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事件,是康熙帝晚年圍繞皇位繼承權展開的激烈爭奪。
1、大阿哥:胤禔
生母:惠妃納喇氏
結局:最早出局。因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并建議康熙殺廢太子,被康熙帝圈禁至死。
2、二阿哥(原皇太子):胤礽
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皇后,生他時難產而死)
結局:兩立兩廢。康熙帝去世時仍被圈禁。雍正二年病逝于禁所。
3、三阿哥:胤祉
生母:榮妃馬佳氏
結局:早期偏向太子,后置身事外專注編書。雍正繼位后,先被派去守陵,后因與廢太子舊事及對雍正“不滿”等罪名被削爵圈禁,死于禁所。
4、四阿哥:胤禛
即雍正皇帝
生母:德妃烏雅氏(孝恭仁皇后)
結局:最終勝利者,繼承皇位,是為清世宗雍正帝。
5、八阿哥:胤禩
生母:良妃衛氏
結局:是“八爺黨”核心領袖,才能出眾,人望極高,是雍正最主要的政敵。雍正繼位后,先封親王安撫,后逐步打擊削爵,革除宗籍,圈禁折磨致死,并被改惡名為“阿其那”。
6、九阿哥:胤禟
生母:宜妃郭絡羅氏
結局:是“八爺黨”核心成員及主要財源支持者。堅決反對雍正。雍正繼位后,被發配西寧,后被革爵削籍,圈禁折磨致死,并被改惡名為“塞思黑”。
7、十阿哥:胤?
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之妹)
結局:是“八爺黨”重要成員。雍正繼位后,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獲釋,恢復輔國公爵位。
8、十三阿哥:胤祥
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結局:是雍正帝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四爺黨”核心)。雍正繼位后,封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總理事務大臣,極受信任和重用。雍正八年病逝。
9、十四阿哥:胤禵
原名:胤禎
生母:德妃烏雅氏(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同母)
結局:原屬“八爺黨”,后期成為該集團推出的儲位競爭者(“十四爺黨”)。康熙晚年任大將軍王,主持西北軍務。雍正繼位后,被召回削去兵權,派去守陵,后圈禁于景山壽皇殿。乾隆繼位后獲釋。
雖然核心參與者是這九位皇子,但“九子奪嫡”是一個概括性的稱呼,實際參與角逐和站隊的皇子可能更多(如一些年幼皇子或邊緣皇子),但這九位是主要的、有實力或有明確立場的關鍵人物。
派系核心:
“太子黨”:胤礽(核心)、早期胤祉。
“大爺黨”:胤禔(核心)。
“三爺黨”:胤祉(后期)。
“四爺黨”(后雍正黨):胤禛(核心)、胤祥(核心死忠)。
“八爺黨”(最大反對派):胤禩(核心領袖)、胤禟(核心智囊/財源)、胤?(核心成員)、胤禵(后期推出的儲位競爭者)。
結局可謂天壤之別。
勝利者胤禛登基為帝;其堅定支持者胤祥位極人臣,榮耀無比。
失敗的一方,胤禩、胤禟下場最慘,被削籍、改名、折磨致死;胤禵、胤?被長期圈禁;胤祉、胤礽在圈禁中去世;胤禔最早被圈禁。
雍正帝胤禛繼位后,為避皇帝名諱,其兄弟名字中的“胤”字被改為“允”字(胤祥因功勛卓著,去世后雍正特許其改回“胤”字)。
這九位皇子及其圍繞皇位展開的明爭暗斗,構成了康熙朝晚期政治斗爭的主線,對清朝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