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6月底,蔚來汽車技術規劃首席專家、助理副總裁胡成臣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條消息,說自己"畢業了,1351天,感謝這段獨一無二的旅程"。
這條簡單的話,意味著他正式從蔚來離開了。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2021年加入蔚來的專家,背后有著相當扎實的學術和行業履歷。
▲圖源:微博
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本科,清華大學計算機博士,還在西安交大當過計算機系教授、系主任,后來又去了賽靈思,做過亞太地區實驗室主任。
可以說他是在芯片前端設計這塊摸爬滾打了不少年。
蔚來高管變動,
不是新鮮事
在蔚來的這四年,胡成臣干的事分量不輕。
他來了之后,推著公司建起了芯片研發團隊,牽頭做架構設計和技術路線的選擇。
今年4月,蔚來那款5nm車規級智駕芯片"神璣NX9031"能順利量產裝車,背后就有他和團隊的不少心血。
這款芯片單顆算力能比得上四顆英偉達Orin X,處理延時壓到了5ms以下,城市NOA、高速領航這些復雜場景都能支持。
更關鍵的是,他們啃下了5nm車規工藝良率的硬骨頭,讓能效比提升了40%,還達到了ASIL-D最高功能安全標準。
這樣一個能扛事的技術骨干離開,難免讓人覺得可惜。
▲圖源:小紅書
不過從他微博的IP地址看,顯示在美國,他自己也說要"休整一段時間,江湖再見",看起來更像是主動選擇離開。
這和今年4月離職的原樂道總裁艾鐵成不太一樣。
艾鐵成走的時候說得很明白,是因為樂道L60的銷量沒達到和產品力匹配的水平。
圈內人大多覺得,這是他之前立了"軍令狀"沒完成,算是"被離職",不少媒體還說"李斌這次不再手軟了"。
艾鐵成走后,蔚來很快安排了新人事,讓原來管能源業務的沈斐接了樂道總裁的位子,負責銷售和區域管理,這事才算落定。
其實算起來,蔚來的高管變動早就不是新鮮事了。
▲圖源:微博
今年3月,李斌在一場閉門溝通會上就說過,公司創立10年,已經有20多位副總裁主動離職。
這么看,胡成臣的離開似乎也就沒那么扎眼了。
比起去年7月CFO奉瑋突然離職時的動靜,今年的這波離職潮對蔚來的輿論影響確實小了不少。
去年那會兒,網上到處都是唱衰的聲音,有人直接說"連管錢的都跑了,這公司還能撐多久"。
但事實是,蔚來還是撐到了現在。
持續虧損,
蔚來這么下去不行
李斌對這事有自己的說法,他覺得公司的高管團隊本來就需要跟著市場變化和公司戰略調整,沒必要大驚小怪。
在他看來,關鍵不是有人走,而是剩下的人能不能穩住,讓公司戰略接著推進。
只是,胡成臣的離開,還是讓人忍不住想到蔚來的芯片業務。
今年6月,蔚來把芯片部門拆了出來,成立了"安徽神璣技術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白劍,而胡成臣的名字并沒出現在新公司的管理層名單里。
要知道,蔚來現在推的兩款自研芯片里,那款輔助駕駛芯片"神璣NX9031",名字正好和新公司的"神璣"對上,這背后的聯系不言而喻。
胡成臣作為推動芯片自研戰略落地的核心人物,沒能進入新公司管理層,或許從那時起,他的離開就有了些苗頭。
搞自研芯片從來都是燒錢的事,蔚來這幾年在這上面砸的錢不少。
▲圖源:蔚來官網
2024年,蔚來凈虧損224億,研發費用就花了130.4億,占營收快20%,比理想、小鵬這些同行高得多。
雖然神璣芯片用上后,單車成本能降大概1萬塊,但這點節省比起持續的虧損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之前OPPO的芯片子公司ZEKU在2023年停了業務,說是受經濟和手機市場影響,其實說到底還是燒不起了。
造芯周期長、回報慢,家底不夠厚根本扛不住。
蔚來現在自己還沒完全在市場站穩,就把這么多資源砸進芯片里,確實分散了精力,也讓成本控制更難了。
現在的蔚來,日子過得有點矛盾。
一方面,今年4、5月的交付量還算穩,分別有2.39萬輛和2.32萬輛,樂道品牌環比增長了43%。
新出的螢火蟲品牌第一個完整交付月也賣了3680輛,多品牌布局總算看到點成效。
但另一方面,那3000多座換電站就是個吞金獸,建設和運營天天在花錢,成了資金周轉的大隱患。
一邊在慢慢回血,一邊又在大口花錢,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狀態,讓蔚來的現金儲備壓力越來越大。
李斌心里清楚,再這么虧下去不行。
一個目標,
四季度盈利
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他說得很堅決:"今年就一個目標,四季度必須盈利。"
這話背后是實打實的壓力,蔚來從2016年成立到現在,累計虧損已經超過1099億。
光2024年就虧了226億,2025年一季度又虧了68.91億。
七年多虧了快千億,就算有金主撐腰,耐心也早就磨得差不多了,再不能盈利,下一步可能真的難了。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差距還不小。
今年一季度,蔚來整體毛利率才7.6%,汽車毛利率10.2%,而李斌的目標是到四季度,整車毛利率要到20%,樂道15%,整體17%-18%。
銷售和管理費用得控制在銷售額的10%左右,研發費用率壓到6%-7%。
看看同行,小鵬一季度毛利率15.6%,凈虧損才6.6億,現金儲備452.8億;
理想更厲害,已經連續九個季度盈利,一季度凈利潤6.5億。
這么一比,蔚來要追的路還很長。
▲圖源:微博
為了省錢,李斌也開始下狠手。
他說計劃到今年三季度末,把全球員工從年初的9900多人減到7800人左右,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畢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這些都是硬支出,不砍不行。
他自己也親自下場給樂道站臺,近十條微博里都提到樂道,想靠自己的流量幫著推銷量。
之前樂道L60賣得不好,他心里肯定急。
只是,高管這么頻繁地變動,尤其是在芯片、智駕這些核心技術領域,總歸不是好事。
今年4月,蔚來智駕團隊的"算法大神"樊昊陽也走了,他在蔚來待了四年,本來被看作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力量。
再往前數,去年4月數字座艙與軟件開發副總裁張磊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從2019年到現在,蔚來已經有十多位副總裁級以上的高管離開,涉及研發、供應鏈、用戶運營各個關鍵環節。
雖然公司說是"正常人才流動",但對比特斯拉、理想那些同行核心團隊的穩定性,蔚來的組織架構確實顯得動蕩些。
技術路線會不會因為負責人變動而搖擺?
比如自研芯片項目,雖然啟動時聲勢很大,但具體進展一直沒說得太細,這難免讓人心里打鼓。
造車本來就是個燒錢的行當,蔚來現在還沒找到自我造血的路子,沒能形成正循環。
眼下距離四季度盈利的目標只剩不到180天,李斌和團隊得在成本控制、市場拓展、技術落地這幾頭都拿出真本事。
胡成臣的離開或許不會馬上影響產品交付,但這些技術骨干接二連三走了,長期來看,企業的創新力難免會受影響。
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就過了講故事的階段,拼的是真刀真槍的技術和效率。
蔚來能不能在這關鍵時候穩住陣腳,不光要看能不能如期盈利,更要看能不能留住人、定住方向,讓那些投入巨大的研發和布局真正轉化成市場競爭力。
畢竟,江湖再大,能讓企業站穩腳跟的,終究還是實實在在的業績和持續向前的底氣。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