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沃爾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大中華區三年兩次換帥凸顯了其轉型的焦慮。于柯鑫新任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之后,沃爾沃中國首年銷量更是創6年新低。沃爾沃在中國市場的“滑鐵盧”,或將倒逼瑞典總部加快人事布局。對于于柯鑫團隊而言,2025年已成為決定性時間窗口:能否借電動化產品攻勢實現市場突圍,將直接決定其生死存亡。
三年兩次換帥,沃爾沃面臨轉型挑戰
2023年8月,沃爾沃汽車宣布了重要的人事變動。原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因“尋求外部發展”而離職,其職務由日本公司總經理潘鶴松(Martin Persson)接任,潘鶴松出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不到半年,就又迎來了人事變動。
2024年1月,于柯鑫接任潘鶴松,出任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中國市場是沃爾沃最大的單一市場,占全球銷量的比重約為20%,重要性不言而喻。履新一年多,于柯鑫交出的成績單如何呢?
2024年,沃爾沃中國全年銷量15.6萬輛,同比下滑8.2%,創下近6年來的新低。今年1-4月,沃爾沃亞太的同期上險量為36867輛,同比下滑7.37%。從整體數據來看,沃爾沃中國旗下銷量表現好的也就是沃爾沃XC60(參數丨圖片)、沃爾沃S60和沃爾沃S90這幾款,月銷過萬的單車,更是沒有一款。
根據沃爾沃官方的說法,沃爾沃是新能源轉型最積極的豪華品牌之一,但就具體的市場表現來看,轉型成果稱得上是慘淡。沃爾沃旗下新能源車型除了沃爾沃XC60新能源的市場表現稍微強一點,沃爾沃EX30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銷量403臺,沃爾沃EM90累計銷量168臺,沃爾沃XC40新能源累計銷量更是低至2臺。
為什么沃爾沃的電動化產品在中國市場不受歡迎?首先它的產品競爭力不夠,技術迭代滯后,智能化也和本土化適配不足;其次它的定價策略也有失誤,自己定位太高端,和市場接受度脫節,賣不動再降價損害品牌形象。然后就是它的品牌形象老化,安全標簽固化,對電動化認知很模糊。而且你像渠道、營銷,它做的也不到位,因此,它的電車在中國市場賣不動就比較合理了。
2025年對于沃爾沃中國來說是產品大年,計劃推出7款新車。全新XC90已于4月15日進口上市,打響了市場新征程的“第一槍”。從7月份開始,沃爾沃將推出EX30 CC這款電動車,8月和9月將推出超級混動產品,年底還將迎來EX90和ES90的上市 。沃爾沃希望通過新車型布局,優化運營效率,提升市場競爭力,扭轉當前銷量和股價的不利局面。但成果如何,非常值得商榷。
財報承壓,沃爾沃開啟全球裁員模式
在電動化轉型成果寥寥的同時,沃爾沃也正面臨著嚴峻的巨大的財務壓力。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沃爾沃全球營業利潤同比腰斬至19億瑞典克朗,息稅前利潤率從5%驟降至2.3%,營收亦縮水11.7%。伴隨著巨大財務壓力而來的,就是大范圍的裁員。
5月26日,沃爾沃宣布啟動全球裁員計劃,涉及約3000名員工,其中包括1200名瑞典本土員工,還有1800名分布在歐洲、北美及亞洲等其他區域。后續如果形勢進一步惡化的話,不排除還有更大規模的裁員計劃。
面對壓力,進行裁員無可厚非,但大規模裁員勢必會影響企業員工的士氣。而且雖然裁員能節省一定的成本,但持續的研發投入不可或缺。在電動化、智能化等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沃爾沃本來就掉隊不少,如果無法確保研發投入的穩定增長并取得明顯的成果,其市場處境還將進一步惡化。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袁小林認為:"真正的轉型不是動力形式的簡單替換,而是對用戶價值的持續深耕。”沃爾沃想用“安全+可持續”的差異化價值,在新能源戰場開辟新賽道。
但面對快速發展的以蔚來、理想、問界等為代表的中國豪華新能源品牌,以及它們帶來的巨大市場沖擊以及對豪華的重新定義,沃爾沃顯得有點進退失據,只能以“降價內卷”去面對挑戰,陷入一場無休止的惡性循環。
結語:中國汽車市場正處在一場艱難的變革當中,躋身其中的沃爾沃,更是難以逃脫,沃爾沃當下的困境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但其并非毫無轉機,關鍵是要有戰略執行的敏捷性與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對于沃爾沃中國來說,在銷量下滑、全球裁員以及轉型危機的沖擊下,其變革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于柯鑫團隊能夠快速破局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