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寧寧
“想盡各種辦法,搶了一個禮拜都沒搶到票。”最近打算帶孩子來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劉女士每天都定鬧表、“拼手速”,然而依舊搶不到熱門博物館的票。不忍心孩子失望,劉女士坦言,“實在不行就只能找‘黃牛’了。”
眼下,伴隨暑期大幕開啟,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觀眾到博物館參觀和學習也進入了高峰期與集中期,很多熱門博物館又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這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
就在幾天前,國家文物局專門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館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芬螅嵘_放服務水平。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科學評估場館承載能力,結合實際實施預約參觀機制,禁止搞“一刀切”。
《通知》指出,各地博物館要實事求是開展參觀預約工作,能夠確保安全并具備錯峰、分流條件的場館,原則上可以取消預約限制;對確需預約的場館,應發布預約規則、參觀須知等,并精簡預約內容,簡化預約流程,同時保留人工窗口、電話預約等服務渠道,保障不同群體參觀權益。要做好館內秩序管理,科學規劃參觀路線,加強引流、分流,優化參觀體驗環境。各地文物部門要加強社會講解和研學服務的規范和引導,支持建立所在地區準入管理和監管機制,推動有序健康發展。
據了解,為響應國家文物局通知要求,滿足暑期游客參觀需求,部分博物館目前已取消了預約限制。比如,深圳博物館在 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金田路館(歷史民俗)、同心路館(古代藝術)延時開放,游客通過安檢即可入館參觀,無需預約。太原市博物館也于 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實行免預約參觀,并在周末延長開放時間。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來自國家文物局的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備案博物館達7046家,較上一年增加213家,實現每20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免費開放率91.46%;2024年舉辦陳列展覽4萬余個、教育活動51萬余場,接待觀眾14.9億人次。據《2023年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全球主要景點游客報告》,2023年全球前20大博物館游客游覽總量為9976.3萬,同比增長65.9%。游客數量排名前20的博物館中國占7個。
博物館熱度上升,熱門博物館客流量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不少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預約難成了“老大難”問題。在一些地方,免費的博物館門票,被黃牛炒成了高價。同時,參觀體驗感下降,場館運營壓力增大等問題也較為突出。大量游客涌入,使博物館場館承載壓力劇增,高峰期客流量和人員密集度超飽和,存在擁堵等安全隱患,設施設備因超負荷運轉易出現故障,如電梯停運、衛生間排污管堵塞、展廳護欄損壞等。此外,部分博物館存在展覽同質化現象。
為進一步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此次《通知》還提出了多方面的具體要求:
——堅決筑牢安全防線。對實施延時開放、夜間開放的博物館,要加大保障和支持力度,確保安全開放。各地博物館要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充分利用周一閉館日等,定期開展各類設施設備檢修和隱患排查,加強應急演練,做好雨季汛期的日常巡查與突發情況應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落實藏品管理制度,加強重點區域、重要展品的監測和防護,確保文物安全。要加強陳列展覽、教育活動、文創開發等意識形態審核把關,確保意識形態安全。
——增強優質文化供給。各地博物館要主動策劃推出一批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具有教育意義的精品展覽和活動,豐富公眾暑期文化生活。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省級大館和重點行業博物館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聯展、巡展、借展等方式推動一批精品展覽到中小博物館展出,為公眾提供更多選擇。要大力發展云展覽、云直播、云教育等,拓展傳播形式,打造群眾身邊的博物館。
——加強監督和指導。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嚴格履行屬地責任,強化工作統籌,加強業務指導和檢查,確保各項工作安全有序。要會同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門持續開展打擊“黃?!睂m椪涡袆?,確保公眾基本文化權益。各地博物館要建立完善觀眾意見收集、處理、反饋機制,對預約參觀、講解服務等問題,拿出務實舉措、立行立改,主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國家文物局將加大監督指導,對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或嚴重侵害公眾權益的,嚴肅追責、問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