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雯/漫畫
殘疾農民老張辛苦栽種的果樹,快到摘果之時,卻被鎮政府委托推進工程的拆除公司“誤砍”。老張的損失遲遲未得到賠償。
經北京市檢察院抗訴,今年3月31日,法院作出再審裁定,撤銷一審、二審行政賠償裁定,指令原審法院重新審理。這起由果樹賠償糾紛引起的行政爭議案件終于重新回到法治化解決渠道,老張又有了“盼頭”。
近日,記者來到辦理這起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的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了解“消失的果樹”背后的始末。
“我的果樹咋被砍了?”
老張在自家承包地上栽種了百余棵栗子樹、核桃樹,對因腿部殘疾拄雙拐的老張來講,這些果樹是他的唯一經濟來源。2019年的一天,村里傳來消息,保障村民冬季供暖的輸變電工程要經過村子,被征占地塊的村民都能獲得一定數額的補償。當工程施工推進到村里這段時,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到老張家里做工作,告訴老張這次工程建設塔基要臨時占用他家種植果樹的承包地,工程建設關系到好幾個鎮的冬季供暖,希望老張能理解和支持。但老張并沒有同意,“今年的核桃長勢好,一年就盼著摘果這天呢”。
幾天后,老張正準備去果園查看,遇上村民來打招呼。“老張,同意砍樹啦?”“啥?”老張心里咯噔一下,急匆匆趕到果園,眼前的景象讓他傻眼了——自己種的果樹已經被砍掉了一多半。
原來,在2019年10月22日一早,老張的果樹被拆除公司的機器清除了大半。事后,相關行政機關、拆除公司主動上門賠禮道歉,但就賠償數額雙方多次協商未果。
“我還沒同意呢,怎么就把果樹砍了?!”老張非常生氣。
“公家的工程,咋能不認呢?”
2021年10月20日,老張一紙訴狀將相關行政機關告到法院,要求其賠償果樹損失百余萬元。
“我們和拆除公司約定,簽訂完補償協議才能清除地上物、占地,你們家沒簽訂協議,可能是拆除公司‘誤砍’了,得找拆除公司。”相關行政機關拿出和拆除公司簽署的《委托拆除合同》,上面寫著“委托方委托受托方依法對已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并交付地上物的地段實施拆除”。
2022年3月23日,法院作出裁定,以拆除公司的“誤砍”與相關行政機關無關,老張的起訴無事實依據為由駁回了老張的起訴。老張申請再審亦被駁回。
2023年7月24日,老張向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申請監督。拿到老張申請監督的材料,該院行政檢察部門檢察官疑惑重重。究竟“誤砍”是怎么發生的?當檢察官辦案組第一時間撥通老張的電話時,老張只說:“打官司的事我不懂,都說是公家的工程,咋能不認呢?”老張認為,現在樹砍完了,自己的收入成了問題,得有人管。
誰對被砍的果樹負責任?
為厘清責任歸屬,2023年12月,辦案組驅車90公里前往案涉地塊所在村子,當面聽取老張的申請監督理由,并走訪森林公安派出所、村委會、鎮政府林業站了解情況,同時聯系案涉工程需求方某供電公司、測繪公司、拆除公司等,試圖還原當時砍樹的前后經過。
“事情已經過去快5年,調查起來并不容易。”檢察官楊秋梅告訴記者,經過數十次電話溝通、多次實地走訪調查以及向相關單位制發四份《調查函》后,辦案組才逐漸還原了當時的事發過程。
原來,相關行政機關主導推進案涉工程,由相關林業站、供電公司、拆除公司、測繪公司、施工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按期推進。工程進行到老張所在的村子時,老張的承包地塊被劃入工程的征拆范圍并被用紅繩圈住以確定拆除范圍。為趕工程進度,拆除公司在推進拆除工作時將紅繩圍圈范圍內的果樹清除,清除后經核對才發現,老張尚未與相關行政機關簽訂征補協議。
2024年3月26日,辦案組聯系屬地檢察機關再次前往相關行政機關,當面了解、溝通,希望促成行政機關和老張解開事結和心結。“由于之前雙方已經協商多次,都因分歧比較大沒有達成一致,事情并沒有取得新的進展。”楊秋梅說。
那么,在整個過程中,相關行政機關是否盡到對拆除公司的提示義務和監督管理職責?老張能否通過再次提起訴訟解決問題呢?楊秋梅告訴記者,事情發生于2019年10月,當時已快5年,由于行政訴訟被裁定駁回起訴后,老張已無法通過再次啟動訴訟程序獲得救濟,但雙方在果樹的賠償金額上又一直未達成一致意見,導致老張遲遲得不到應有的賠償。
“再去現場看一看!”
案件陷入僵局,怎么辦呢?
“再去現場看一看!”2024年5月9日,辦案組決定再次驅車前往老張家的承包地。
辦案組成員夏璇告訴記者,她至今記得當時的場景——一行人穿過村里的小路,擋在面前的是約3米高、近90度垂直于地面的土坡,土坡上沒有臺階,松軟的黃土上雜草叢生,要到達老張家的承包地就得徒手爬上沒有臺階的土坡,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爬上了土坡,正看見老張戴著草帽在地里勞作。
“你們費心了”,不善言辭的老張看見檢察官來了有些意外又有些激動。辦案組成員看到被砍斷的果樹已在斷處生出了嫩嫩的新芽,心里不是滋味。草木青黃又一春,可老張的損失5年了還沒有得到彌補。
經過現場勘察和拆除公司現場確認,檢察官內心更加確信,此次“誤砍”的發生,是參與工程的相關單位之間銜接失序、相關行政機關未盡到監督管理職責所致。“行政機關雖然可以通過委托拆除公司來實施具體的拆除工作,但不能推卸保護老百姓合法財產權益的法定職責”,最終,檢察官決定用依法監督打破程序空轉的困局,為老張提供權利救濟的合法有效途徑。
2024年6月19日,北京市檢三分院以老張申請監督的行政裁定存在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為由,向北京市檢察院提請抗訴。同年9月25日,北京市檢察院依法向同級法院提出抗訴。今年3月31日,某中級法院作出再審裁定,撤銷一審、二審行政裁定,指令原審法院重新審理本案。至此,案件終于重新回到法治化解決渠道,審理工作正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市檢三分院辦案組認為,這起案件反映出在政府工程推進中,存在行政機關對拆除公司未規范操作監管不夠、相關單位對未辦理采伐許可證的砍伐行為未作適當處理等問題,于是根據相關規定將線索移送屬地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據了解,屬地檢察機關已依法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整改,目前,相關單位已積極采取措施推進整改工作。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