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貫南北 天塹變通途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建成通車
“蛟龍”穿長江,天塹變通途。7月1日上午11時,隨著信號燈的變化,市民駕車緩緩駛入隧道,“皖江第一隧”——蕪湖龍灣長江隧道正式通車,蕪湖跨江交通體系再添新動脈,安徽自此告別沒有過江隧道的歷史。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位于長江皖江段大拐彎處,北接蕪湖江北新區(qū)龍灣路,連通蕪合高速、天天高速;南接江南城區(qū)大工山路,經弋江路連通寧蕪高速,是蕪湖乃至皖南區(qū)域快速路系統(tǒng)的重要骨架線路。項目總投資約55.7億元,全長6公里,采用雙向6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
作為長江皖江段首條超大直徑過江隧道,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建設具有“長距巖高水壓大、地層復雜施工難、斷層破碎風險高、可燃氣體灘底藏”四大重難點。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評價其為國內乃至世界上最為復雜和困難的工程之一,也是長江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
面對巨大的風險挑戰(zhàn),建設者們演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穿江記”,采用“皖江復興號”和“皖江奮斗號”兩臺15.07米超大直徑盾構機自北向南同向掘進,攻克了諸多世界級技術難題,總結形成了2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創(chuàng)新和實踐經驗,為我國復雜地質條件水下盾構隧道建設增加了技術儲備,積累了豐富經驗。
盾構機施工
隨著隧道的建成通車,駕車從蕪湖江北新區(qū)到長江南岸的通行時間從40分鐘大幅縮短至5分鐘,有效提升跨江交通效率,有助于推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融合集聚,為蕪湖打造“樞紐之城”注入新動能。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的通車,開啟了安徽過江隧道建設新篇章,將進一步增強蕪湖與合肥等對岸城市的交通和經濟聯(lián)系,對促進蕪湖省域副中心建設,加快安徽長江兩岸經濟社會發(fā)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信息來源 大江資訊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以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蕪湖江北網的立場,轉載本文的目的僅用于傳播相關信息,未作任何商業(yè)用途。若有侵權,請文末留言聯(lián)系我們。—— 蕪湖江北網工作室
承接各類包車業(yè)務(19坐39坐55坐)車型等,主要紅白喜事包車,學生用車,單位通勤用車,團體包車,旅游包車,電話:139 6635 4818 閔師傅
01
02
03
公 眾 號 丨蕪湖江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