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戰爭停火好幾天了,突然傳出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的B-2“幽靈”隱形轟炸機。
而且,B-2還悄無聲息地橫穿中國十個省份的領空,最后才抵達的伊朗,關鍵是,中國雷達系統對此竟毫無察覺!
傳的有板有眼,社交媒體上也立刻炸鍋:難道中國防空出了問題?還是B-2真的有如此“幽靈”般的能力?
就在各種猜測甚囂塵上之時,美國軍方倒說出了實話。
?——【·B-2橫穿中國?·】——?
2025 年 6 月 23 日,社交平臺突然在瘋傳一張標注著 “B - 2 轟炸機穿越中國 10 省轟炸伊朗” 的飛行軌跡圖。
原本屬于美伊以之間的局勢,因為這張神秘的軌跡圖,居然將中國也卷了進去。
各種說法一時間爭論不止。
就在這時,美國《華盛頓時報》也趁機抓住這個機會大肆炒作。
該媒體稱:B - 2 轟炸機從關島基地起飛,在路途中,穿越了廣西、新疆等 10 個中國省份。
為了增加可信度,《華盛頓時報》還刻意提起,聲稱中國的反雷達技術太過薄弱,所以就根本沒有發現美國的戰機。
不過,這種看著有理有據的說法,實際上漏洞百出,經不起絲毫推敲。
仔細觀察一下那張所謂的飛機軌跡圖,就會發現上面既沒有精確的坐標標識,也缺少雷達數據作為輔證,根本就不能說明這是一張真的飛機軌跡圖。
再說了,從關島到伊朗的直線距離就長達 1.2 萬公里,而 B - 2 轟炸機的作戰距離本來就有限。
要是再選擇繞行中國,航程將會增加很多距離,這不僅意味著在飛行途中需要頻繁進行空中加油,而且還違反了最基本的作戰原則。
在實戰中,軍事行動都會選擇最直接、最有效的路線,所以《華盛頓時報》的這一說法顯得極為荒唐。
?——【·美軍幫助我國澄清?·】——?
迫于這些輿論壓力,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在新聞發布會上站出來,講述了這次行動的更多細節。
原來,在此次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行動中,美國采用了聲東擊西的戰術。
主攻力量由 3 架 B - 2 從美國本土出發,它們跨越大西洋,一路經過地中海、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領空,最終進入伊朗境內執行轟炸任務。
隨后在主攻力量出發后,美國還派出了4 架 B - 2 作為佯攻戰術。用來騷擾中國雷達,試圖分散中國對主攻機群的關注。
這 4 架 B - 2 從關島出發,一路向著南海邊緣飛去。在抵達南海邊緣后,它們釋放出強烈的雷達干擾信號,試圖擾亂中國的雷達探測系統。
可是,美國顯然對中國的雷達技術不是很了解,它們以為這樣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躲過中國的探測。
實際上,當這 4 架 B - 2 戰機飛行至距離中國僅 550 公里時,就已經進入了中國 JY - 26 雷達的探測范圍。
此外,中國在南海的中建島、海南島等地部署的 SIAR 系統,也與其他雷達一起構建了一個立體化預警網絡。
即使 B - 2 在南海邊緣活動,也逃脫不了,它的一舉一動都被中國牢牢掌握。
?——【·中國反制·】——?
事實上,對于美國的這些小動作,中國早在 6 月 22 日就已經發現了。
我國憑借著先進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迅速對信號源進行追蹤,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確定了戰機的位置。
當發現 B - 2 戰機漸漸向后退去,沒有進一步威脅到中國領空安全時,我國并未選擇貿然進行攔截。
不過這并不是我國沒有能力攔截 B - 2 戰機,而是識破了美國此次行動很可能是一次試探。
而美國的想法就是想通過制造這樣的謠言,來測試我國防空系統的反應速度和應對能力。
要是我國官方著急澄清,在解釋的過程中可能會在不經意間暴露出雷達部署的一些小細節,從而讓美國掌握中國防空系統的弱點。
但要是一直保持沉默,又可能會被國際輿論誤解,質疑我國的防空能力。
面對美國的這些小把戲,我國一眼就識破。我國選擇不發聲,并非是示弱,而是心理博弈。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保持冷靜和克制,讓美國掉以輕心,往往能在關鍵時刻給對方來個出其不意。
這次事件,中國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冷靜的應對態度,向世界展示了大國風范和戰略智慧。
也讓美國意識到,在與中國的戰略博弈中,任何試圖試探和挑釁的行為,都將被中國看得清清楚楚,并且中國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挑戰。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