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最近干了件讓軍迷直呼“看不懂”的操作:一邊把F-35隱身戰機的訂單砍掉一半,一邊狂買144架非隱身的F-15EX!這架被戲稱“導彈卡車”的四代半戰機,硬是靠
13.4噸載彈量、22枚導彈掛載力、2.5馬赫極速
,讓美軍甘愿掏230億美元買單。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這“老鷹”憑啥讓隱形戰機都吃癟?
“導彈卡車”的暴力美學
F-15EX最狠的招數就是“能裝”。你瞅它翅膀底下密密麻麻的掛點——整整15個!用上復合掛架,直接塞進
22枚空空導彈
,比五代機F-35的4枚內置彈翻了五倍還多。更絕的是,它能扛起
13.4噸武器
,相當于一次性甩出7枚LRASM反艦導彈,射程超900公里。去年演習中,一架F-15EX模擬攔截敵艦編隊,兩分鐘鎖定三艘靶船,逼得海軍直呼“這活兒該空軍干”。
為啥海軍自家F-18“超級大黃蜂”沒這待遇?簡單算筆賬:F-15EX掛4枚LRASM還能帶12枚空空導彈護航,F-18掛滿導彈就飛不到1700公里作戰半徑,而F-15EX甩完導彈還能悠哉返航。五角大樓報告說得實在:“當對手是整支艦隊時,我們需要的是移動彈藥庫,不是繡花針”。
老機身塞進“未來科技”
別以為F-15EX是“老黃瓜刷綠漆”。它肚里藏的
APG-82雷達
,探測距離450公里,比殲-16的雷達多掃出半個臺灣海峽;座艙里那塊
10X19寸觸控大屏
,比F-35的顯示器還大一圈,飛行員戴著手套也能戳得飛起。
更黑科技的是
“電子戰外掛”
。去年紅旗軍演,F-15EX掛著新一代電子吊艙突防,硬是把藍軍雷達屏攪成雪花噪點。事后數據記錄顯示,它用機載AI分析了對手雷達信號,第二次遭遇時干擾效率提升70%——這學習速度比美軍現役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還快。
省錢的終極奧義
F-35掉鏈子,反而給F-15EX送上神助攻。原本美軍計劃2025年買48架F-35,結果最近砍到24架,為啥?每架F-35被曝
實戰能力殘缺
:TR-3升級軟件故障導致新機只能訓練,想打仗得等到2026年;更扎心的是單價漲到1.5億美元,比F-15EX貴出半個億。
反觀F-15EX,用成熟產線三天造一架,機體壽命五十年。空軍將領私下吐槽:“F-35像嬌貴超跑,F-15EX是耐造皮卡——現在我們要的是能天天上工的卡車”。連國會老爺們都認賬:與其等隱身機修bug,不如讓“炸彈卡車”先撐場子。
美軍這波操作看似“開倒車”,實則暴露未來十年空戰邏輯:
隱形機踹門,導彈卡車洗地
。F-15EX憑載彈量、航程和快速部署能力,補上了F-35“腿短彈少”的短板。尤其在西太平洋戰場,當殲-20可能牽制F-22/F-35時,掛滿LRASM的F-15EX從沖繩直撲臺海,反倒成了更現實的威脅。
不過硬幣總有反面。缺乏隱身的F-15EX,面對殲-20或S-400防空網時,生存率可能斷崖下跌。美軍自己也承認:這招是“用數量換質量”的過渡棋,賭的就是第六代機服役前,對手破不了這套“飽和打擊”戰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