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只有存在四分之一賽段的世界杯,才在今天的討論范圍內。第一屆世界杯,四個小組第一晉級后直接組成四強,沒有八強什么事,所以沒法討論。1982年世界杯,小組賽打完之后,又來了一番小組賽,而且每組3隊,這成了十二強了,同樣沒有八強的概念。而其他大部分世界杯,基本上都有八強這一賽段。
歐洲足球歷來是世界足壇的重心。雖然巴西五次奪冠,占據歷史第一的位置,但架不住歐洲強隊多啊。南美只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算是傳統強隊,但你看歐洲多少傳統強隊?比南美的兩倍還多。拿32隊階段的世界杯生態來說,南美總共就10個球隊,即使給你50%的晉級權,也就那么四五個入圍的。而歐洲有十幾個名額,這些球隊浩浩蕩蕩殺進世界杯,肯定占據最大比重的份額。所以,一旦打到八強階段,歐洲球隊一般都是數量最多的。
極端情況下,八強全部來自歐洲。比如1934年第二屆世界杯,就是如此。當然,這也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南美球隊不愿長途跋涉去歐洲比賽,所以參賽球隊大都出自歐洲,只有美國,巴西,埃及,阿根廷不是歐洲球隊,而他們的成績也不是太好,都沒有打進八強。
當然,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杯極難被忽略的強隊,他們要么一起進八強,要么至少有一個進八強,總之,在當今足壇的語境下,歐洲球隊想包攬世界杯八強,很難。都說近20年巴西退步明顯,好久沒有拿世界杯冠軍了,但至少,他們的底線也是八強啊。另外,隨著亞洲非洲足球的進步,他們的球隊也偶有打進八強的經歷,這也小小地沖擊了歐洲球隊的壟斷局面。
但不管怎么說,近幾十年,歐洲球隊基本上能占據世界杯八強中的4到7個名額,底線,基本上就是名額過半,也就是4個。
歷史上只有一屆世界杯例外,八強中,只有三個歐洲球隊,連一半的及格線都沒有達到。
2010年南非世界杯。
只有西班牙,荷蘭,德國打進了八強。其他5個球隊是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哥斯達黎加,巴拉圭。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讓其他大洲的球隊一下子涌進來5個,但最終的決賽,還是被歐洲球隊包場了,西班牙對荷蘭。
那屆世界杯,其實黑馬不少,哥斯達黎加,巴拉圭都算。而老牌勁旅烏拉圭,也時隔40年再次打進世界杯四強。其實,這才應該是世界杯最有魅力的樣態。
之所以說到這個話題,是因為當下的世俱杯。本以為,打到八強后,世俱杯就會自動變成歐冠,但沒想到,國米被弗魯米嫩塞淘汰,利雅得新月干掉了曼城,再加上帕爾梅拉斯和博塔弗戈的南美內戰本就預定了一個八強名額,帕爾梅拉斯拿到了這個名額,所以世俱杯八強,居然有三個非歐洲球隊。
雖然歐洲球隊在實力上更強,但改版后的世俱杯是新生事物,充滿了不確定性,就拿多次發生的雷雨中斷比賽事件,就讓很多球隊撓頭。不過說實話,既然看了一個賽季的歐冠,何必再看另一個版本呢?如果世俱杯真的由歐洲球隊徹底做主,也沒什么意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