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十四北
編輯 |南楓
今年的暑期檔競爭著實激烈。
雖然第一波票房大戰(zhàn),沒有想象中那樣火熱,可觀影效果似乎還有那么點驚喜。
《醬園弄》帶來了第一波熱度后,陳思誠緊隨其后,《惡意》也已經點映快一周。
與此同時,好萊塢大片《F1:狂飆飛車》更是一舉拿下今年的豆瓣最高分。
畢竟一邊,是曾靠懸疑片斬獲過暑期檔票房冠軍的陳思誠。
而另一邊,還是布拉德·皮特復出,又配上了極燃的F1題材。
國產片大戰(zhàn)不再是靈藥的好萊塢大片,本以為是勢均力敵,沒想到反而成了“降維打擊”。
在各看了一遍后,只能說一個看的昏昏入睡,一個全程上頭。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惡意》:一驚一乍、僵硬反轉
看完電影,回味之中竟有種“影版迷霧劇場”的感覺。
其實故事非常簡單,女孩靜靜患癌一年多,是個小網紅。
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最后選擇自殺,又不慎將來阻止的護士帶了下去。
如此簡單的故事,全憑編劇強行反轉。
母親污蔑護士,只因護士“被小三”被女孩拍了下來。
而洗白護士的人,是她曾經的患者,靠的竟然是電話錄音。
為了讓這份證據(jù)來得順其自然,患者說錄音是為了治療,以便于他心情不好的時候聽。
隨后,網友又一股腦網暴母親。
兩句話就能威脅院長交出ICU的監(jiān)控,而發(fā)現(xiàn)這位母親懷孕。
又是靠女主跟蹤,發(fā)現(xiàn)她去高齡產婦奶粉專賣店買奶粉。
女主自詡是擁有多年經驗的媒體人。
從暗訪記者到新聞主播,她的公眾號已經做到了頭部。
結果同樣也是聽風就是雨,一點專業(yè)性都沒體現(xiàn)。
最后,母親被逼得要跳樓。
警察查清事實,還是看的監(jiān)控。
而醫(yī)院天臺明明沒有監(jiān)控,可最終竟然在劇里非常遠的工地上,“恰好”找到了正對著醫(yī)院天臺的監(jiān)控。
看似是懸疑,其實就是故意擾亂觀眾視線,隨后假裝來個驚天反轉。
明明是譴責“網暴”,給“惡女”賦予不一樣的含義。
然而,在這部影片中,我看不到絲毫對女性的友好。
小女孩與護士的情誼,僅限于那一個相機。
女孩用護士的相機,給母親錄視頻,還說要好好活下去。
結果還是她自殺,連帶著給護士帶來了災難。
母親與護士只有爭吵和偏見,母女情只靠兩三個一閃而過的鏡頭展現(xiàn)。
在觀眾眼里,這一部電影更多的只有爭吵,和看不清的暗色調濾鏡。
無論是對抗癌網紅的流量密碼,護士被小三的前因后果,還是母親在床前對女兒的精心呵護,全都沒拍。
導演的目的性實在是太強。
在我看來,明明是女孩的母親,更適合做整部影片的女主,卻還是將重點放在了與案情毫不相干的第三個人身上。
包括所謂的“殺人記者”,展現(xiàn)的案情也根本就沒有抓住痛點。
而且劇情中,安排了太多沒必要出現(xiàn)的配角。
那些喜劇演員,純粹是為了露臉而露臉,加了這么多群演,竟然也只有一個多小時,頗有種填充時長的既視感。
或許故事是好的,但,主創(chuàng)在懸疑部分過于刻意,反而忽視了溫情。
再加上故事本身就不算新,每個反轉都在觀眾的意料之內,實在算不上佳作。
《F1:狂飆飛車》:爽到無以復加
這算是今年我看過最爽、最燃的視效大片。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更像是全力打造的F1宣傳片。
因為就算不是賽車迷,看完整整兩個半小時,也很難不會愛上這種飆車的爽感。
為了達到最真實的效果。
《F1:狂飆飛車》的主創(chuàng)團隊,直接拍下了前兩年的F1飆車現(xiàn)場,各個地方的跑道,也是與F1官方溝通,制定了時間行程表。
全方面的配置都是專業(yè)級別,兩位主演更是進行了長期培訓。
真實上賽道,親自開改裝后的賽車,壓根就不需要特效和綠幕,全程實景拍攝。
一輛改裝賽車,安裝了15個攝像頭。
觀眾可以在各種視角下,身臨其境般近距離感受賽車飛馳的感覺。
俯拍當然是必須的,坐在賽車手腿上開賽車的既視感,更是爽得無以復加。
劇情上,也同樣是可圈可點。
雖然整體比較套路,但,只要涉及到比賽,每一場方程賽的計策都無比真實。
鏡頭從熱情的觀眾席,掃到全神貫注的指揮席,再到換胎修理團隊。
對完全不懂的小白來說,也算是酣暢淋漓地一場科普。
更讓人驚喜的,是大神級別的漢斯·季默,為電影量身打造的配樂。
真的太神了。
那是完全貼近劇情和賽車風格,讓人熱血沸騰又充滿現(xiàn)代感的曲風,即使如今再聽,又能瞬間夢回觀影現(xiàn)場的水準。
轟鳴的發(fā)動機與呼嘯的風聲相呼應,在imax廳中感受后坐力帶來的震感。
再加上影廳的空調,恍惚間仿佛真的來到了與世隔絕的賽車現(xiàn)場。
你別說,這20億是真的沒白砸。
奢華配置讓人切身感受到“巨制”帶來的震撼,這,才是真正的大制作。
結語
當然,如果只是用《惡意》與《F1:狂飆飛車》進行正面對比,當然不太公平。
但,從質量上來說,真的是相差甚遠。
在我看來,《惡意》更像是陳思誠在籌備春節(jié)檔大電影時,為了應付暑期檔抽空來指導幾天的作品。
其中的刻意反轉,確實有點陳思誠的味道,可實際上細節(jié)還是差點意思。
而《F1:狂飆飛車》讓沉寂許久的好萊塢市場,終于爆發(fā)了原有的生機。
原來觀眾不是不喜歡爆米花式電影了,只是不再吃老一套,這種競技體育類題材還真是相當適配。
對于懸疑題材來說,故事好是根本。
而重點在視效的作品,節(jié)奏、鏡頭還有視覺與聽覺的配合,都非常考驗班底的水準。
只要有一方面做到位,其實就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但,如果水平本身就有限,成績自然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咯。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