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蘇州,2025年6月30日】近日,由東曜藥業攜手BioPlus、科百特、納微科技、恒馭生物共同呈現的“創藥潮頭,并肩出海”私董會在蘇州成功舉辦。國內領軍級別的“大PI”,跨國和傳統藥廠負責人、 Biotech創始人/CEO、CTO/COO/CBO、藥廠研發及BD負責人與投資領袖齊聚一堂,深度碰撞中國創新藥出海路徑,共探全球化破局戰略與新合作浪潮。
BioPlus創始人兼CEO李圓在開場中指出,以雙抗、ADC為代表的新一代抗體藥物正推動行業變革,中國Biotech通過授權合作、并購等模式出海已成時代必然,出海不是孤獨的遠航而是并肩作戰的策略。
東曜藥業CEO、執行董事劉軍博士進行開場歡迎致辭。他表示:中國生物醫藥出海已邁入“技術驅動”新階段,本土創新成果獲國際認,License Out爆發式增長,中國正加速從全球醫藥“參與者”向 “貢獻者”轉變。他呼吁創新企業、CDMO、投資機構及國際合作伙伴緊密攜手,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出海產業鏈”,實現多方共贏。
東曜藥業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 劉軍
01.
全球視野與本土實踐的交融
全球臨床前沿速遞
共探全球化戰略升級下的機遇及挑戰
本次私董會聚焦全球腫瘤治療前沿與中國創新藥的國際化發展。北京大學腫瘤醫院I期臨床病區副主任龔繼芳教授解析ASCO Recap—消化道腫瘤值得關注的臨床進展,揭示全球實體瘤治療新坐標。中國在臨床能力、政策支持和研發效率方面的優勢正加速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并推動本土創新成果獲得更廣泛的國際關注。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I期臨床病區副主任 龔繼芳
在探討全球化生態戰略升級與Biotech出海機遇的框架下,BioNTech全球臨床研發亞太區副總裁謝志逸博士帶來了具有國際視野的洞見,分享在雙抗/ADC的布局和臨床開發策略。
BioNTech全球臨床研發亞太區副總裁 謝志逸
東曜并肩出海
十五年積淀鑄就全球化基石
東曜藥業CEO、執行董事劉軍博士分享“并肩出海”戰略。他強調,應對全球健康挑戰需加強創新與鏈接,中國藥企出海成功的關鍵在于產業協同,共同塑造以中國企業為主體的整體競爭力。
劉博士分享了公司依托十五年積淀邁步國際化CDMO的堅實基礎:全球認可的質量體系、大規模商業化能力及差異化優勢;并介紹了東曜的核心賦能模式:秉承客戶對于質量、速度及成本的核心需求,通過一體化技術平臺和豐富經驗實現“一地化”全球交付,面對全球競速,助力客戶快速出海。
“生態協同”是戰略核心,旨在聯合多方伙伴打造全球化競爭力,推動“中國技術+服務”出海。公司同時宣布,于2025年正式啟用全新英文品牌“BioDlink”,標志著戰略與文化升級,傳遞其在單抗/雙抗/ADC/XDC等大分子領域的專業優勢,以及依托創新、堅守合規質量、鏈接產業、共建生態的理念。
東曜全新Logo Meaning
02.
實戰交鋒與關鍵共識
巔峰辯論
單抗/雙抗/多抗 vs ADC
臨床開發與BD策略
圍繞“如何打動全球PI承接臨床?如何贏得MNC十億美金合作?”兩大命題,數位行業領袖展開激烈辯論。
普米斯生物CBO包駿攜Abimmune Bio創始人/CSO夏志南、冪方健康基金合伙人鄧靈泉組成抗體隊,英諾湖醫藥聯合創始人/CEO夏明德攜i-lncubator醫療創新孵化器CEO肖亮以及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投資董事樊毅超組成ADC隊,雙方觀點頻出,激烈交鋒,現場一度達到高潮。
辯論現場 氣氛熱烈
夏明德
英諾湖醫藥
聯合創始人/CEO
肖亮
i-lncubator
醫療創新孵化器CEO
樊毅超
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投資董事
包駿
普米斯生物
CBO
夏志南
Abimmune Bio
創始人/CSO
鄧靈泉
冪方健康基金
合伙人
各抒己見 金句頻出
抗體陣營和ADC陣營分別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現場氣氛熱烈,高瓴創投董事總經理謝廳做了最后的總結,同時點出大家盡量做長線、耐心資本等,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并堅持不懈。辯論最后,通過現場投票,納微科技總經理牟一萍以及恒馭生物創始人兼CEO朱向瑩為最佳辯手進行頒獎。
傳統抗體療法與ADC各具所長,而縱觀行業發展,抗體與ADC的結合正成為未來攻克未滿足臨床需求的關鍵方向,其通過精準遞送機制,為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抗體隊最佳辯手
普米斯生物CBO包駿
ADC隊最佳辯手
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投資董事樊毅超
納微科技總經理牟一萍表示,“我們和東曜有非常好的合作,特別是劉軍總也提到我們的客戶對速度、質量還有成本方面的關注。很榮幸在與東曜合作中第一年被評為最佳供應商,2024年被評為最佳合作伙伴。”
恒馭生物創始人兼CEO朱向瑩博士在揭曉辯論賽ADC獎項時說,“今天很開心能夠與東曜,與成立以來合作多年的伙伴一起分享這個時代,也特別希望我們一起能夠把中國的ecosystem能真正推向海外。”
閉門研討
出海全鏈條攻堅策略
BD交易背后的策略思考與經驗
全體嘉賓聚焦Biotech出海核心環節深度探討,圍繞“Biotech出海,立項、臨床開發、質量與CMC的關鍵環節” 進行討論,以BD授權出海實戰經驗分享,探討BD交易背后的策略。
現場觀點激蕩,熱烈討論后,現場也達成以下核心共識:
● 立項邏輯:以終為始錨定國際臨床需求
● 臨床開發:差異化設計是出海通行證
● 質量與CMC:自主供應鏈成出海基建
● 生態協同:拒絕單打獨斗
多年資本澆灌,中國Biotech從“全球懵圈”走向“世界可見”——全鏈條能力正重塑創新藥格局。
自由發言 氣氛活躍
最后,作為合作方,科百特副總裁解紅艷表示:“科百特與東曜的合作超越單純產品供應,已深化至聯合研發(如東曜使用科百特膜層析產品應用在ADC純化工藝中,并申請專利),未來期待更多創新協同,共同推動行業進步。”
03.
共筑中國創新藥全球化新生態
本次私董會不僅是思想碰撞的平臺,更標志著中國生物藥行業“從單打獨斗到并肩前行”的戰略升級。
中國創新藥成功出海的核心在于筑牢能力根基,嚴格的質量體系與CMC合規性是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生命線和基本要求。BioDlink致力于在生態協同圈中發揮力量,依托 CMC 技術及一站式商業化服務平臺,賦能 Biotech 高效研發,加速藥品上市進程,助力中國原研成果惠及全球患者,為人類健康貢獻中國力量。
未來,東曜藥業將以BioDlink為新起點,將持續開放國際化能力池,與行業共拓“創藥潮頭,并肩出海”的新航海時代——讓中國方案,成為全球答案。
*免責申明
: 文中所述專家觀點源自本次私董會現場的分享與討論,反映會議期間的交流成果。發布力求忠實記錄,但觀點本身未經發言者事后獨立審核。
專題推薦
聲明:動脈新醫藥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新醫藥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