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決定派兵支援朝鮮的時候,彭德懷曾給毛主席建議,讓林彪來掛帥,可是毛主席卻給出了8個字的評價,說他就是謹慎的狠,沒有膽量。那么毛主席為啥要對林彪這樣評價呢?
原本毛主席就已經定好去朝鮮掛帥的人選,他就是林彪,這也去因為朝鮮的氣候條件同東北很相似,林彪能夠更好的適應,再就是去朝鮮作戰的部隊基本上都是四野的,對這樣的部隊林彪比較熟悉,也就容易指揮,最后就是林彪的軍事能力比較強,曾經立下的戰績也都能夠證明這一點,另外我軍中也沒有什么人可以與他相提并論。
可是林彪對支援朝鮮作戰決定很是反對,他覺得新中國才成立,很不就沒有能力同美國對抗,對方又是世界強國,交戰的話中國不會討到什么好處。另外林彪的身體出現問題,上戰場作戰對于他來說也是心有余力不足,這也就使得他更不愿意支持抗美援朝了。既然林彪反對,他就沒有辦法去朝鮮作戰,所以毛主席就只能將彭德懷從西北調到了北京,讓他來掛帥。不過在彭德懷聽說去朝鮮作戰的是四野的13兵團,他覺得讓林彪來指揮這支部隊更合適,就詢問毛主席,林彪現在如何了?
毛主席聽了這話大手一揮,說不提這個人了,此人打仗太謹慎,可是膽量卻沒有多少,而且如今身體也不咋樣,還經常失眠。那毛主席如此評價林彪到底是為什么呢?要說毛主席的評價還是比較精準的,這對于林彪來說不僅是優點,還是缺點。在解放戰爭的時候,林彪就曾說到過這個問題。當時他對粟裕的戰役很是上心,經常對其進行研究,劉亞樓就詢問林彪是想要同粟裕爭高低嗎?
林彪卻說,劉亞樓說話就不經考慮,他研究粟裕的打法是對打了勝仗的部隊挺有興趣的,再就是他對粟裕的了解可是比劉亞樓更為全面與深刻。在南昌起義之后,再犯井岡山上的作戰,也就他與粟裕打的最出色,不過之后他們的經歷是不同的,在作戰風格上也就有些差異。由于他自己長期負責中央安全的保護任務,同時還是毛主席器重的主力指揮,身上有著很重的擔子,他在打仗的時候就會很慎重。
一般在作戰時,有七成勝算的話,他才會指揮部隊開戰,可是如果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把握,那他是不會去打的,可是如果有百分之八九十把握的話,那么戰機也就錯過了,這也就導致他沒有仗可打了,然而粟裕就不一樣了,他是遠離中央的,長時間都是孤軍作戰的,在同敵人作戰基本上都是被包圍的情況下,如果不冒險打,就沒有生機,而這也就讓他養成了冒險的作戰風格。
因此毛主席這么評價林彪,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自己也不想這樣,可是在他的任務范圍中,卻又不得不這樣,不然中央的安全就無法保障,所以他的打仗基本上很謹慎。而且在后來吳法憲詢問林彪打仗有什么訣竅時,他就曾說,在打仗上他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只是在抓住戰機的時候,他就會拼死打下去,不然在失去后就真的沒有機會打了。
這也就看出林彪在作戰方面的特點,那就是謀定之后再行動,換句話說,林彪打仗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出動,還必須要一擊即中。不過抗美援朝戰爭同保護中央的任務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對手可是強大美國,如果不是擁有冒險精神的話,還真的沒有機會戰勝他們。尤其是你想要用正常的思維同美軍作戰的話,一定會被對方壓制,畢竟他們的武器裝備先進,怎么也無法戰勝,可是如果你出其不意,將美軍的戰術打亂,那么想要贏他們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比起林彪還是彭德懷更能夠勝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