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前,中國首套冠軍紀念郵票——《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郵票,由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正式發行。
這套郵票是專程為了祝賀容國團獲得第25屆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而發行,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獲得首個世界冠軍!
郵票畫面以寫實手法,展現容國團奪冠過程中奮力揮拍的英姿:身體前傾,左腳撐地、右腳后屈,左臂反揮、右臂持拍,把乒乓健將征戰賽場、激烈搏殺表現得淋漓盡致。
賽場上那記扣殺如閃電劃破天際,直接打破西方列強長期加強在中國人身上“東亞病夫”的偏見。
奪冠紀念郵票
66年后,中國首部體育主題舞劇——《人生能有幾回搏》在廣州文化館重磅公演。
全劇的靈魂根植于新中國體育史上永恒的豐碑——中國首位世界冠軍容國團的乒壇奪冠傳奇。
劇名取自主角容國團在1961年征戰男團決賽時,發出的時代最強音: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人生能有幾回搏》舞劇從導演、編劇、編導、作曲到執行統籌、宣傳推廣等工作,均由容國團的母校——廣州體育學院教師團隊承擔,體育藝術學院大一到大四的百余名學子傾情出演。通過精湛的舞蹈編排和動人的音樂旋律,將容國團的拼搏奮斗故事與拳拳赤子之心熔鑄于舞臺演繹之中。
展現了新中國在歐美和蘇聯封鎖,且面臨國內大面積自然災害嚴峻挑戰的背景下,容國團從香港回國,在廣州體育學院勤學苦練,隨后為國出戰,作為運動員勇奪新中國首個世界冠軍、新中國首個團體世界冠軍,又以教練員身份,帶領新中國女乒接連斬獲多項世界冠軍的經典事跡。
舞劇表演照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這聲吶喊刺穿對華封鎖鐵幕,成為新中國打破 "東亞病夫" 這個恥辱稱謂的震耳驚雷。
更是讓當時處于內外交困的中國人,凝聚起強大信心和動力,堅定戰勝各種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甚至傳承至今,超越體育界,滲透到整個社會每個角落,迄今仍能讓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精神燈塔!
新中國首個世界冠軍
遙想195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10周年,此時西方陣營對華封鎖持續加碼,在國際上孤立中國。蘇聯單方撕毀協議,撤走專家,終止合作項目,企圖鎖死中國技術發展路徑。
與此同時,國內開始遭受大面積自然災害,主要產糧區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龍江等省區受災嚴重,糧田收成急劇下跌,導致新中國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但就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中國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被徹底激發出來!
1959年,第25屆世乒賽,在聯邦德國多特蒙德舉行。
彼時,歐洲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各路強手云集,美國同樣有高手坐鎮,而后起之秀日本同樣派出有多名健將押陣,可以說這屆比賽匯聚了當時全球頂尖的乒乓球選手。
作為第二次參加世乒賽的中國隊,經驗明顯處于劣勢,尤其是團體賽集體失手之后,中國乒團僅剩下容國團一棵獨苗。
然而,他并且沒有氣餒,而是在小組賽先后擊敗眾多強敵,穩扎穩打,逐步晉級。
半決賽對陣美國名將邁爾斯時,經驗老道的邁爾斯率先發力,一上場便連下兩局,將容國團逼入絕境。
但容國團絲毫不受強勢對手的影響,而是通過臨場應變,逐步適應節奏,隨后多次改變戰術,主動出擊,結合發球長短變化和線路調動,連扳三局逆轉取勝。
邁爾斯被這位年輕的中國人徹底打服了,比分21分都沒有到,他主動到容國團那兒握手認輸,已經承認容國團更勝于自己。
當然,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決賽,這是新中國首次向世界冠軍發起最有力的沖擊!
而站在容國團奪冠之路上的最大攔路虎——匈牙利頂級高手西多,這位乒壇王者可謂超級強大,因為他已經摘得九個世界冠軍頭銜,賽場經驗非常豐富。
而初出茅廬的21歲小將容國團,雖說一路以黑馬之勢強闖決賽圈,但仍然不被外界看好, 特別是傲慢慣了的歐美人,更見不得中國人奪冠。
決賽當天,多特蒙德威斯特代里西亞體育館幾乎座無虛席,絕大多數觀眾是來看西多如何獲得第十項世界冠軍,潛意識認為容國團除了輸球,沒有別的結局,最多就是輸得多一點、還是輸得少一點的差異而已。
決賽開打之后,西夫果然名不虛傳,利用豐富經驗先發制人,第一局壓著容國團打,很快比分就取得領先,并且將優勢一直保持到結束,順利拿下第一局大比分。
就在全場觀眾紛紛為西夫加油,期待匈牙利名將一鼓作氣拿下冠軍時,容國團展示了超乎尋常的冷靜和大心臟。
他開始蓄力反擊,將東方人獨有機敏聰穎的超高智慧、靈活多變的臨場戰術充分發揮出來,忽長忽短不斷發球搶攻,忽旋忽搓持續調整落點,變幻莫測的中國全新流派打法,讓饒是見多識廣的西多都被直接打懵了。
與世界乒壇九冠王名將的艱苦奮戰,容國團憑著為中國人爭口氣的信念,不僅被開局失利影響,反而愈戰愈勇,最終連下三局,以大比分3:1的優勢擊敗強勁對手,最終拿下25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
這是中國乒壇第一個世界冠軍,也是新中國體育界首個桂冠!
隨著中國國旗在多特蒙德威斯特代里西亞體育館里升起,中國人第一次站到國際大賽最高領獎臺之上。
這次首冠,意義非凡!
在場的全球各大媒體無不驚嘆中國人來了,而且還出乎意料地獲得冠軍!
外國人無法想象,曾經被各國列強輪番欺負,積貧積弱落后一百多年,如今還被美歐、蘇聯聯手封殺的新中國, 居然能打破“東亞病夫”的枷鎖,擊潰各國高手,一舉摘得比賽桂冠!
這場勝利不僅誕生了新中國體育史上首個世界冠軍,更在列強封鎖中撕開一道希望之光,中國運動員用球拍告訴世界,中華民族不可輕視。
容國團奪得世界冠軍
容國團成功折桂,結束了中國體育沒有世界冠軍的歷史。世界冠軍的榮譽,極大地鼓舞了新中國剛剛起步的建設事業,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容國團被譽為“祖國之光”。
《日內瓦日報》評論:“中國運動員在世界上以優秀選手的姿態出現,這件事看來比容國團個人的勝利更加重要。”
這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從此被載入歷史教科書,成為無數青年學子們學習的榜樣!
新中國首個團體冠軍
奪得首冠后,容國團沒有滿足于現狀,很快,他擔當主力的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再次向新目標發起沖擊。
1961年,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辦國際大賽,可以說吸引了全球目光,其中便有不少質疑的目光!
很多外國媒體都在質疑中國到底能不能成功舉辦國際比賽,中國運動員是不是曇花一現?他們覺得,如果連在主場作戰都無法獲得冠軍,那中國人也不過如此!
就是在外界無比強大的壓力下,中國男子乒乓球隊負重出征了!
比賽異常艱難,每次晉級都讓中國運動員付出艱辛的努力,幸運的是,憑著出色發揮,中國隊一路挺進決賽。
但是,決賽的對手是強勁的日本隊!
當時日本隊可謂如日中天,他們作為世乒賽男團五連冠的頂尖球隊,曾多次擊敗歐美各國強手,擁有超強的心理優勢,士氣正盛,且擁有風靡一時的弧圈球技術,賽前被國際乒壇廣泛看好。
中日雙方圍繞桂冠開展激烈較量,作為男團最為核心的主力選手,容國團率先出戰。但是,在超負荷精神壓力之下,他發揮失常,接連輸掉前兩局,導致中國隊大比分落后,開局異常被動。
對于自己糟糕的表現,容國團一度沮喪不已,躲到休息室里沉重反思。然而,他知道現在不是頹廢的時候,相反,越是身處絕境,越要激發斗志,才能險中求勝。
于是,容國團喊出此后傳承數十載的時代最強音:“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在隊友徐寅生、莊則棟接連擊敗日本選手之后,中國隊在大比分反超日本隊,將比賽推進到決勝局,根據賽制規定,決勝局將由中日雙方第一主力直接對決,
于是,作為中國第一主力的容國團再次披掛上陣,而他的對手,正是日本隊最兇猛的頭號球星——星野展彌!
當時現場所有觀眾都為中國隊捏了一把汗,因為容國團在此前比賽中,已經連輸兩場,其中第二場正是輸給了星野展彌。中國隊從2-3落后追到4-3領先,這奠定乾坤的重任就壓在他的肩頭。
但是,踏入賽場的容國團,已經沒有時間作他想,而是迅速排除雜念,拋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全力以赴去“搏殺”,踐行“人生能有幾回搏” 的豪言壯志。
容國團全面爆發了,他堅決貫徹快攻戰術,搶攻在先,快速出手,落點刁鉆,完全不給星野發揮弧圈球威力的空間。容國團果斷提速、靈活變化,徹底打亂了星野展彌比賽節奏。
全場觀眾見證了王者歸來,容國團發揮出巔峰水平,以雷霆萬鈞之勢,干凈利落地直落兩局,不給對手任何機會,直接完勝星野展彌,為中國隊拿到了決定勝利的第五局!
隨著容國團持拍爆擊,中國首個團隊世界冠軍就此誕生了!
國乒男團奪冠后隊員及教練合影
這項團隊冠軍,代表中國人不僅在單項比賽中,靠個人能贏得比賽,更能在團隊大賽中,憑借深厚的團隊底蘊,擊敗當時技術最先進的日本隊,硬生生從衛冕冠軍手中奪取桂冠,充分證明中國決非因運氣贏球,而是實力整體提升帶來質的變化,深刻改變世界乒壇格局。
時值中國正在經歷三年自然災害最嚴峻時期,特別是在歐美和蘇聯封鎖下,這場絕地反擊的勝利,瞬間激發起國人榮譽感,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更是讓中國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底氣!
世界女乒勁旅誕生
容國團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接連獲得乒乓球世界男單冠軍、世界男團冠軍,一時之間,名字傳遍大江南北。
連同他喊出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更是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精神燈塔,在困難時期激勵國人不斷奮勇前行的支柱!
容國團并未因此止步,國家交給他全新的任務,轉型擔任中國女子乒乓球隊教練,從運動員切換成教練員,身份面臨全新挑戰。
更為不易的是,與戰績顯赫的男乒相比,彼時中國女子乒乓球隊正處于歷史低谷期。因此,提振士氣成為容國團首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讓女隊更好進入狀態,容國團放棄休假,廢寢忘食鉆研提升團隊水平。
作為男單、男團雙料世界冠軍,容國團深知除了技術需要加強之外,更重要是打造思想作風過硬的團隊,才能在與各國頂尖強隊過招時,既能通過技術壓制對手,更能在重壓之下逆勢翻盤。
1965年4月,備戰已久的中國乒乓女隊,正式出征在南斯拉夫舉行的第2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容國團一方面幫忙女隊量身定制全新戰術打法,為梁麗珍、李赫男、林慧卿、鄭敏之各自制定不同的獨門秘笈,尤其是結合正反膠倒板,不斷變幻旋轉球落點,用來克制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日本弧圈球技術。
戰前容國團大膽變陣,決賽前雪藏兩名橫拍女將林慧聊、鄭敏之,起到對陣日本,派出奇兵突襲,替換下此前七戰全勝的梁麗珍、李赫男,這種險招直接將對手打了個措手不及,節奏全亂,從而終結日本隊團隊冠軍四連冠的紀錄。
容國團帶領女隊奪得冠軍
而在本屆比賽上,容國團帶領的女隊接連獲得女子雙打、混合雙打冠軍,再加上份量頗重的女團冠軍,女子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
可以說,容國團新手締造一支全新的世界女乒勁旅,從此,中國乒乓球不再是男隊喝獨角戲,而且是呈現男女兩隊聯袂稱雄世界的格局。
隨著女隊將多項世界冠軍收入囊中,中國乒乓王朝全面開啟,從此世界乒壇迎來中國統治數十載長盛不衰的罕見奇觀。
中國人的精神燈塔
容國團,成為當時中國獨有的獲得男乒冠軍、男團冠軍的運動員,同時又是率領女隊獲得女子雙打、女團冠軍的教練員,他開創了中國體育史上多項第一。
從火速回國出征,到勇奪男單、男團冠軍,從臨危受命支援女乒,到帶隊扭轉乾坤收獲多項冠軍,所有這一切,都與容國團踐行其“人生能有幾回搏”人生格言的最好體現,把為國爭光、奮勇拼搏的體育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這種體育精神,很快就傳遍海內外,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學習容國團拼搏精神的熱潮,“人生能有幾回搏”從此超越體壇,成為全中國社會各界精神燈塔。
隨著中國乒乓球隊威名遠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成為改善中美關系的重要契機,由此誕生一樁“以小球推動大球”的國際外交成功經典案例。
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在日本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時,向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表達了希望到中國訪問的想法。
當時國家領導人迅速做出重要決策,讓中國乒乓球隊正式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正是這次中美乒乓球隊互動,打破了兩國僵持二十多年堅冰,推動雙邊關系從對抗走向緩和,并為最終兩國建交創造接洽窗口,開啟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性進程。
時至今日,乒乓奪冠的事跡仍在延續。正是容國團接連奪冠的激勵,中國人競相效仿打乒乓球,從此奠定了乒乓球作為“國球”的地位,并且長期統治世界乒壇數十載不動搖。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上,中國乒乓球隊囊括全部七項冠軍,并包攬五個單項的冠亞軍,成為乒壇巨無霸的存在,這是世乒賽史上空前的奇跡。1995年,第43屆天津世乒賽中,中國乒乓球再次將七項冠軍盡數收入囊中。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創造了世界乒壇新奇跡,包攬男女團體冠軍,同時席卷男女單打三甲。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隊再度包攬全部四金。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乒乓球隊獲得乒乓球項目男單、女單、混雙、男團、女團所有金牌,中國隊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支包攬乒乓球項目五枚金牌的隊伍。
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將乒乓球比賽列為正式比賽以來,總共產生42枚奧運金牌。其中,中國乒乓球隊狂卷37枚金牌,處于絕對壟斷地位,排名第二的韓國隊僅奪得3枚金牌,日本隊和瑞典隊則各獲1枚金牌。
與此同時,曾經培養出容國團的母校——廣州體育學院,秉承“人生能有幾回搏”誓言,培養出60多個世界冠軍,群星璀璨。
新中國第一個游泳世界記錄創造者戚烈云,中國第一位跳水女世界冠軍陳肖霞,2004年雅典奧運會52公斤級柔道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52公斤級柔道金牌冼東妹,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張潔雯、楊維,羽毛球女單世界冠軍謝杏芳,2012年獲得倫敦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雷聲,2012年、2016年奧運會中國羽毛球男雙金牌傅海峰……
而今,十五運會將至,這場由粵港澳大灣區聯手舉辦的全國運動盛會即將到來。
廣州體育學院精心編排的《人生能有幾回博》,舞劇巧妙以大灣區為鮮活舞臺,劇中巧妙融入的嶺南風韻和煙火氣息,與乒乓賽場上驚心動魄的搏殺形成張力十足的對照,將體育精神植入大灣區的地域圖景,深入發掘灣區文體融合的中國形象、中國故事,對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嶺南文化名片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正值全國上下進入“全運時間”,舞劇的誕生恰逢其時,它將體育人的家國夢想和拼搏史詩,緊緊錨定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時代經緯與豐厚的文化沃土,必將為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注入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以藝術之力點燃全民對體育盛事的熱情與期待。
《人生能有幾回博》在2025年6月29日的十五運會和體育界專場演出中,來自廣東省體育界人士和我省備戰十五運會的運動健兒們來到現場觀看舞劇,學習容國團精神。
十五運會參賽運動員代表宣誓
在演出最后部分,廣東武術隊李劍鳴、盧向成、楊鈺玲,廣東攀巖隊項慧、李鴻彬,廣東拳擊隊潘金祥,廣東跆拳道隊盧秋怡,廣東足球隊劉依等8位十五運會參賽運動員代表,與演員團隊一起發出《體育精神傳承倡議》誓言。
體育健將和演員們共同宣讀:我們將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拼勁,在十五運的賽場上奮勇爭先;我們將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踐行“敢于拼、善于戰、勇于勝”的廣東體育軍團精神,為家鄉爭光添彩……
曾幾何時,“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時代最強音,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宛如國人心目中的精神燈塔,照亮了整個民族的尊嚴與希望。
舞劇表演照
而今,歷久彌新的容國團精神,穿越時空、震撼靈魂,依然能照亮億萬人心,傳遞著信念與力量的薪火,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克服萬難、創造奇跡。
他們用實際行動,同構筑了“人生能有幾回搏”豐富內涵和深遠影響力,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文部分文字、圖片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南方網、廣州體育學院、百度百科、豆包等,特此鳴謝!)
影響力智庫
@影響力智庫 ,主要覆蓋城市發展、產業升級、金融財經、地產樓市、家居物業、隱形冠軍、樓宇經濟、新質銳企、低碳環保、人工智能、數字轉型、鄉村振興、養生養老、體育健康、文化產業、旅行美食、生活方式、軍事航天等諸多領域,重點發布各種重磅政策、規劃方案、高層會議等熱門事件分析解讀文章,歡迎各位粉絲關注,非常感謝!
免責聲明:本文僅提供相關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股市、樓市均具有不確定性,請網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避免財產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