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17億,日票房僅千萬,好萊塢懵了,中國觀眾已經不買賬了
沒想到在 2025 年暑期檔,能看到《F1:狂飆飛車》這樣的現象級賽車大片。《壯志凌云 2》導演約瑟夫?科辛斯基執導,布拉德?皮特主演,連制片人都是 F1 七冠王漢密爾頓,這樣的班底怎么會翻車?
該片首周末拿下 1.44 億美元,創疫情以來原創電影最高開畫紀錄,爛番茄 89%、豆瓣 8.5 分的成績,堪稱年度好萊塢最高口碑作品。但它在內地市場卻遇冷,上映 6 天累計票房僅 9000 萬,預測總票房不過 2.36 億。要知道制作成本高達 17 億人民幣,日票房卻只有千萬,實在讓人費解。
電影的可取之處顯而易見。90% 的實拍鏡頭在特效時代極為難得,劇組跟隨真實 F1 賽事,在 8 大賽道實拍,畫面都是實打實的賽場。蘋果改造 iPhone 傳感器做微型鏡頭,能捕捉駕駛員的微表情;賽道埋設 140 個麥克風收錄引擎聲,讓視聽體驗絕佳。觀眾能從第一視角感受賽車的爽感、緊張感和刺激感,全程沉浸式體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就沒下去過。
但這類賽車電影難獲內地市場認可,也有原因。劇情老套是其一,無非是老賽車手重回賽場帶領車隊逆襲,看開頭就知道結局。賽車文化小眾也是關鍵,F1 賽事在內地關注者不多,相比《速度與激情》系列,純比賽性質的影片缺乏競爭力。就連國產的《飛馳人生》系列,也是靠喜劇基底才受歡迎。
此外,155 分鐘的時長偏長,除了比賽還有大量文戲,男女主的感情線和男二的成長線顯得冗余,讓觀眾容易疲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大家很難靜下心來看一部近 3 小時的電影。
更重要的是,這兩年內地市場對好萊塢影片越來越不買賬。國產電影的崛起,加上好萊塢缺乏創新,讓觀眾不再覺得外國電影是天花板。而且年輕觀眾選電影時,不看重阿湯哥、布拉德?皮特這類老牌巨星,更在意 IP 和內容是否符合時代趨向。
《F1:狂飆飛車》作為優質作品,總票房不到 3 億確實可惜。但這對好萊塢未必是壞事,若能意識到問題,尊重觀眾和市場,拿出誠意,還有崛起的機會。就像電影里男主對賽車的堅持,源于內心的熱忱,少了這點,任何行業都走不遠,電影創作也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