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包含至少100多個姓氏,其中不乏“趙、錢、孫、李”等大姓,其人數相對較多;當然,也存在一些屬于稀有姓氏的情況。
這些稀有姓氏當中甚至還包含一些非常生僻的字,很多人甚至可能看到了都未必認得全。而對于這些極其稀有的姓氏,尤其是一些以生僻字作為姓氏的家族來說,在進行身份登記時,是否會遇到困難呢?
一、無奈的蔄姓
蔄這個姓,就是屬于非常典型的稀有姓氏。全國統計姓蔄的只有2000多名,山東有一個村子,有800個人都姓蔄。但對于這些姓蔄的人來說,在身份認證上卻有很多困難。
因為這個姓氏太過稀有特殊,而且這個字又是屬于生僻字。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對于這個姓氏在輸入法當中進行輸入時也能準確識別,但在過去這個字連字典上面查詢都很困難。
早年,山東有一村莊,村中多數人姓蔄。在科技相對落后的年代,村民登記身份時遭遇諸多困難。
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麻煩,許多人最終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改為母姓,以此維持正常生活,減少其他困擾。
這個字,如今大家知曉其正確讀音后,用輸入法輸入時就能迅速被識別。然而,絕大多數人對于像這樣的生僻字,往往都是不認識的。包括有一些公職人員,可能最起初看到這個字的時候,也無法立刻就反應過來。
姓氏的特殊性給蔄姓群體帶來諸多不便,致使蔄氏家族成員逐漸改選他姓。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姓氏的傳承自然也就越來越少。
二、蔄姓的由來
這個姓氏的特殊并不僅僅是其字體比較難寫。事實上,雖然現在改版過后的字典對于這個字確實有一些記載,但是早些年的字典版本當中對這個字其實也是沒有收錄的。
不光是字典刊登的少,就連大家都所熟知的百家姓,其實也是沒有這個字作為姓氏存在的。這也是很多人對于這個姓氏完全沒有任何了解的原因。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姓氏不存在,或者是隨便編造出來的。根據現有的文學記載,早年的康熙字典當中就有收錄這個字作為姓氏。
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此姓氏確有存在。只是該姓氏較為特殊,人數稀少,故而知曉者寥寥。
學術界有專家曾經對這個姓氏做過特別的研究,有一些歷史學家在研究過后發現,這個姓氏至少應該是產生自東漢時期,后續流傳的過程當中,為了防止官府追查而進行刻意的掩藏。
甚至有歷史學家推測認為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有人刻意造出這樣的一個姓氏,極有可能是蔄朝覆滅之后的東漢皇室,或者一些權貴人員為了防止朝代更迭之后被追殺,潛入民間之后選擇用一個新的姓氏來掩蓋本身的姓氏。
當然關于這些說法,目前沒有具體性的考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姓氏確確實實已經存在將近有2000多年,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姓氏。
不過現在姓蔄的人越來越少,這一個姓氏家族族譜也在慢慢的減少,或許將來有一天可能真的就不會再有姓這個姓氏的人。
氏的發展與流傳和時代息息相關。受時代局限而興起的姓氏,終因時代的限制,漸漸消逝于歷史長河,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
而對于一些和姓蔄的人一樣,同樣擁有稀有姓氏的人群,如果真的感覺實在太過不便,選擇改換其他姓氏也無可厚非。
姓氏或名字,本質上不過是一個代號。若因姓名產生諸多不便,不必過度糾結。所謂家族傳承,有時換個新姓名開啟新生活,未嘗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