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王花15萬買了鄰居的老房,住了3年才發現是違建,最后被拆了還沒處說理 —— 這種虧,咱農民可不能吃!同村村民間買賣房屋雖常見,但里面的門道不少,今天全國鄉村振興調研中心結合《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帶你4步避坑,趕緊記牢!
一、先看房子有沒有合法證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 62 條,農村建房必須經過村委會和鄉鎮政府批準,拿到《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買之前一定要查:
? 原房主有沒有建房批準文件;
? 房屋是否超面積建造(比如批了 120 平卻建了 150 平,超標部分算違建)。
沒批準文件的房子,就像沒戶口的黑戶,買了隨時可能被拆!
二、問問村里同意不:集體經濟組織點頭才算數
同村賣房不是兩家的私事,得經村委會或村集體同意!可以:
讓原房主找村委會開《同意轉讓證明》;
在村公告欄看是否有公示(有的村規定需公示7天)。
這一步是為了防止私下交易損害集體利益,少了它,以后想過戶都難!
三、查清房主對不對:證上是誰就跟誰簽合同
必須核對《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或《宅基地使用權證》),確保:
? 出賣人是證上登記的權利人;
? 不是借別人名字建的房(比如兒子建房卻登記在父親名下)。
去年有村民買了頂名房,原房主反悔要收回,法院判合同無效,錢房兩空!
四、看看有沒有共有人:一家人都得點頭
如果房子是夫妻共有的、或兄弟共建的,光房主一人同意不算數!根據《民法典》第301條,必須所有共有人簽字。可以:
? 讓房主出示結婚證、戶口本,確認是否有隱性共有人;
? 合同上讓所有共有人都簽字按手印。
同村買房圖的是安心,這4步缺一不可!你村里有人買過二手房嗎?評論區聊聊他們踩過哪些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