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設立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之一,級別是正部級。2018年4月16日,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標志著我國的應急管理事業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更加扎實鞏固。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應急管理部已經充分吸收國內外的經驗,解決了災害風險信息孤島問題、統籌優化了各方面的應急救援力量、建立了災害救助體系和人員物資調度體系。
也正因如此,目前的應急管理部同時管理著3個副部級的國家局,分別是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國家消防救援局和中國地震局。而這3個國家局在應急管理、各種自然災害風險防范、突發安全事件處置、重特大事故救援、專業工程搶險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應急管理部下轄的重要力量也是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應急管理部下轄的3個副部級國家局的相關情況,以供大家學習了解。
一是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部級,該局的前身是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更名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后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而在應急管理部的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之后,設在地方的27個煤礦安全監察局也相應更名為礦山安全監察局,并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領導管理。
現階段,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的內設機構有綜合司、煤礦安全監察司、政策法規和科技裝備司、非煤礦山安全監察司、事故調查和統計司、安全基礎司和機關黨委(人事司)。在領導班子構成方面,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設有“一正四副”,其中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黨組書記、局長同時擔任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的主要職責有統籌礦山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礦山安全監管工作、負責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工作、擬訂礦山安全生產(含地質勘探)方面的政策規劃和標準、參與編制礦山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負責礦山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防范遏制重特大礦山生產安全事故以及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是國家消防救援局:副部級,于2023年1月6日正式成立,是在應急管理部原消防救援局和原森林消防局的基礎上合并組建而成的,統一領導管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并承擔組織指導城鄉和森林草原火災撲救、航空救援、特種災害救援、重大活動消防安全保衛等任務,以及依法行使消防安全綜合監管職能、指導編制消防規劃并監督實施、組織指導地方專兼職消防隊伍規劃建設與指揮調度等等職責。
另外,國家消防救援局比較特殊,不僅設有政委、政治部主任,還同時設有“第一政委”(國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委”由應急管理部部長兼任)。目前,國家消防救援局設有“兩正四副”,其中現任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天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一職,授予副總監消防救援銜;現任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李良生則是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黨委書記、政治委員,授予副總監消防救援銜。而其余四位副職分別是政治部主任和三位副局長,統一授予助理總監消防救援銜。
其內設機構有辦公室、人事和教育訓練司、城鄉滅火救援司、森林草原滅火和航空救援司、特種災害救援司、應急通信和科技司、消防監督司、政策法規司、后勤保障司、機關黨委、政治部和國家消防救援局指揮中心。國家消防救援局對全國31個省級消防救援總隊和9個森林消防總隊實施垂直管理。
三是中國地震局:副部級,中國地震局主要負責管理全國地震工作,并經國務院授權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賦予的行政執法職責。據資料顯示,中國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當時稱作“國家地震局”,后于1998年更名為“中國地震局”,2018年轉由應急管理部管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地震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局,因為中國地震局是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的是事業編制而非行政編制。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中國地震局作為副部級且具有行政執法權的參公事業單位,可以視作國家局來看待。所以,其局領導班子也是和副部級國家局一樣設立“一正四副”,其中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同時入選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
2018年9月,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職責劃入應急管理部后,不再保留震災應急救援司,相應核減事業編制16名、正副司長職數3名。調整后,中國地震局內設機構僅剩7個,分別是辦公室、監測預報司、震害防御司、公共服務司(法規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規劃財務司、人事教育司,并設有機關黨委、離退辦和機關服務中心。現階段,中國地震局垂直管理31個省級地震局,下轄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國地震災害防御中心、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防災科技學院、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等11個直屬單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