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卡片 關(guān)注 浪媽 ,每天送你一朵小浪花~
文字 | 劉娜
首發(fā)公眾號 | 閑時花開
01
這幾天,高考出分。
遵從“幸運者偏差”的規(guī)律,滿屏都是“尖叫+彈跳+擁抱”的高分者開盒畫面。
我們當(dāng)然要為那些考了高分的孩子,送上最熱烈掌聲和最美好祝福。
這是他們用天賦和努力換來的盛夏的果實。
但我們也要看到,“幸運者偏差”最真實最殘忍的另一面:
不幸運者因為忽視和沉默,而不被看見。
根據(jù)“二八定律”,優(yōu)秀者永遠(yuǎn)都是一小撮,而平凡者才占大多數(shù)。
幸好。
在“短視頻人均高考600分”的歡呼中,我看到河南老家有個女孩考了288分。
她媽媽勇敢地在社交平臺上公布女兒查到高考成績288分后,全家人抱作一團(tuán)的喜悅:
“不怕你們笑話,288分,已是高中三年我們考的最好的一次了。”
這個視頻發(fā)出后,果然受到了各種冷嘲熱諷:
“288分還有臉曬?”
面對各種難聽話,女孩的媽媽再發(fā)短視頻,曬了自己給女兒做的一大桌子慶功菜:
“我們從來不和別人比較,分?jǐn)?shù)也不是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標(biāo)準(zhǔn)。閨女,在媽媽心中你就是最好的乖乖……”
那一刻,我很想鉆進(jìn)屏幕里,抱抱那個考了288分的女孩,再對她媽媽豎起大拇指:
“您真不簡單!您可太棒了!”
在這個全民慕強的時代,這個“永遠(yuǎn)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媽媽,粉碎了“失敗者羞恥”,告訴我們這樣的親子真相——
02
●第一,真正的愛,是找回養(yǎng)育的初心。
什么是養(yǎng)育的初心?
就是我們的小孩從娘胎里呱呱落地那刻起,媽媽渾身虛脫地躺在產(chǎn)床上,看著那個紅彤彤、臟兮兮的小家伙,淚流滿面中對上天的祈禱:
“只愿我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
后來,伴隨孩子上學(xué)、讀書、考試和競爭,我們只看到“分分分”,而漸漸看不到那個小孩,也徹底弄丟了養(yǎng)育的初心。
288分女孩的媽媽一直葆有這樣的初心,所以她才對女兒說:
“幼兒園3年,小學(xué)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謝謝你堅持下來,讓我依然擁有健康的女兒。”
想想新聞上那些因抑郁夭折在求學(xué)路上的小孩,你就明白288分女孩媽媽的意思:
全頭全尾的健康小孩,已是父母的恩典。
03
●第二,沒有分別心,才有菩提心。
比較,是萬惡之源。
包括我在內(nèi)的媽媽可能都對自家小孩說過的一句話是:
“你怎么這么粗心/馬虎/貪玩,你看人家某某某……”
哪怕沒有說過這句話,但聽聞別人家小孩考得比自家小孩好時,也會涌動出羨慕妒忌恨的分別心。
分別心,就是陷入“高低”“對錯”“好壞”“優(yōu)劣”“貴賤”的比較中,而抹殺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質(zhì)。
288分女孩媽媽那句“我們不和任何人比較”,讓我想起《哪吒2》中的殷夫人對哪吒說的話:
“娘不在乎你是魔是仙,娘只知道你是我兒……”
這就是養(yǎng)育的菩提心:
你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面子。
04
●第三,要相信,每個小孩都自帶口糧。
288分女孩的媽媽說,接下來給孩子選個合適的學(xué)校,學(xué)一門專業(yè)技能,早點步入社會參加工作。
說句真心話:
在這個985研究生也可能送外賣的時代,一個學(xué)門手藝自謀生路的大專生,未必就是失敗者。
站在人生長河俯瞰一切:
優(yōu)秀者杖走天涯,平凡者承歡膝下,各有各的好。
就像《人世間》中的周炳坤和周秉義,那個學(xué)習(xí)差的平凡小孩,最后在時代的驚濤駭浪里,靠手藝和本事也能活出自己的出人頭地。
他留守在父母身邊,成為父母晚年的靠山。
接納你的小孩吧,他會找到自己的口糧,也會分食你余糧。
05
●第四,最好的挫折教育,是父母對失敗不羞恥。
每當(dāng)有和孩子有關(guān)的極端案件發(fā)生時,我們都能聽到這句評論:
“現(xiàn)在的小孩,太脆弱了!”
現(xiàn)在小孩脆弱的真相之一,就是我們很多父母也沒有反脆弱的能力。
很多父母恐懼失敗,遇到屁大點兒事兒就誠惶誠恐,孩子一次考不好就覺得天塌了,孩子犯了小錯就暴跳如雷,這樣怎么能培養(yǎng)出強大的孩子!
當(dāng)父母對失敗厭惡,對低分羞恥,就不要怪孩子面對困難不夠堅強。
一個小孩沒有從父母那里習(xí)得直面挫折、超越危機(jī)的模板,他就不太可能擁有強大的心臟。
焦慮癥和抑郁癥的源頭,都是被嚇的——在羞恥的成長環(huán)境里,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的絕望。
288分女孩的媽媽說:
“我女兒高考288,但我不怕你們笑話。”
這種不帶羞恥的表達(dá),還有直面一切冷嘲熱諷的勇氣,是對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06
●第五,有愛的家,是孩子黑暗中的燈。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真相:
每個自殺的小孩,其實都在找一個家。
不管是劉學(xué)州還是胖貓,不管是跳河的高中生還是跳樓的初中生。
這個“家”,不是血緣意義和物理意義上的家,而是精神意義和心靈意義上的家。
一個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小孩,哪怕高考只有288分,依然擁有敢想敢干的心力,因為他知道自己有人愛,而不懼怕。
相反,一個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小孩,就算考上了985,或者就算是富二代,依然會跌落虛無和絕望,因為他的內(nèi)心不受力。
托舉孩子的真正意義,不僅是一個勁兒把孩子往更高更強的地方托。
而且是給孩子留盞燈,讓他在黑暗中能找到回家的路。
07
●第六,好的父母和時代,要允許弱者存在。
我被孩子教育最深的一次是,他小學(xué)時有門考試很不理想。
我雖然嘴上說著沒關(guān)系,但心里還是起了分別心。
孩子捕捉到我微妙的變化,半討好半乖巧地對我說:“媽媽,你說我們班考了倒數(shù)第一的小孩,他媽媽會給他做好吃的嗎?”
哎呀,這一句反問對我的震撼,不亞于遠(yuǎn)古時期的混沌第一次被鑿?fù)ㄆ吒[。
是啊,那個班里考倒數(shù)的小孩,他媽媽一樣每天接送他,每天陪伴他,每天給他做好吃的呀。
要像愛英雄那樣愛敗者,要像愛強者那樣愛弱者。
一個家庭也好,一個時代也好,敗者和弱者能好好活著,才是真的好。
08
●第七,我們終其一生,是成為快樂的平凡人。
我想每個農(nóng)村出身的人,大概都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
村上學(xué)習(xí)特別好的李雷和韓梅梅,研究生畢業(yè)后定居一線城市,擠在90平米的房子里,背負(fù)一身房貸車貸,還把父母從老家薅去幫忙帶娃。
而村上學(xué)習(xí)不好的狗剩和翠花,吃苦打工受盡磨難,自己也在縣城買了100多平米的房子,時不時買點肉菜回老家看看爸媽。
你站在“相”的角度,會覺得混在大城市里的李雷和韓梅梅是人生贏家。
但如果你破了相,就會發(fā)現(xiàn)李雷和韓梅梅、狗剩和翠花,其實都在吃苦。
他們都被困在各自的困境里,一邊深夜慟哭,一邊凌晨趕路。
雖然他們才學(xué)、見識、能力、資源和人脈不同,但他們都是“人生實苦”的親證者。
他們都要面臨的功課,是如何在忙忙碌碌、蠅營狗茍中,得到快樂,習(xí)得平和,覓得心安。
站在上蒼的視角上,人人不過芻狗。
站在歷史的視角上,你我皆為塵埃。
所以,288分和688分看似區(qū)別很大,其實也沒有那么大。
從人生究竟的角度,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人生唯一要緊的事情,是像288分女孩的媽媽那樣:
活在當(dāng)下,接納小孩,臣服一切,好好吃飯,好好相愛。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特此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