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石家莊發生的一樁醫療糾紛,讓不少網友直呼"活久見"。
一位82歲高齡仍堅持坐診的老中醫,因為把脈時指甲稍長在患者手腕上留下淺淺的紅印,竟被索賠2000元。
這事兒聽起來就像段子,卻真實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折射出當下醫患關系的微妙變化。
6月24日,河北石家莊某中醫診所。
據視頻畫面顯示,老大夫像往常一樣認真地為患者把脈。
老人家戴著老花鏡,手指搭在患者手腕上時,確實因為指甲稍長在皮膚上壓出了幾道紅痕。
要說這紅痕有多嚴重?
皮膚科醫生后來科普說,這就像我們趴在桌上睡覺臉上留下的印子,過個把小時自己就消了。
可就是這幾道轉瞬即逝的印子,讓患者當場就炸了鍋。
"您這指甲該剪了!"
患者突然提高的嗓門把候診區的人都嚇了一跳。
老中醫連忙道歉,說馬上就去剪,還從抽屜里找出指甲刀當場修剪。
可患者不依不饒,非要2000元賠償不可。
更耐人尋味的是,爭執中患者突然冒出一句:
"剛才抓藥3690元,少9塊錢你們都不干,我要2000元多嗎?"
這話里的火藥味,明眼人一聽就懂——
藥費才是真正的導火索。
這事兒傳到網上后,評論區直接炸開了鍋。
"現在訛人都這么理直氣壯了?"
"八旬老人還在發揮余熱,某些人良心不會痛嗎?"
類似的留言刷了屏。
不過事情的后續還算能讓人接受,老中醫拒絕賠償,男子揚言要投訴,當地衛健委介入此事。
有網友扒出患者疑似是保險從業者,社交賬號里還發過"醫療糾紛賠償攻略",這下更坐實了"專業碰瓷"的嫌疑。
不過也有少數人覺得,醫生確實應該注意儀表,只是2000元索賠太夸張。
這讓我想起去年上海某三甲醫院的類似事件。
一位孕婦在做胎心監護時,因護士綁帶稍緊在肚子上留下壓痕,家屬張口就要5000元精神損失費。
后來醫院調監控發現,孕婦離開診室時還有說有笑,轉頭就變臉索賠。
更離譜的是廣東某診所,患者因為醫生白大褂上有個線頭,硬說是醫療事故要賠償。
這些案例放在一起看,簡直是一部"花式索賠大全"。
有法律界的網友說,這類索賠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腳。
民法典規定侵權賠償要有實際損害,而把脈留個紅印連輕微傷都算不上。
但現實往往比法條復雜,很多醫生寧愿賠錢息事寧人,就是怕患者沒完沒了地鬧。
那位老中醫的兒子說得好:
"今天賠2000,明天就有人來要2萬,這口子不能開。"
細想這事最讓人心寒的,是對善良的消費。
82歲本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老人家選擇繼續坐診,多半是放不下那些信任他的病人。
可這份仁心,在某些人眼里卻成了可乘之機。
就像網友"杏林春暖"說的:
"現在去菜場買菜都要防著缺斤短兩,去醫院還得防著被反咬一口,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患者。
醫療糾紛中確實存在真正的受害者,但像指甲印索賠這種事,明顯是在濫用維權。
當"按鬧分配"成了潛規則,最終吃虧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醫生不得不做更多無謂的檢查來自保,這些成本遲早會轉嫁到患者身上。
話說回來,這事也有讓人欣慰的一面。
診所沒有選擇破財消災,而是硬氣地讓患者去投訴,說明越來越多醫療機構開始對無理取鬧說"不"。
石家莊衛健委的回應也很及時,表示會依法處理,這給那些想靠鬧事牟利的人提了個醒:
現在不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年代了。
每天上班路上,路邊也有一家中醫館,坐診的也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先生。
突然想起網友的一句調侃:
"以后老中醫把脈是不是得先簽免責協議?"
這話聽著好笑,細品卻滿是心酸。
我們五千年的"醫者父母心"傳統,不該被幾道指甲印劃得支離破碎。
當醫生的仁心遇上患者的貪心,輸的從來不只是某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的信任基礎。
夜深人靜時翻看這件事的后續,發現老中醫第二天依然準時出診,只是指甲修剪得格外短。
有病人偷偷拍下他給小孩把脈時,特意把手指搓熱再搭上去的細節。
這條視頻下最火的評論是:
"真正需要保護的是這樣的醫生,而不是那些把善良當軟弱的人。"
或許,這就是普羅大眾最樸素的判斷——
誰在守護健康,誰在消費善意,老百姓心里跟明鏡似的。
醫患關系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社會的文明程度。
當82歲的老大夫那雙布滿皺紋的手,因為怕留下印子而猶豫著不敢用力把脈時,
我們該反思的不是指甲該留多長,而是某些人的心離"仁術"到底有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