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中國,過去三年,蘋果不遺余力地要將《F1:狂飆飛車》打造成一部不容錯過的夏日重磅大片。
電影《F1:狂飆飛車》由Apple原創電影公司出品,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目前正在國內與全球同步熱映。該片上映首周末便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強勢斬獲北美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票房冠軍,同時口碑超預期大爆。
影片背景設定在充滿速度與激情的F1世界,力邀金牌制片人杰瑞·布魯克海默、導演約瑟夫·科辛斯基操刀,布拉德·皮特擔綱主演。
負責植入廣告的制片人戴維·利納,他的工作是要把皮特這位全球頂流演員,變成一個“人形廣告牌”。
在影片的大量鏡頭中,皮特所飾角色的防火服、頭盔及其他裝備上點綴著十余個品牌的標識,包括梅賽德斯、IWC等。這些品牌的標識也出現在影片中虛構的車隊賽車上,為了獲得這一曝光機會,這些商家支付了數百萬美元。
戴維·利納稱,自己為《F1:狂飆飛車》拉來的贊助金額遠超自己職業生涯中任何一部作品,包括《壯志凌云2:獨行俠》,兩部《國家寶藏》以及多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而且領先幅度極大。
據《福布斯》估算,利納為《F1》爭取到的贊助至少達4000萬美元,覆蓋了可能高達3億美元制作預算的相當一部分。這還不包括數千萬美元的交叉推廣費用——一些品牌未出現在影片中,但也會在自家產品廣告中借影片進行推廣。
利納還提到,電影植入廣告傳統上按“清晰可識別曝光”的累計時長售賣,通常以3到4秒為一個單元。其價值取決于該時段內的標識數量、口播提及或產品使用頻次,單個品牌的費用區間在25萬到100萬美元之間。
在賽車題材的電影里,這些植入的曝光時長會快速累積。而且不同于漫威或其他題材的電影,企業標識早已深度融入F1文化,觀眾看到賽車上布滿商標、車手裝備印滿品牌標識,只會覺得影片更真實。
當然,對這些品牌來說,這筆花費是值得的,畢竟電影贊助比真實賽事贊助便宜得多。據The Race Me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安德魯·范德伯格特介紹,若想讓品牌標識出現在真實F1賽車的前翼上,每年至少需支付500萬美元,而冠名贊助費用則從3000萬美元(低端車隊)到1億美元(頂級車隊)不等。
極目新聞綜合北青網、福布斯中國等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