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如今已是風靡全球的旅行利器。
本篇我們準備了豐富的車型介紹,
無論是小巧靈活的 B 型車,
還是空間寬敞的 A 型車,
都能滿足你的不同需求。
實用指南里,水電補給、駐車技巧等干貨滿滿,
讓新手也能輕松駕馭房車生活。
左:休閑衛衣=SALOMON
正肩T恤=LACOSTE
戶外抽繩束腳徒步登山休閑長褲=SALOMON
“踏極”戶外防水登山鞋=KEEN
戶外運動休閑腰包=LAFUMA
右:彈性運動衛衣短袖=UNDER ARMOUR
冷山極境系列沖鋒衣=MOBI GARDEN
寬松簡約直筒短褲=速寫
戶外潮搭舒適耐磨休閑鞋=KEEN
墨鏡=MOSAY
純棉高筒襪=MLB
國際象棋箱=RIMOWA
Vanlife 英雄譜
目前公認的自走式房車三大類,分別用A型、B型、C型加以命名。所謂A型,指的是那些采用卡車底盤打造的純血房車老炮兒。十米級的鋼鐵身軀堪稱移動城堡,全自動液壓調平系統是標配。進去之后,大理石吧臺、智能家居中控、帶烘干的洗衣機……豪奢指數能讓星級酒店自嘆弗如,也是富豪們退休后的專屬大玩具。而B型則是另一個極端——它們就像房車界的文藝青年,基于MPV或輕客改裝。這類房車是都市白領的露營之友,假期里還能客串三五老友的不打烊酒吧。而C型就像是兩者的結合體,它們不如A-Class那般寬適慵懶,但廚房、衣柜、大床一應俱全。車尾再掛兩臺山地車,隨時開啟4+2出游模式。因為全能實用且辨識度高,C型已然成了房車圈的“流量擔當”。
在常規的“ABC三劍客”之外,還有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拖掛式房車。從水滴形小拖車到擎天柱隊長一般的大車廂,每種形態都在奮力挑戰著物理極限。車和房兩部分徹底獨立分開,其私享屬性也企及了新的高度。當你陷在頭層皮沙發里聽黑膠唱片時,完全不必擔心引擎躁聲不請自來。
冷山極境系列沖鋒衣=MOBI GARDEN
運動T恤=UNDER ARMOUR
防曬涼感防潑水連帽外套=MLB
戶外徒步防潑水工裝長褲=SALOMON
黑色鋁鎂合金迷你箱=RIMOWA
酒紅色斜挎包肩帶=RIMOWA
房車門類大盤點
A型以大為美是正宗
盡管房車品類更迭不息,但A型永遠是最正統、最有權威性的選項。它指的是那些采用卡車底盤打造的純血房車老炮兒,車長普遍超過9米,寬度則能達到2.5米以上。得益于傲視同儕的鋼鐵身軀,它的舒適性和豪華感都是頂尖的。再加上標配的液壓調平系統,體驗感堪稱移動城堡。行進時穩如順水行舟,駐車后可通過電動支腿實現車身水平固定。無論哪一種狀態,都高度契合“ 移動豪宅”的設定。得益于動輒四五十平方米的輪上私域,A型房車的空間分配也突出一個涇渭分明。 一般來講,其前部為獨立駕駛艙,而中部則集成了客廳、廚房與衛浴區。至于后部,通常固定為更強調私密性的主臥套房。L形真皮沙發、可升降餐桌、嵌入式家庭影院系統、雙開門冰箱……再加上俯拾皆是的大理石臺面和實木櫥柜,私享屬性絕對達到了天花板級別。其中的一些高端車型還會配備升降式露臺或全景天窗,將戶外景觀輕松引入艙內。毫無疑問,這類房車的核心受眾是追求極致旅居體驗的高凈值人群,或者說是“房車圈的老錢玩家”,比如退休企業家和多金戶外黨。他們最為看重的,自然是A型房車的“全功能自給”屬性——車載水箱容量通常超過300升,鋰電池組搭配太陽能板可支持三天三夜離用電,供暖與空調系統能適應-30℃至40℃的極端氣候。誠然,A-Class有著油耗高、需A類駕照、停放不便等弊端。但在五星級的長途洲際旅行體驗面前,這些小問題都不是問題。
V領拼接撞色T恤=速寫
戶外印花多功能圍巾=LAFUMA
墨鏡=MOSAY
車型小薦
A
Volkner Performance S
車庫級房車
在見到Performance S之前你很難想象, 一臺車的肚子里居然會藏著另一臺車!設計師在前后輪之間掏出了一個隱形車庫,智能遙控一按,托盤自動伸出,布加迪Chiron也能輕松停入。開到一座賽車名城,隨時能下來爽幾圈。4+2旅行方式見多了,4+4還真是頭一遭。而其內部配置也是極盡豪奢之能事,國王級大床、巨幕電視、Burmester音響…… 希爾頓總統套房也不過如此。
B型沿途小確幸
如果說A型是房車圈子里的榮耀典藏款,那B型顯然就是Lite青春版。偏好文藝青年屬性的它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類房車大都誕生于MPV、輕客或廂式貨車,改裝力度相對弱一些。而且它們的尺寸嚴格控制在了6米以內,有一張C照就能鉆進它的駕駛室。如此設定,使得B型成了房車家族中最貼近日常通勤的品類。如果一定要給它們貼個首要標簽,那大概率是“城市友好型”。緊湊車身可靈活進出地下車庫,周末則能從寫字樓直接駛向山間營地。因為尺寸天然不占優勢,所以它的主要升級方向就是“偷空間”。把駕駛室的座椅旋轉180°,大伙兒就能攢一局摜蛋;用電動機構把車頂抬升半米,孩子們就不用睡沙發了。餐桌是折疊的,廚房是隱藏的,客床是升降的……每處細節都透露出能工巧匠的智慧。這類房車是都市白領的露營之友,同時也吸引著那些新晉中產家庭。他們拒絕傳統房車的笨重感,追求“說走就走”的輕量化出行。不過因為水箱和電池都不算大,所以也要仰仗營地水電或便攜式發電設備的輔助,才能實現“無感化露營”。日常可作為通勤車使用,周末載著家人奔赴近郊,假期里還能客串三五老友的不打烊酒吧,主打“一車多能”。不過B型房車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初始空間堪堪夠用。晚上睡覺之前,必須先把行李艙騰空才能鋪雙人床;哪怕是配備了便桶,在有限小空間和無通風裝置的雙重BUFF加持下,也能把其他乘客熏出二里地。
車型小薦
B
Rossmonster Skye定制房車
十年露營車改裝老炮Rossmonster,在保障野外生活質量上頗有心得。他們基于奔馳斯賓特長軸版打造了Skye,靈魂配置是3.3米長的可麗耐廚房臺面。這里有雙爐頭電磁爐、空氣炸鍋烤箱、150升冰箱,將座椅轉到合適角度,整個世界都可以是你的開放式餐廳。它的浴室不僅有暖風機和淋浴器,甚至還配備了盒式馬桶。比起那些徘徊在城市外圍的偽露營車,Skye顯然要香得多。
C型全能主義私享家
作為房車領域的后起之秀,C型吸納了A型和B型兩位前輩的諸多精髓。故而6-10米的尺寸標定,也完全介于兩者之間。此類房車采用了輕卡或加強型客車的底盤,最大特征是如同壽星公的大額頭。這一凸起結構不會對空氣動力學造成太大影響,卻結結實實優化了可用空間。夫妻自駕可以用來儲物,舉家出行就成了孩子的私密樂園。如果是幾位朋友一塊兒浪跡天涯,大額頭又成了第二張床。而且兩張大床分別占據車頭和車尾,彼此間的私密性也有保障。C型房車的核心優勢在于注重平衡感,其主流尺寸更接近B型,一樣做到了“C照就能開”;同時寬適感又明顯勝過傳統B型,完美兼顧通過性與居住舒適性。其內部布局嚴格遵循“分區明確、功能復合”的設計原則,1.5米寬的額頭床配備了天窗和閱讀燈,車尾則是雙人床或上下鋪。如果中間的餐桌也能電動升降成臨時床鋪,那一臺C型房車里可以無壓力睡開六個人。因為車內高度通常能達到3米級,所以上方區域也要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吊柜+地柜組合的廚房,以及配備了淋浴的站立式洗澡間。百升大冰箱,更是不在話下。從三口之家到退休夫婦,再到短視頻網紅,都對這類房車青睞有加。甚至是在房車租賃市場上,C型也是最火爆的。而它近些年成為房車圈“流量擔當”的一大因素,是逐漸火爆的4+2旅行方式。你可以在尾廂輕松塞入兩輛自行車,開到某座城市下來再騎一圈,沉浸感絕對是傳統房車游無法比擬的。
左:桑蠶絲立領運動風夾克=速寫
桑蠶絲運動風短褲=速寫
防水防紫外線T恤=LAFUMA
戶外印花多功能圍巾=LAFUMA
右:翻領復古寬松牛仔夾克=速寫
拼接寬松短袖針織衫=速寫
寬松運動休閑長褲=UNDER ARMOUR
撲克牌=RIMOWA
車型小薦
C
Krug Expedition Bedrock XT2越野房車
基于福特F-550打造而成的XT2,可能是目前完工難度最高的房車了。它需要奧地利、冰島和美國的三家公司合作組裝,六個44英寸寬胎輕松碾壓一切。裝上八連桿空氣后懸,崎嶇地面的震動很難透過實木地板。447升淡水箱配備有微米級過濾裝置,Truma柴油加熱系統能扛住西伯利亞苔原的寒風。23.7千瓦時鋰電池配備著1450瓦太陽能板,同時還支持StarLink上網。
拖掛式房車
一車一家,一路生花
在常規的“ABC三劍客”之外,房車領域還有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拖掛式房車。它不再圍繞著尺寸和空間做文章,而是直接對車輛形態動了手。它是全家族中最具開放性的品類,由牽引車與獨立車廂兩部分組成。玩家通常會選擇高牽引力的SUV或皮卡作為車頭,后方的生活艙則頗具自由浪漫主義氣息。從4米級的水滴形拖車,到擎天柱隊長一般的12米豪華款,應有盡有。不難看出,這類房車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空間獨立性。駕駛者在前面K歌或者抽煙,女主人陷在頭層皮沙發里聽黑膠唱片,雙方自得其樂互不打擾。抵達目的地時還能分離開來,停放起來也相對方便一些。你可以對后方生活區進行深度定制拓展,從極簡露營艙到配備壁爐和桑拿房的奢華款,靈活適應不同出行場景。一些海外公司則專注于拓展玩法,停車后能從車身抽出額外的衛浴間或廚房,DIY屬性強到沒朋友。近些年,拖掛式房車的受眾明顯呈現兩極分化。一端是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入門玩家,他們用小型SUV拖著水滴形拖車,內部配備基礎床鋪、便攜廚房與戶外遮陽棚。另一端則是深度旅居者,十米級第五輪掛車里藏著雙臥室、雙衛浴和家庭影院,堪稱行走的五星級酒店。而異軍突起的電動拖車,則有著提升里程、提升用電額度、可獨立泊車三大優勢。這類Motoehome EV成為明日之星,也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左:戶外半拉鏈立領休閑衛衣=SALOMON
防潑水運動防紫外線五分褲=LAFUMA
高筒小尾巴雨靴=UNICARE
經典雙肩包=UNICARE
飛行員框款防護鏡=RIMOWA
右:連帽防風戶外休閑夾克=MLB
圓領長袖衛衣=LACOSTE
寬松休閑運動長褲=UNDER ARMOUR
運動橡膠靴=UNICARE
森林綠色鋁鎂合金迷你箱=RIMOWA
卡其色斜挎包肩帶=RIMOWA
領航員款墨鏡=RIMOWA
車型小薦
01
Hardkorr Xplorer 2.3
迷你拖車
既然沒人規定房車一定要和鋼筋鐵骨深度綁定,那澳大利亞品牌Hardkorr可就要整活兒了。他們在打造Xplorer 2.3時,為其保留了經典卡車式獨立車身,有效荷載700公斤。而它最耀眼的亮點,是正上方充氣開啟的RTT車頂帳篷。你只需要拆下閂鎖、打開壓縮機,就能在10分鐘內完成它的搭建工作。此時的車頂上,會出一頂裝有兩張大床的寬大帳篷,能讓四個人躺平了數星星。
02
Bowlus Terra Firm
鋁制拖掛房車
誕生于1933年的Bowlus Road Chief,是比 Airstream 還要古早的鋁制拖車鼻祖。近日他們打造了一款如同銀色彈頭的Terra Firm,接近八米的車廂外部,包覆著又輕又硬的航空級鋁材。鏡面般的外殼,使之可以完美融入藍天沃野之中。遠遠看去,如同從天而降的宇宙空間站。別看尺寸巨大,但它的重量只有1.35噸。再加上卓越的流體力學構造,隨便來一臺中型SUV都可以輕松拖動。
03
Bruder EXP-7
探險露營車
不夸張地說,EXP-7就是越野風拖車里的六邊形戰士。其車長達到了7米,同時還配備了彈出式車頂,出色的寬適感一眼便知。輕質復合材料外殼抗性極佳,據說能承受五倍于自身體重的壓力。別看它造型硬派剛猛,但整體身形也是從數字風洞里吹出來的。畢竟只有風阻夠低,開起來才會安靜無比。EXP-7一大特色是雙向滑動小廚房,配合1245瓦太陽能板,電磁爐放心大膽地用吧!
六臺創意標桿
幫你打開房車新世界
廣汽
Van Life概念車
這個神似大面包的概念車,是廣汽為長途自駕構設的完美出行方案。Van Life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車頭,乍看之下類似“寶寶巴士”極氪MIX。同時它還采用了全封閉式車身設計,空間利用率高到沒朋友。再加上超大輪轂,乍看之下有點兒火星探測車的味道。米蘭研發中心的天才們為它設計了四個伸縮式激光雷達,可隨時開啟智駕模式。而大量的光伏面板,則充分保障了全車人的用電需求。如果能用上長續航固態電池,你真就可以一覺睡到目的地了。
起亞
PV5 WKNDR EV
在SEMA改裝展現場,起亞丟出了一記王炸——WKNDR概念車。其原型是純電面包車PV5,同時融入了大量的戶外基因。寬體越野胎、升降套件、太陽能光伏板……再爛的路也完全不怯場。雖然畫風十分科幻,但改裝方向卻致敬了1980年代的前輩們。上有單側升頂的臥室,下有可旋轉拆卸的座椅,同時還能一鍵開啟露營天幕。不僅夠硬核,而且還有遙控鑰匙、OTA升級、無線充電等高精尖科技,“輪上瑞士軍刀”實至名歸。
日產
Caravan MyRoom
2022年東京汽車展上爆火的 MyRoom 概念車,終于迎來了量產版本。它延續了日系房車一以貫之的簡單和質樸,鋼圈車輪和前臉格柵都得到了熏黑處理。相較之下,內飾才是Caravan MyRoom 的重頭戲。反向座椅秒變雙人卡座,抽拉式桌板既是餐桌也是工作臺。而車尾折疊床收起來就是超大行李艙,小蝸居也有大快樂。因為沒有燃氣管線和固定衛浴,所以打理起來十分方便,對那些新手村房車玩家來說相當友好。
Z-Triton
三合一房車
十萬塊買臺房車你可能要考慮再三,但如果買一臺“電動自行車+房車+小船”,大概率眼都不眨一下。拉脫維亞公司BeTRITON 把腦洞開到了極致,他們將這三種裝備完美縫合在了一起。在陸行模式下,你可以在電機助力下蹬出25公里/小時的速度;到了水中,Z-Triton又能以5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哪怕沒電了,也能靠伸縮式船槳搖回岸邊。停在空地上時,它又成了一個1×2米的單人床。房車圈的鐵人三項冠軍選手,非Z-Triton莫屬。
Exodus Capax
彈出式廚房露營車
當別人還在用自熱鍋應付午餐時,Exodus Capax 里已經端出了四菜一湯.它是業內少見的“廚師友好型露營車”,同時提供了室內廚房和室外廚房。其中最亮眼的滑出式外部廚房配備了三眼爐灶、水槽和可伸縮工作臺,左手煎西冷牛排右手燉大醬骨頭。如果趕上陰天下雨,也可以用室內的雙眼燃氣灶和微波爐應對一下。所有的智能廚電,都能用一塊觸控大屏集中控制。而且兩套廚房系統可以同時工作,一臺車喂飽五臺車不是夢。
房車居住與出行指南
房車生車活是一居種自由住而獨特與的生活方出式,它行將家的舒指適與旅南途的探險完美結合。然而,對于房車新手來說,如何快速適應并享受這種生活,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學問。我們將從上下水系統、烹飪系統、空間利用、停車指南、進階工具與資源推薦、常見誤區與解決方案等多個方面,為房車新手提供一份全面的居住與出行指南。
復古工裝牛仔背心=速寫
復古工裝牛仔短褲=速寫
停車指南 :從法規到實操
國內停車規范根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房車停放與普通車輛一致,禁止占用消防通道、人行道。
推薦的停車地點包括專業房車營地(提供水電排污)、大型商場、景區配套的地面停車場(部分限高3.2m)。
出行前,使用導航APP設置車輛參數(長×寬×高),避開限高路段,規避風險。
實用技巧
車位選擇時,優先選擇監控覆蓋區域,避免陡坡或松軟地面。夜間安全方面,建議開啟車內報警系統。
上下水系統
烹飪系統
房車烹飪的能源選擇多樣,常見的有電力烹飪和燃氣烹飪。
電力烹飪使用電磁爐(2000W)、電壓力鍋(600W),搭配3000W逆變器,依賴營地市電或太陽能供電(單晶硅太陽能板效率可達 24%)。
燃氣烹飪建議使用15kg液化氣罐,搭配嵌入式燃氣灶,需注意通風換氣,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還可以采用混合方案,晴天使用太陽能供電,陰天或低溫環境啟用燃氣,極端情況下啟動汽油發電機(3000W)應急。
空間利用 :
從布局到收納的黃金法則
三維空間規劃
垂直空間方面,吊柜可安裝旋轉調味架、折疊掛鉤,墻面使用磁吸刀架;水平空間上,抽屜加裝分隔板,床下設計抽拉式儲物箱(深度40cm);立體空間則使用真空壓縮袋收納衣物,車頂行李架擴展外置存儲空間(載重50kg)。
分類收納系統
廚房區的干貨使用密封罐分層存放,標注保質期;調料則用磁吸式調料盒固定在墻面;餐具選擇折疊碗盤套裝搭配硅膠杯蓋。
衛生間區,洗漱包采用防水材質,分層收納護膚品;清潔用品則用可掛式收納袋存放。
臥室區,衣物使用懸掛式衣柜(容量80L)搭配真空壓縮袋;雜物則放在床頭掛籃中存放手機、書籍等。
實用工具與資源推薦
實用APP
營地查詢:窩友自駕、Park4Night(全球覆蓋,支持離線地圖)、Campendium(美國 / 加拿大);
導航規劃:高德導航(需設置車型尺寸)、CoPilot RV(規避限高、限重路段)、Roadtrippers(沿途景點推薦)
社區交流:房車之家、21RV
必備裝備
水電方面:柴油發電機、水質筆(測水質);
安全方面:配備胎壓監測儀、反光警示三角牌、拖車繩(3噸以上);
維護保養:水箱清潔每季度用漂白水(1:100)消毒凈水箱,防止細菌滋生;電池保養方面,深循環電池每月檢查電解液,低于刻度線時添加蒸餾水;底盤檢查則每5000公里檢查避震系統、剎車盤磨損情況。
策劃=本刊編輯部
編輯=耿磊+劉海倫
撰文=沚蘩+肖通+李松林+耿磊+劉海倫
插畫=王浩彥+攝影+小佳
(模特片)
編輯=嘉璟
攝影=孫羽薇
妝發=雷予婷
模特=布瓦(CB MODELS)+張圣林(火石文化)
服裝助理=靜萱+雨彤
燈光=IN STUDIO
場地鳴謝=星辰山谷露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