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愿的時候,我沖學校可不可以不服從調劑?那你這簡直就是找死,就好比門口有個大釘子,你直接拿腦袋往上撞。要是你沖了這個學校卻不服從調劑,學校不錄取你,你就直接沒學上了。但萬一你沖進去了呢,你報的專業沒錄上,又不服從調劑,不調劑就只能退檔啊。退檔之后,你報的穩的和保底的學校也不會再要你了,那不就滑檔了嗎?
不是平行志愿嗎?確實是平行志愿,可平行志愿也有個規則,叫一輪投檔,只投一次。很多家長都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孩子考了600分,就想沖個605分的學校;450分就想沖個480分的學校。在前面放那么兩個志愿,像模像樣地沖一把,覺得別浪費孩子的分數。家長們的想法是什么呢?
就是我報這個學校沖一沖,只填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后不服從調劑,目的就是錄上就錄上,錄不上就把我退回來,退回來我再錄下邊的學校,是這個意思吧?對,但退回來之后,下邊就沒機會了,這就是大家忽略的問題,也是志愿填報的一個重要細節。
首先,平行志愿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服從調劑,不管是沖、穩還是保的學校都要服從調劑。為啥呢?很多家長一直認為,比如說報四個志愿,我正常能考650分,能報南京大學。我報了南京大學,但擔心進去學不到好專業,于是第一個志愿報南京大學,專業就報電子信息、計算機這些好專業,報了5個,然后選擇不服從調劑。
第二個學校我選東南大學,我也能接受,報的同樣是計算機、電子信息這些好專業。要是第二個沒錄上,下邊還有電子科技大學,我分數絕對夠,計算機、電子信息這些專業肯定能選上。家長就想著試一試,萬一沖進南大不就太好了嗎?
于是第一個志愿沖南京大學,專業選好專業,不服從調劑,目的就是學校要錄就錄我計算機、電子信息這些專業,如果這些專業沒錄上,就把我退回來,讓東南大學再檢索一遍,東南大學要是還沒錄上,再讓電子科大錄我。
哪有這種好事兒啊!我跟大家講,平行志愿投檔的時候只投一次。什么意思呢?當錄取到你時,你報了4個志愿,招生辦會先檢索你的第一個學校。如果你的分數剛好能投進第一個學校,你就直接被投走了。
記住,這一刻你下邊所有的學校就都作廢了,沒機會了,一輪投檔只投一次。比如你投進了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那邊一看,你報的5個專業都挺好,但分數有點不夠,沒錄上。這個時候如果你服從調劑,那南京大學就給你安排一個冷門專業把你錄走,不然把孩子退檔,孩子就沒學上了,對吧?
但如果你不服從調劑,那就是作死,只能給你退回來,誰也沒辦法。退回來后,你下邊的學校早就作廢了,哪還有機會再投檔呢?沒機會了。所以問題就在這兒。
有家長說,我沖進學校不服從調劑。沒沖進去還好,萬一沖進去就麻煩了。因為你沖進學校的時候,很可能就是這個學校的最后一名。這時候你不想要冷門專業,又不服從調劑,那就只能給你退檔,退檔就沒學可上了。
所以,關于沖學校這個問題該怎么對待呢?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沖學校呢?首先第一種,就是孩子不在乎專業,只在乎學校,只要能上好學校,什么專業都行。這種孩子就可以玩命地沖,并且都選擇服從調劑,反正沖進去的是比自己分數高的學校,進去之后什么專業都能學,不在乎專業的孩子這么沖沒問題,加個10分、20分都行,這是第一種情況。不過現在這種孩子越來越少了,畢竟現在是專業為王的時代。
第二種情況,什么樣的學校能沖呢?很簡單,就是這個學校招的專業都是好專業,調劑到哪一個都能接受,這種學校就一定要沖。說白了就是專業單一。有這樣的學校嗎?
有啊,比如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志愿,就倆專業,一個是通信工程法國班,一個是通信工程英國班,不管沖進哪個都是通信工程專業,調劑也就在這倆專業里調,怎么調都是這個專業,這種情況就沒毛病,就可以玩命地沖。
第三種沖的方法,就是你發現有些學校在你們省招生的時候,只招一個專業,這種單專業的情況在醫科院校特別明顯。像河北醫科大學,在很多省份招生時,這個志愿就一個專業,叫臨床醫學5 + 3一體化,進去就學這個專業,沒別的專業可調劑,就這一個專業。
還有南昌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就一個臨床醫學五年制,進去就學這個專業。再比如東北電力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就一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就這一個專業,進去就學這個。像這種情況,你就放心大膽地沖,它不會把你調劑到別的專業去,就這一個專業,對吧?這種情況下就適合沖。
但除去這些情況,如果你特別在乎專業,那我覺得有時候放棄沖學校也是一種智慧,不要太貪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