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比如,靠單一椰子水產品撐起95%營收的它,也正面臨著輕資產模式下供應鏈枷鎖與市場份額流失的雙重考驗。
一個單品“打天下”
IFBH的上市之路始于2013年泰國的椰林中。早些時期,創始人 Pongsakorn Pongsak(彭薩克)將即飲椰子水品牌IF引入中國香港,憑借 “100% 泰國原裝進口”“0脂0糖”的精準定位,在健身人群和都市白領中打開市場。
2017年,IF進入中國內地后,又通過線上渠道與頭部主播合作、明星代言等營銷方式,迅速打開了市場。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2024年按零售額計,IFBH為中國內地、香港椰子水飲料市場第一,全球椰子水飲料市場第二大的公司。其中,自2020年起在中國內地椰子水飲料市場連續五年蟬聯榜首,2024年市場占有率約34%,超越第二大競爭對手七倍以上。
數據顯示,2024年,IFBH實現收入1.58億美元,較2023年的 8740萬美元增長80.3%;凈利潤則從2023年的1680萬美元大幅增長 98.9%至3330萬美元。
IFBH在招股書中表示,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其對中國內地市場的深度滲透,使得椰子水的銷量顯著增加,同時平均售價也保持了相對穩定。此外,公司還通過擴大產品種類、提供更多容量選擇以及持續開展有效的營銷活動來吸引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推動了銷售增長。
分區域來看,中國內地市場對IFBH的貢獻尤為突出。2024年,其在中國內地的營收占總營收比達92.4%,從2023年的7991.7萬美元增長 82.3%至1.457億美元。中國香港市場也表現出色,營收占比4.6%,從 2023 年的490萬美元增長46.0%至720萬美元。這主要得益于2023年與一名香港客戶建立的合約關系以及椰子水及相關飲料銷量的增加。
分品類來看,盡管公司在2020年拓展了植物基零食產品,并在2022年新推出了Innococo品牌,但營收占比上,椰子水無疑是IFBH的核心產品,甚至可以說,靠一個單品養活了一家公司。2024年,椰子水的銷售收益占總收益的95.6%,從2023年的8200萬美元增長83.7%至1.506億美元;其他椰子水相關產品、其他飲料和植物基零食的營收占比均比較低,分別僅為1.9%、2.2%和0.3%。
從行業空間看,按零售額計算,2024年大中華即飲軟飲料市場規模為1314億美元,預計將以7.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9年的1854億美元。其中,椰子水飲料是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預計將從2024年的10.93億美元以19.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9年的26.52億美元。
因此,無論從市場地位、業績表現、行業發展來看,IFBH未來的高成長幾乎肉眼可見。此次上市前的公開募股中,IFBH孖展認購額2572.9億港元,較公開發售額1.16億港元超購2220倍,成為年內港股新股“凍資王”。
敲鐘后,IFBH股價開盤即漲58.27%,市值突破117億港元,也顯示出資本市場對其的認可。
將“外包”進行到底
不過,自IFBH招股書公布以來,其沒有工廠、沒有物流、不設倉庫,公司員工僅46人的“外包”策略雖成就了343萬美元的人均人效與成本控制能力,但在快消行業普遍強調供應鏈掌控力的當下,IFBH將生產、運輸、倉儲等核心環節全部剝離,也成為被市場“羨慕”與詬病的關鍵因素。
簡單解釋IFBH的商業運營模式:創始人彭薩克為應對全球市場需求增長及提升運營效率,于2022年將國際業務從General Beverage分拆重組,剝離品牌運營與生產環節,通過代工生產、第三方物流運輸、分銷商銷售的全外包模式,聚焦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形成了以輕資產運營為核心、關聯交易為紐帶的商業模式。
招股書提及,本次IFBH香港IPO募資金額主要用途包括:加強公司的倉配能力;用于品牌建設;鞏固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市場地位及滲透程度,拓展澳洲、美洲及東南亞的業務;提升公司的產品開發能力;用于在亞洲、北美或澳洲組建策略聯盟及進行收購,借此擴展業務;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換言之,即便上市以后,IFBH仍然不準備投入任何資金進行供應鏈的基礎建設,而是將“外包”進行到底。
誠然,就如IFBH所言,這種模式能夠讓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將資源聚焦于品牌建設與渠道滲透。通過與全球優質代工廠合作,公司得以利用其成熟產能與技術,避免重資產投入帶來的資金沉淀與運營風險;而依賴分銷商網絡,則可借助其本地化資源迅速打開區域市場。
但都說快消品的本質是供應鏈的戰爭。有行業觀點指出,把戰爭外包的IFBH,高度依賴外部合作伙伴的穩定性與行業競爭格局的相對緩和,本質上是將企業命運系于外部合作伙伴。
以供應鏈為例,IFBH 70%的椰子水原料依賴控股股東General Beverage供應,且前五大代工廠貢獻了96.9%的采購量。盡管公司宣稱計劃在2025年底將General Beverage的供應比例降至70%以下,并引入獨立采集商,但這種關聯交易帶來的潛在風險仍未完全消除。2024年泰國干旱導致椰子減產15%,原料成本暴漲70%,IFBH被迫在部分市場提價,市場份額隨即受到沖擊。若未來再次遭遇自然災害、貿易政策變動或代工廠違約,缺乏自有產能的IFBH恐將陷入被動。
更值得警惕的是,輕資產模式對企業長期創新能力的侵蝕。由于將主要資源集中于營銷與渠道,IFBH的研發投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招股書顯示,IFBH的研發開支僅被列入營銷開支的 “其他” 一欄,過去兩年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僅為 7000美元和3.4萬美元,占營銷開支的比例分別為0.2%和0.5%,占公司當期收入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僅為0.0085%和0.022%。在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此低的研發投入可能難以支撐公司的長期創新和產品升級。
除了企業自身運營,IFBH面臨的外部壓力也不小。如前文所述,IFBH除椰子水之外的其他產品均難以在短期內成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單條腿走路的風險逐漸顯現。據馬上贏的數據,IF椰子水在中國內地的市占率從2024年Q1的55.53% 高峰下降至2024年Q4的30.33%,降幅高達25%。同時,國內椰子水市場競爭激烈,已有不下50個玩家涌入該賽道,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
鑒于此,IFBH 在招股書中透露,除了對現有業務持續投入外,公司還計劃將資金用于在亞洲、北美或澳洲組建策略聯盟及進行收購,以拓展業務版圖。其目標聚焦于兩類品牌:一是與可持續性及健康趨勢相契合的健康飲料品牌,例如注重健康的飲品及功能性飲品;二是專注于植物基及替代蛋白產品的健康零食及功能性食品品牌。
據悉,IFBH計劃尋求總計約一至三個戰略盟友或收購目標,預計其中一至兩個目標位于亞洲,一個目標位于北美或澳洲,具體布局將依據戰略契合度及市場機會而定。
站在上市的新起點,IFBH的輕資產戰略究竟是穿越周期的捷徑,還是挑戰傳統的“賭局”,仍需時間驗證。對整個快消行業而言,這場關于“重”與“輕”的博弈,或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