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上廁所時,都習慣拿手機,但長期蹲坑看手機的危害真挺多。
而且似乎男性群體是長時間蹲坑的“重災區”,網上就有不少段子:拉屎的時間>陪孩子的時間>老公陪我的時間。
近日,就有男子蹲坑玩2小時手機,腸子突然掉出來13厘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圖片由AI生成)
01
33歲男子上廁所玩手機時
腸子突然掉出13cm
日前,一家醫院接診了一名33歲的男子,他上廁所時突然感覺到劇烈疼痛、便血,不僅如此,他的腸子竟然掉出來了13CM。
醫生綜合診斷為三度脫肛,屬于最嚴重的一種,如果不及時治療,以后可能用力咳嗽都會導致直腸脫出。
在住院治療期間,醫生詢問病史得知,該男子長期蹲坑,期間還會拿著手機刷視頻,最長能有2個多小時。
醫生認為,腹壓持續作用下,直腸黏膜逐漸失去支撐力,最終形成脫垂。
對此,有網友表示:能蹲兩個小時也是有坐功的。
還有網友調侃:轉發給老公、兒子,嚇死他們。
02
蹲坑時間長
會誘發痔瘡、便秘等問題
鄭州人民醫院普通外七科(肛腸)主任張勝威提醒,蹲坑時間長會引發以下問題:
No.1
誘發痔瘡
當長期保持排便姿勢,就會造成肛門充血,有研究證實,當蹲坑時間超過3分鐘,就可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從而誘發痔瘡。
此外,肛門充血還會誤導神經系統給中樞神經系統傳遞虛假排便信號,使肛門長期感到墜脹。
No.2
引起便秘
當你被手機的注意力吸引時,必然會分散排便的注意力,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便意遲緩,或者沒了便意,也就是人為引起便秘。
所以,對于排便困難的人來說,不要把上廁所視為無聊或痛苦的事情,企圖通過閱讀或玩游戲來消磨時間,越是這樣做,越會刻意抑制“便意”,導致條件反射消失,從而坐半天馬桶也無濟于事。
(圖片由AI生成)
No.3
腦供血不足
不管你使用的是馬桶還是蹲便,時間一長都會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從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腦血管病患者,由于在廁所長時間玩手機、看報紙,導致血壓升高、腦供血不足而誘發了急性心梗、腦中風甚至猝死。
No.4
微生物感染
如果你是在公共廁所長時間玩手機,還要特別注意微生物感染。
廁所是多種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場所,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霉菌、諾如病毒等都可能大量存在,很容易引發腹瀉、哮喘以及婦科疾病等。
所以,上完廁所不僅要洗手,記住把手機表面也做一下清潔,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帶手機去廁所,速戰速決,這樣也能避免很多健康隱患。
03
坐廁坐久了也不健康
那使用坐廁就能逃過一劫嗎?
其實并非如此,長時間使用坐廁確實也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影響,雖然不像蹲廁那樣直接導致腿麻或摔倒風險,但主要問題集中在盆腔健康、血液循環和排便效率方面。
(圖片由AI生成)
No.1
排便效率降低與便秘風險
坐廁的坐姿(臀部與大腿呈 90°)會使直腸與肛門之間的 “肛腸角”(即腸道末端的彎曲角度)變小(約 90°-110°),導致排便時需要更大的腹壓來推動糞便,長期可能削弱腸道自然蠕動能力,增加便秘概率。
而蹲姿時大腿擠壓腹部,肛腸角可擴大至 130°-150°,腸道更接近直線,糞便更容易排出,這也是蹲廁被認為更符合人體工學排便姿勢的原因。
No.2
腰椎與頸椎壓力增大
坐廁時,人體上半身通常前傾或后靠,腰部缺乏足夠支撐,長時間維持此姿勢會使腰椎間盤壓力分布不均,可能引發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低頭看手機等行為還會加重頸椎負擔,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出現頸肩疼痛、僵硬等癥狀。
No.3
下肢血液循環障礙
久坐會壓迫下肢血管,尤其是膝蓋彎曲時,腿部靜脈回流受阻,可能導致小腿腫脹、麻木,長期增加靜脈血栓風險(尤其是老年人或血液高凝狀態人群)。
(圖片由AI生成)
No.4
排便反射遲鈍
長時間坐在馬桶上玩手機、看書等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抑制大腦對排便信號的感知,久而久之可能導致排便反射敏感性下降,形成 “依賴久坐排便” 的不良習慣。
No.5
代謝與肥胖關聯
久坐本身會降低身體代謝率,若每次如廁時間過長(如超過 20 分鐘),可能間接影響整體活動量,長期與肥胖、胰島素抵抗等代謝問題存在潛在關聯。
No.6
低血壓與暈厥風險
久坐后突然站起,可能因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眼前發黑,尤其在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中更易發生。
坐廁的舒適性易讓人忽略 “久坐” 的危害,其核心風險在于長時間坐姿對肛腸血液循環、腰椎壓力及排便功能的負面影響。
(圖片由AI生成)
相比之下,蹲廁雖不易久坐,但蹲姿過久也可能引發腿部麻木等問題。
總之,你以為的大便+手機=絕配,事實上,大便+手機=各種傷身。
04
醫生建議
排便時間控制在5至10分鐘
關鍵在于控制如廁時間 + 選擇適合自身的姿勢,尤其是老年人、痔瘡患者等群體,更需注意坐姿健康,必要時可通過輔助工具(如腳墊)優化排便體驗,減少健康風險。
■ 控制排便時間:一般排便時間在5分鐘內算正常,老年人排便時間在10分鐘內算正常。
■ 優化坐廁排便姿勢:使用坐廁時,可在腳下墊一個矮凳(約 15-20 厘米),模擬蹲姿,增大肛腸角,促進排便效率。
(圖片由AI生成)
■ 起身動作緩慢:避免突然站起,尤其老年人可先扶穩馬桶邊緣,緩慢站起以預防低血壓。
■ 注意腰部支撐:坐廁時可在腰部墊一個小靠枕,保持腰椎自然曲度,減少壓力。
■ 加強肛周保健: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避免用力擦拭;久坐后起身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過度勞累、暴飲暴食,盡量在晨起排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 調整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新聞坊、城市特搜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