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出梅大大提前啦,7月1日就揮別梅雨,比預計早了12天。近十年“短梅”紀錄被刷新,老祖宗“早出梅熱死牛”的說法今年應驗了。
副熱帶高壓6月下旬突然北跳,把梅雨云團趕到華北,出梅太急了。從6月6日入梅到6月30日出梅,滿打滿算才23天,比常年少了十多天。有老農直搖頭,這輩子都沒見過梅雨季跑得這么急,心里直犯愁。
提前出梅可不是好事,39度高溫加悶蒸模式已經在浙江福建啟動。杭州連續5天沖38度,南京武漢也是熱得厲害,出門就像進蒸籠。
梅雨季濕氣沒散,體感溫度比實際高3 - 5度,人難受作物也遭罪。水稻現在抽穗灌漿正需要水,持續高溫要是鬧旱災可不得了。
白葉枯病和害蟲會跟著高溫來,老農們正忙著給稻田灌水保墑。為啥副高突然這么猛?
聽說和赤道太平洋的冷水有關聯。
今年副高像坐過山車,本來位置偏南,下旬突然北抬讓人意外。
雨帶在長江流域沒站穩,中間還斷了幾天雨,梅雨量少得可憐。入梅早7天,出梅早12天,夏天來得又急又猛,得做好準備。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丟,薏米山藥蕎麥粥趕緊煮起來祛濕健脾。
綠豆荷葉湯熬好放冰箱,解暑又舒服,比喝冰水對身體好。提醒大家別貪涼猛吹空調,梅雨季剛過濕氣重,吹空調易憋濕氣。多喝熱湯發發汗更管用,老辦法結合科學,身體才能扛住暑。
不同地方出梅時間有差異,江南可能比江淮早,得留意當地天氣。山區、平原、湖區情況不同,平原稻田要灌水,山區果樹得遮陽。
傳統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土辦法,其實很有實用價值。
不過結合氣象預報更精準,提前知道天氣才能提前做打算。
現在最擔心的是持續高溫旱情,萬一雨水跟不上,作物要減產。
未來一周高溫還會加強,得趕緊行動,別等旱情來了才著急。稻田要保證水源,該修水渠的修水渠,該打井的打井。
菜園里的蔬菜要搭遮陽網,辣椒茄子怕曬,得遮好護好。養殖場要注意通風降溫,雞鴨鵝怕熱,圈舍別太擁擠。
我個人覺得,今年天氣太反常,得多關注氣象預警信息。有問題及時找村里農技員,或者聯系當地農業部門求助。現在就行動起來,灌水、遮陽、通風,每一樣都不能拖延。
天氣雖熱農事不能停,提前做好防護,才能減少損失。評論區聊聊你那兒的天氣,看看哪里先熱到破40度。
記住,早準備早預防,再熱的天也能挺過去,豐收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