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緬甸政府又出新規!25歲以上青年出國路再被“堵死”一條
在大量民眾為就業或逃避強制征兵而選擇出國之際,緬甸國管委宣布限制民眾前往外國船只工作的權利。
7月1日起,國管委禁止25歲以上人員在外國船只上工作。這一限制主要針對申請海員工作所需的海員登記證(Seafarer Registration)和服務記錄簿(SIRB)的新申請者。
緬甸航運管理局發布的指令已送達各中介機構。
據仰光一名海員就業服務機構負責人向媒體透露,目前各機構正按照指令拒絕為25歲以上人員發放申請材料或接受培訓報名。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來看,目前有大量28、29歲的年輕人剛開始準備上船工作,或是為了職業發展轉行到這個領域,甚至還有許多與此無關的人也涌入這個行業。
那些正在參加培訓的27、28歲學員,在申請服務記錄簿時還需重新參加英語測試。但新規明確限制25歲以上人員申請成為新海員,這意味著從業人數將大幅減少。
該負責人表示,這一限制可能導致計劃成為海員的人面臨困難,同時緬甸海員在國際航運市場的就業比例也會下降。
航運管理局外泄的指令文件顯示,許多申請海員登記證和服務記錄簿(SIRB)的人并非真正想從事航海工作,而是試圖以海員身份通過不同渠道出國。
文件還指出,目前緬甸共有86219名注冊海員,其中69100人已在船上工作,另有超過17000名新人正在等待工作機會。由于新申請者持續增加,海員數量與就業機會已嚴重失衡。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仰光海員表示,年齡限制將使那些為航海職業投入大量資金的人蒙受損失。現在有很多人正在為上船做準備,他們參加了很多培訓課程,花費了大量金錢。其中既包括支付中介費等待船期的人,這些剛入行的新人,如果年齡超標,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緬甸國際海員聯合會(MSF)一名負責人表示尚未收到該文件,暫無法評估其影響,并指出目前只有船務代理公司獲得了相關通知。
針對年齡限制政策,媒體嘗試聯系國管委下屬運輸與通訊發言人部助理常務秘書吳昂耶吞,但未獲回應。
航海工作因收入豐厚,一直是緬甸人熱衷的職業選擇。此前,國管委一直允許賺取外匯的船員出國工作,但此次突然實施年齡限制引發關注。
分析認為,由于國管委軍方在全國各戰場節節敗退,征兵困難加劇,遂通過多種手段限制青年出境,同時持續向軍事訓練營輸送人員。
2024年2月,國管委頒布的《兵役法》規定:18至35歲男性及18至27歲女性須強制服兵役2至5年。該法出臺后,大量青年為逃避兵役各尋出路,船員行業成為熱門選擇之一。
緬甸政府限制海外就業后!新勞務中介申請銳減
自國家管理委員會對出國工作實施限制管控后,海外就業新勞務中介的申請幾乎陷入停滯。
軍方不僅禁止18至35歲男性公民赴海外務工,還規定自3月起所有出國務工人員所需的"海外就業勞工證明"(OWIC),對每家機構可申辦的勞務人數實施配額限制。
行業消息人士透露,盡管3月前新注冊的海外就業中介數量持續增長,但新政出臺后新中介申請量幾近歸零。
一位勞工部內部人士表示:"新申請已完全停止,如果申請雖然有計劃下批,但在當前形勢下,沒人愿意冒險。"
根據勞工部發布的數據,在政策開始實施的3月僅新增2家中介,5月增加1家,而4月和6月則零新增。
從業者表示,由于無法像以往那樣自由輸送勞工,且35歲以下男性勞務輸出被禁,許多中介經營陷入困境,部分甚至被迫停業。
一位中介業主坦言:"行業寒冬下停業者比比皆是,更遑論新入行者。聽聞執照費還將上調,形勢雪上加霜。"
緬甸政局變動前全國僅有約300家海外就業中介,政局變動后該數量激增至600余家。如今隨著軍方層層加碼的管制措施,這一曾經蓬勃發展的行業正急速萎縮。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