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咸豐縣,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咸豐皇帝。據史料,從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置咸豐縣,到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登基,之間差了116年,兩者之間并無關聯。
咸豐隸屬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處在湖北、湖南和重慶三省(直轄市)邊區結合部,也是國內一個擁有19°C夏天的地方。咸豐馬今年是第三屆,由于檔期優勢,已逐漸形成賽事特性。今年12000人規模的賽事,竟然吸引了國內所有省市區的跑者前來體驗。
要說咸豐馬的標簽,毫無疑問是一條龍服務了。由于交通不算發達,賽前賽后組織了完善的接駁體系。其全馬賽道那是相當虐,不過完賽后可以洗澡、吃長桌宴。這樣的服務,全國應該沒有第二家吧?
咸豐馬全馬關門時間為6個半小時,前面十來公里基本一馬平川,大約14K后開始有爬坡,也有下坡。等到了32K后,基本都是爬坡了,且比較陡,一坡又一坡,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森林中穿行,沖到終點,人困馬乏,沖個澡,換好衣服,出來安心地享受少數民族風情的長桌宴。
吃完后,不管你是到恩施機場,還是恩施高鐵站,亦或咸豐縣城,接駁車按時送達。如此一條龍服務,你有沒有想體驗一把的沖動?
因為大阪馬時左膝不適,那之后跑了幾個月半馬,我對咸豐馬全馬有點敬畏、畏懼,沒敢報,只敢試試半馬。國內六月底還能跑馬的地方,少之又少,雖只是半馬,但我認為自己也算體驗到咸豐馬的熱情、好客。
賽道風景優美,稱之為森林馬恰如其分。賽道氛圍一級棒,年少的,年老的,大家用各自的方式,都在為馬拉松助興。莫看比賽小,各方面服務、細節都比較專業、用心,堪稱一場小而美賽事典范。
如果要選國內必跑的特色賽事,我認為咸豐馬可占據一席。尤其適合那些想挑戰自我,或者喜歡越野環境的跑者,交通不便不是問題,在一條龍服務下,相信會帶給你一次最別致的跑馬體驗。
看接駁體系
外出跑馬,交通便捷是大家很在意的一個環節。比如我從深圳過來,安排行程時費了不少心思。航班到恩施,下來又要轉車。火車也沒有直達,只能高鐵、普通列車串起來。后來看到廣州白云有一趟K字頭的綠皮車,直接到咸豐,就是時間有點久,15個多小時。
于是先從深圳坐城際列車到白云站,在哐當哐當聲中睡了一晚,次日中午到了咸豐站。一出站,便能看到志愿者舉著牌子,有接駁車可以拉你到博覽會。
正是基于咸豐的交通沒那么發達,要服務好外地跑者,就要在賽事接駁上多下功夫。我認為咸豐馬的接駁服務,是一個體系化。
咸豐馬領物是賽前兩天,接駁服務也從周五開始。設置了恩施火車站、恩施徐家坪機場和咸豐火車站三個點。恩施的兩個點,每小時一班,咸豐火車站的,約20分鐘一趟。參賽選手免費,家屬酌情收費。
賽后三個終點都有接駁,健康跑是拉到縣城。全半馬有到縣城的,也有直接到恩施火車站和機場的。縣城內,還可從5路公交沿線上車到咸豐站,一直服務到17:30。從縣城也有到恩施站和機場的。
由于賽道后半程的路只有一條,且道路也不是很寬,在比賽結束前,不可能用大巴車占用賽道,運送完賽選手下來的。因此接駁服務的發車時間,是比賽結束后。像我在半馬結束后,可以等一小會,就在終點旁有接駁車,但你著急的話,可以沿著小路走一截路,我走了有20分鐘,在灣田接駁點上車返回縣城的。對比了一下,跟跑完其他賽事返回酒店的時間,其實也大差不差的。
一方面是賽事考慮的周全,另一方面是選手的理解。當天著急走的,預留出等待接駁的時間,莫要到了終點非要走,賽道沒解封,一時半會不好走的。
事實上這已是基于現實的最優解。全馬終點有長桌宴,半馬終點有持續不斷的表演,跑完放松一下身心,多享受一會賽事準備的各項服務,將自己跑一場馬的周期拉長了一點點,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觀服務細節
咸豐馬事實上就是個縣城馬,這幾年我也跑過多場同一級別的賽事,我的出發點是多點包容,畢竟不是大城市,財力、人力等多方面都是無法比擬的。在咸豐馬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類似于大比賽的規范,還有在此基礎上地方特色的凸顯。
過了檢錄區,兩側是存包車,然后一排廁所和小便池。拐到集結區,邊上還有一長排移動廁所,根本沒人排隊。賽道旁,從1公里開始,就有移動廁所。
一路上補給很豐富,也很充足。從12.5K開始有能量補給站,后面的能量補給點可謂密密麻麻。有足夠的能量支撐,你有沒有感覺到,爬坡其實沒那么恐怖。
除了起跑區有鐵馬外,一路上選手跟賽道旁的市民、村民都是零距離。有多處有組織的展演點,在6K到8K間,有大批的小學生,在投入地給選手加油,甚是感人。不管是各式舞蹈,或是老人席地吹奏,主打的是一個各盡所能,為一場馬拉松的成功添磚加瓦。他們每個人的付出,共同營造出咸豐馬的熱情、誠意。
起跑時溫度是21°C,我兩個多小時跑完半馬,倒不覺得天熱,濕度的確有點高。路上我看到賽道旁有很大號的桶,裝著涼水,供選手降溫用,我看到的有四個。降溫噴淋和霧炮車就不用說了,我還看到一輛空調降溫車,不知有誰進去體驗過。
終點美食,不僅有組委會提供的免費、特色的幾種,其實完全夠你吃飽的;也有一些收費美食,供你選擇。大舞臺上在不斷地表演著節目,若能在現場提供一些凳子、板凳之類的,讓完賽選手能夠有機會坐下來觀賞,或許會顯得更有人氣些。
這是我第一次來跑路越體育的賽事,總體感覺,比賽雖小,卻很扎實。不管是接駁,還是參賽包眾多的物料,包括長桌宴的特色,真有點不惜成本做好服務的節奏。據了解,在招商并不算很充裕的背景下,辦這樣一場馬,連持平都難以做到。
在路越體育連續兩年對咸豐馬的精心打造下,其品牌逐漸形成。我希望這樣小而美賽事,切勿追求大而全,亦或是一些虛名,踏踏實實做好跑者服務,將特色塑造得更為鮮明,絕對會在接下來迎來收獲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