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野戰軍各有各的煩惱,1948年之前各大野戰軍首長都揣著一肚子難受,且行且調整。
比如西野,最大難處是兵力太少,而且都不是彭總一手拉扯起來的,彭總級別太高,抗戰期間一直是軍中三號人物(偉人、朱總之后),不需要直接帶兵,早年紅三軍團的老血脈早都開枝散葉了。所以直到1948年還在向中央請求把徐向前兵團調到關中。
中野,本來實力最雄厚,40多萬大軍。在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宏大戰略中,晉冀魯豫部隊一分為二,大別山苦戰一年多,淮海戰役前只剩14萬野戰軍,慘淡之極矣。
華野,兩大戰略區合并成一個大軍區,費了好大力氣才真正完成從形式到思想上的整編。
晉察冀野戰部隊,苦無良將,戰績不佳,一直承受著巨大壓力,直到清風店、石家莊等戰役才開始翻身。
東野部隊看似沒有以上各家的困難,但內里也有不少波折,我們就以東野各主力縱隊司令員的情況,審視一下當年林羅首長的良苦用心。
1縱,司令員萬毅、李天佑。
1縱換司令有一段著名的公案。1946年8月3日1縱成立,縱隊司令員從1、2、3師的師長挑一個出來,1師師長梁興初、2師師長羅華生、3師師長萬毅,最后選中萬毅。萬毅將軍后來回憶說:“我也知道自己指揮能力并不怎樣高明。東北局之所以要這樣安排,可能考慮我是東北人,打回老家來了,有一定影響。”萬毅找到羅榮桓請辭,羅說:“組織這樣決定,你就服從組織決定,自己知道自己不行是好事,這樣對自己就會高標準嚴要求,組織上感覺你還是可以培養的。”
若論資歷,萬毅面子上還過得去。他1944年10月就當上了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濱海支隊支隊長。那時其他幾個二級軍區的副司令員分別是膠東吳克華(4縱司令)、魯南萬春圃(山東本地大佬)、魯中鄺任農(開國中將)、渤海袁也烈、龍書金等。
萬毅的濱海支隊作為第一批成建制挺進東北的,后來整建制改編為3師,一直很受重視很受尊重。萬毅自己也很爭氣,打仗勇敢肯下死力,不以東北軍舊將這個身份享受額外的軍政待遇,一直老老實實在野戰部隊,一刀一槍拼戰功。好道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比張學思他們發展的強多了。若非林總選定的接替者是非同小可的李天佑,等閑也奪不走1縱司令這個重要職務。
萬毅對調整職務有些不滿,當面問林總是何考慮,大概是情緒有些激動,林總虎著臉說“不用說了”。兩人一度產生誤會,萬毅請1師政委梁必業去找林總說明情況,后來達成諒解,萬毅不去松江軍區任司令員,留在1縱擔任政委。
李天佑將軍極富傳奇色彩,出身于紅七軍系統,張云逸的老部下,參加了百色起義。小長征到中央蘇區后編入紅三軍團,在彭總指揮下參加反“圍剿”作戰。長征后加入紅一軍團,開始在林總麾下作戰。抗戰爆發后在115師343旅686團擔任團長,是當年紅三軍團的代表。李天佑1938年因病到莫斯科治病加學習,又與101、103等人有親密接觸,為后來1縱換將打下感情基礎。
這次換人兼具個人感情、軍事能力、紅軍血脈等多重因素,對強化1縱戰斗力、提高其威望是妥妥的正面作用。
1縱部隊的構成也簡要說一下。1師、2師的根子都能從紅三軍團找到根子,紅三軍團、紅4師、115師686團再到山東八路軍主力2師。部隊在山東擴大發展,是羅榮桓的功勞。3師由萬毅支隊改編的19旅和20旅58團組成。1、2師都是極其強悍、極能攻堅、極能死守的頭等主力。3師戰斗力遜色很多,所以讓李天佑當縱隊司令員確實非常合適,萬毅有情緒主要是不想回后方,想留在前線打仗,不能給東北軍舊將丟人。
2縱,司令員劉震。
劉震雖獨任司令、軍長始終,不過最初也有一些小風波。新四軍3師雖說源流上也是八路軍115師,黃克誠當年在115師當旅政委,是林聶首長的老部下。但經過八年抗戰,黃克誠一步步南下,從感情上說自然比不了山東八路軍梁興初、吳克華這幫大將。所以林總一開始想把李天佑派到新四軍3師當副師長,而且想過去就分管作戰指揮。
當時黃克誠剛剛向上級提出人事任命的建議,洪學智、劉震都當副師長。李天佑一來勢必要擠出去一個,而且大概率要把劉震擠掉。黃克誠堅決不同意,幾經討價把李天佑頂了回去,劉震的地位保住了。劉震的功力也確實過硬,黃老給撐腰是一方面,自己打仗也厲害,2縱不論單獨作戰還是和別的縱隊協同,都絲毫不怵,其戰斗力與1縱伯仲之間。
2縱部隊的來源,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都是新四軍3師部隊。黃克誠雖系政工干部,但帶兵很有一套,344旅南下到魯南蘇北,他獨力撐持局面。新四軍3、4師兩師實力差距較大,軍部決定把3師的主力9旅劃給彭雪楓4師,4師10旅劃給黃克誠3師。劉震時任10旅旅長,轉了一圈又回到黃老帳下。有意思的是,10旅在4師的時候算不上強,到黃老手下實力壯大,越打越厲害。10旅按新四軍統一要求進行地方化兼任淮海軍分區,各團兼任縣大隊。從團長變大隊長,職務瞬間土氣,許多指戰員想不通,說“查查10旅家譜,從紅軍時代就是主力,怎能變成地方部隊呢”,氣得少奇同志親自給他們上教育課。后來10旅在劉震手里發展的很好,一旅化兩旅,分出一部分建立3師獨立旅。挺東北時,黃克誠手下有7、8、10、獨立旅3萬多人。
2縱4師主要血脈是紅25軍,5師主要是紅26軍,獨立旅升級的6師多是后來在淮海軍分區發展出來蘇北子弟。其中5師師長鐘偉驍勇善戰,帶出的5師被譽為東野最有朝氣的部隊,號稱猛打、猛沖、猛追“三猛”,是東野頭等主力師,其地位大致相當于華野1縱1師。
3縱,司令員程世才、曾克林、韓先楚。
3縱司令員調換之頻率,在各縱中屬于比較高的。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是照顧山頭,二是主看能力。
未完待續。
今天附發萬毅回憶錄關于被免去1縱司令員職務的吐槽。萬中將的性格既潑辣又細致,竟然通過吐槽與小技巧,迫使林總將其留在1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