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博弈,小處落子,大處著眼。據(jù)路透社6月30日的報道,阿塞拜疆突襲了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在阿國的一處分社,并逮捕了2名俄羅斯記者。俄媒體承認,2名工作人員一人是編輯委員會負責人,另一人是主編。從阿國內(nèi)政部發(fā)布的視頻來看,這2名俄羅斯記者是“戴著手銬”被阿方警察“拷走”的,凸顯出阿塞拜疆對俄羅斯的“強硬態(tài)度”,否則也不會不顧俄方的“顏面”了。
考慮到路透社屬于西方媒體,名聲不太好,存在挑撥離間的可能性,因此咱們對消息予以了確認,結(jié)果得到了俄媒的證實。“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總編西蒙尼揚就以諷刺地口吻表示,阿國警察如此粗魯?shù)拇抖矸接浾撸罢鎱柡Α保晃髅赡釗P還表示,“根據(jù)我掌握的信息”,俄羅斯駐阿國的大使館人員已經(jīng)趕往當?shù)氐亩砻椒稚纾Y(jié)果無法和當?shù)氐墓ぷ魅藛T取得聯(lián)系,“很顯然,他們被剝奪了手機使用權(quán)”。
同日,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對外證實,截止到當時為止,俄大使館人員“未被允許”與被拘留的俄方記者會面,阿塞拜疆方面甚至“不解釋原因”,扎哈羅娃強調(diào),“為我們的記者感到擔憂”。此外,據(jù)俄衛(wèi)星通訊社7月1日的報道,“今日俄羅斯”媒體總裁基謝廖夫認為,阿塞拜疆妄稱俄方記者是“特工人員”,并以“反剪雙手、強行押送”的方式對其進行抓捕,實在“有失公正”,“損害兩國睦鄰關(guān)系”。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塞拜疆的確突襲了俄方通訊社,而且非常高調(diào)且粗暴的抓走了至少2名俄方記者,還拒絕俄外交人員與其進行接觸。應該說,阿國此舉的確有損俄阿關(guān)系,然而阿塞拜疆為何要這么做?原來就在不久之前,俄羅斯在葉卡捷琳堡采取強力行動,搗毀了一個長期盤踞在當?shù)氐姆缸锝M織,而不巧的是,這個團伙的所有成員“均為阿塞拜疆人”,在行動過程中有2人死亡,6人被捕。
阿塞拜疆人在俄方境內(nèi)從事有組織犯罪,被當場抓獲,按理說,阿國不應該“護犢子”,而應理解俄方“公事公辦”的行為,但阿國卻抓住機會大肆炒作,將俄方打擊犯罪的行為,歪曲為“針對阿塞拜疆族”,“針對整個穆斯林”的壓迫暴行。為此,阿國將一起刑事案件上升到兩國的外交事件,宣布取消俄阿兩國之間“所有政府和私人機構(gòu)的文化活動”,隨后就發(fā)生了突襲俄方駐阿通訊社,逮捕俄方記者的事件。
因此很顯然,阿塞拜疆之所以抓住俄方記者不放,并公開抓捕過程,粗暴對待俄方記者,這就是對俄羅斯的一種報復。只不過,這種報復“完全不對等”,明顯有“故意找事”,“把事情搞大”的嫌疑,讓人懷疑阿塞拜疆是不是打算通過這一方式,掩蓋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應該說,這的確是有可能的。一方面,阿塞拜疆親土耳其、親西方,將俄羅斯視為“殖民者”,納卡沖突就是蘇聯(lián)解體留下的“后遺癥”。
另一方面,阿塞拜疆或通過此舉,故意惡化俄阿關(guān)系,從而切斷或干擾俄羅斯與伊朗的聯(lián)系。前一點只是一個背景,說明俄阿關(guān)系的脆弱性;后一點,恐怕是阿塞拜疆給北約、美國的投名狀。之所以這么說,原因很簡單,目前全球最矚目的熱點問題就是伊核問題,伊朗雖然此次挺過去了,但有可能在未來再次遭到美以的聯(lián)合打擊,因此在“中場休息”期間,德黑蘭務(wù)必要尋求中俄這樣大國的支持。中國隔得太遠,而普京若要援助伊朗,最安全、最快捷的路線,就是經(jīng)過里海,里海是一個封閉的內(nèi)海,是美西方無法插手的地方,從這里援助伊朗“最穩(wěn)妥”。
結(jié)果就在這個檔口,阿塞拜疆找著點由頭就開始“撒潑鬧事”了,俄阿關(guān)系持續(xù)緊張的背景下,俄方走里海航線,恐怕就會受到阿塞拜疆的騷擾和影響,畢竟后者控制著里海靠近伊朗的海域,若普京繞開,又會與其他里海國家陷入“主權(quán)爭議”。如此一來,原本“最穩(wěn)妥”的援助伊朗的路線,瞬間就變得“此路不通”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阿塞拜疆此事“鬧事”,絕對是故意的,而且“背后有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