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次19000的話,沖和保都加減2000就可以嗎?還有我同一個學校有沖的專業和穩的專業,到時候按學校挨著填志愿還是按沖穩的梯度填?”
“山東考生位次69100,沖的位次大約48000-59000合適嗎?”
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在自己研究填報志愿,并希望能考上和高考成績最接近的大學,還能被心儀的專業錄取,爭取不浪費辛苦考來的分數。這樣想無可厚非,能自己填報志愿真的很厲害,但大家可能擔心會滑檔,或者錄取學校的分數線比高考成績低太多,那就不劃算了。
山東實行“專業(類)+學校”平行志愿模式,最多可以填報96個志愿,沒有調劑選項,考生可以采用“沖”“穩”“保”的方式依次填報志愿。
“沖”就是夠一夠比高考成績排名更高的院校,比如你省內排在5萬位,你可以沖一沖近幾年錄取成績排名4萬多位的學校。該“沖”就沖,96個志愿根本填不滿。
而“穩”就是和成績相當的院校,比如填報錄取分數5萬多名的。
“保”就是“保底”,可以填一些錄取分數排名6萬甚至7萬名的院校或者專業等等。
被哪個院校哪個專業錄取有運氣成分,有的專業錄取位次波動幅度有點大,像某高校一專業22年之前一直是要8萬名左右,23年一下子到了9萬多,而24年又跳到了近10萬名。
但也有技術成分。
首先,填報志愿時要看目標院校的錄取分,不能光看目標院校近幾年的錄取分,還要看目標專業的錄取分。
其次,就是看排位。試卷有難易,分數線有高低,每年的情況不盡相同,所以填報志愿不能光看分數,還要看高考成績的省內排名,要拿自己的省內排名去比對高校分數線對應的省內排名。
還有,實際填報志愿時,為確保錄取,最好將“沖、穩、保”拉開梯度。
現在我們來看看某位專家預測的前200名高校的錄取分數線。
所謂的“某位專家”其實是一個團隊。我看過他們以前的預測數據,還挺準的。像北大683,南科大559,沖穩保很清晰。
表中的“等位分”,就是預測的分數線,不是實際的投檔分!是根據位次法、線差法估算出來的。
這個只是預測分數線,最后分數線如何還要等實際錄取分數線。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