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星移,節氣更迭不止。”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辛”位,太陽的位置也剛好到達黃經105°時,就進入小暑節氣了!
小暑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也是夏季里的第五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公歷7月6日至8日之間交節,今年是交節在7月7日這天。
小暑一到,我國南方地區的梅雨天氣就要結束了,以下再有連陰雨天氣不再叫梅雨,而是叫夏雨。同時,我國北方地區小過后,氣溫將進一步升高、進入雷暴期。雨熱同期,這個時候作物生長最快,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人要把握好,能不能獲得高產就看這段時間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暑的解釋是:“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這里說的“暑”,指的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后邊的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今年的小暑節氣不一般,從交節日期上來看,是出現在農歷六月十三這天。民間把小暑出現在農歷六月里稱為是“晚小暑”,老話說“早小暑旱斷河,晚小暑水滿江”,意味著今年小暑后降雨可能會比較頻繁。
那么,古人的這種說法準不準呢?從氣象部門研判來看:“預計在2025年7月期間我國氣候整體偏差,其中,華北和東北地區將出現多個區域性的極端暴雨天氣。與此同時,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會偏高,江南地區北部、江淮、江漢等地會有較多高溫天和熱浪天氣,要警惕高溫伏旱!”從這點來看,古人的預測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此外,在民間還有 “白天小暑熱死牛,晚上小暑涼颼颼”的講法。什么意思?今年的小暑在幾點?接下來到底熱不熱呢?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當年的小暑節氣交節時間是在白天的話,那么就預示后續天氣會比較酷熱。反之,如果當年的小暑節氣交節時間出現在晚上,則往往預示后續陰雨天氣可能會較多,天氣相對涼爽。
那么今年幾點的小暑?
今年的小暑是交節在公歷7月6日,農歷六月十三的04時04分43秒,很明顯屬于民間百姓說的“夜晚小暑”,意味著接下來陰雨連連的天氣可能會比較頻繁,不那么炎熱。
判斷三伏天期間熱不熱,也可以通過小暑農諺中作為參考,分享幾句給大家,可以先收藏起來,過后對照一下,看看還準不準:
一、小暑南風十八朝,曬得禾苗低頭叫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小暑節氣時刮的風以南風為主的話,那么就預示后續天氣將以干旱炎熱為主。
二、小暑北風吹,半夜尋棉被
這句農諺也不難理解,意思是說,如果小暑節氣時主要刮北風的話,那么就預示后續降雨可能會比較頻繁,晚上相對較涼。
三、小暑雨淋淋,大暑雨傾盆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小暑節氣當天下雨的話,那么就預示到了大暑節氣期間降雨會比較大,要注意防范澇災。同時,也預示著大暑節氣期間會相對涼爽。
類似的農諺還有“小暑下一場,三伏滿河塘”,也是說,小暑節氣時有雨,后續降雨可能較多。
四、小暑不淋,熱死竹林
這句農諺也不難理解,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大意是說,如果小暑節氣當天是個晴天,不下雨的話,那么就預示接下來的天氣可能會非常酷熱。
五、小暑涼颼颼,大暑熱熬熬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小暑節氣時,天氣比較涼爽的話,那么就預示到了大暑節氣時多半會非常炎熱,比較難熬。
六、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小暑節氣時天氣就非常炎熱,則往往預示到了大暑時反而沒那么炎熱了,可能會比較涼爽。
最后問大家一句,您認為今年三伏天期間是以酷熱為主,還是以悶熱為主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